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貴州茅臺前不久突破1200元大關了,市值突破了1.5萬億,超過了2018年整個貴州的生產總值(GDP)。根據統計局數據,2018年貴州省GDP為1.48萬億元。這不經讓投資者和整個財經圈感嘆,人中龍鳳,酒中茅臺,果然名不虛傳??!但是理智看到
貴州茅臺前不久突破1200元大關了,市值突破了1.5萬億,超過了2018年整個貴州的生產總值(GDP)。根據統計局數據,2018年貴州省GDP為1.48萬億元。
這不經讓投資者和整個財經圈感嘆,人中龍鳳,酒中茅臺,果然名不虛傳?。?/p>
但是理智看到茅臺的1.5萬億市值,你會發現,真的是價值的體現嗎?要知道,目前A股第一大市值的工商銀行也只僅有2.04萬億的市值,但是無論從業績,還是從利潤上來說,都是貴州茅臺望塵莫及的。
所以,我認為,貴州茅臺目前的市值,是帶有一些“水分”的。并且對于許多機構高喊茅臺1400元的目標價格來說,一定要理智對待!!
貴州茅臺的股票未來能否繼續上漲,其實已經不在于價值的衡量,而在于這三個因素支撐:
第一,就是業績和利潤支撐;
第二,就是少數資金的抱團意愿支撐;
第三,就是大消費股的抱團時間周期支撐;
首先,我們來說下業績和利潤的支撐!
要知道,任何一只成長股的走牛都是在利潤和業績的復合增長之下維持的。茅臺也不例外!就好比20多年來,走牛的10大個股里,伊利,瀘州老窖,茅臺,萬科,格力等都是在一個高速的復合利潤驅動下走出的長牛行情。
所以,茅臺是否能夠繼續走牛,和它的復合利潤增長有著直接的關系。對于大牛股來說,復合利潤必須保持在20%~30%左右才算是合理,超過30%~50%基本不可維持,,低于20%,無法支撐股價的不斷上升。
2019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304.55億元,同比增長23.13%。營業收入609.3億元,同比增長16.64%。第三季度凈利潤105億元人民幣,同比增加17%。
也就是說,茅臺的利潤能否繼續保持一個20%~30%的復合增長是支撐目前1.5萬億市值的關鍵,如果出現不達預期或者下滑的跡象,那自然無法撐起現在的龐然大物!
其次,就是看少數機構,大量控股資金的意愿。
要知道,現在的茅臺已經達到了一個少數機構,掌握著大量籌碼的階段,可以說茅臺有如此高的漲幅,和他們的高控股,長時間持有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
這種高股價,高控盤的結果,就是直接推高茅臺的股價上升至1200元附近,所以,機構對于未來的茅臺看好,也是建立與短期沒有看到這些資金有出逃的跡象上。
我們可以看到,茅臺的籌碼集中度非常高,并且股東數量變化也維持在一個9萬人左右,人均持股更是達到了1622萬市值的地步,這是相當可怕的!
不過要知道的是,現在的茅臺價格確實很高了,估值也不便宜了,并且在股市里無論是誰,都是追求一個獲利的目的。所以在如此高壓之下,未來勢必會有機構和基金等會陸續開始撤退,那么對于茅臺的籌碼松動,抱團情況減弱之后,自然也就是一個股價下跌的趨勢。
最后,就是看周期!
我們可以發現,A股每一輪的概念炒作都是有周期的!
在2007年的牛市里金融,黃金成為了當時的主流炒作產品;但是2008年牛市結束以后,風向開始調頭,到了2011-2013年的熊市周期里,消費概念被機構抱團取暖。
而在2014-2015年的牛市里,互聯網成為了當時的主流炒作概念;但是當2016-2019年的熊市周期里,機構再一次抱團了大消費概念股。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每一次的消費概念股崛起,上證50類,權重類倍抱團取暖,就是一個熊市的周期!而每一次熊市的退去,往往預示著抱團取暖的行情也即將結束!
對于抱團取暖的定義來看,持續加倉并持有一個板塊接近至超過30%,視為“抱團”。
類似的情況發生過四次,分別是:
2007Q1-2010Q1 抱團金融持續13個季度;
2009Q3-2012Q3 第一次消費抱團持續13個季度;
2013Q1-2016Q1 抱團信息科技持續13個季度;
如果從2017Q1算正式開始抱團,目前持續了11個季度,意味著未來的某一天隨時可能會面臨機構抱團的結束,從而進入下一個板塊的取代周期開啟!
目前來看核心資產已經存在一定的溢價,以白馬股指數為例,當前該指數總體PE為15倍,整體估值水平雖不高,但較年初的11倍已經上行近50%,這種貴可能短期內仍能持續,但隨著核心資產的性價比逐漸降低,未來將逐漸回歸高風險、低收益的局面。
茅臺看到1400元不可怕,可怕的是就算到了1400元/股,也只不過是目前上漲了16%左右,但是索要承擔的風險是巨大的。所以在風險和機會的權衡下,我認為目前的茅臺投資價值是相對較低的。
金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