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周三有位網友在看了我的科普文章之后,向我咨詢有關肝癌的治療問題。他的原話是這樣:“感謝李大夫的文章,我父親昨天查出肝癌,6cm,今天咨詢了幾位專家,在看過加強CT后,都說可以做切除,但是父親血壓較高,170/110mmHg,長時間無法降下來
周三有位網友在看了我的科普文章之后,向我咨詢有關肝癌的治療問題。
他的原話是這樣:“感謝李大夫的文章,我父親昨天查出肝癌,6cm,今天咨詢了幾位專家,在看過加強CT后,都說可以做切除,但是父親血壓較高,170/110mmHg,長時間無法降下來。所以很擔心手術的過程中出現其他問題和康復期間的問題,有朋友推薦了介入和靶向治療的方式,效果沒有切除好,現在不知道怎么選擇?”
我當時是這樣回復網友的:聽專家意見!手術治療是至今為止療效最好的治療,手術后再結合介入與靶向治療消滅可能存在的殘余腫瘤風險,這樣才有可能治愈肝癌。一般來說,血壓高,醫生是有辦法穩定控制的,我做了20多年的醫生,還未碰見普通高血壓降不下來的。
肝癌
昨天網友又回復我:感謝李大夫的回復,現在在醫院檢查,說是又有糖尿病,手術難度又有增加。
對于患者擔心的肝癌治療,我查閱相關文獻,想從以下幾方面,談談個人的看法:
一、6cm大小的肝癌,到底該如何選擇治療方法。
由于患者是6cm大小肝癌,按肝癌大體病理形態分類,它在病理上屬于大肝癌的類型。對于大肝癌,到底該如何選擇治療,我查閱了相關文獻資料:
來自國內天津醫科大學腫瘤醫院王偉強等專家的研究報道顯示,大肝癌患者手術切除后,術后1、3、5年總體生存率分別為86.4%、64.8%、54.1%;1、3、5年無瘤生存率分別為68.8%、41.4%、33.2%。同時他們研究也發現,微血管侵犯、術前AFP≥400 μg/L、術前AST≥40 U/L是影響大肝癌患者肝切除術后長期生存的獨立危險因素。
來自國外學者Yin等人的大肝癌研究顯示,以經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為基礎,加肝癌射頻微創介入等聯合治療,大肝癌患者的1、3、5年總生存率分別為89.8%、61.1%和37.4%;而國內高飛等專家的研究顯示:導管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肝癌射頻治療大肝癌,術后1、3年生存率分別為74.3%、和20.5%。雖然治療方法相同,但國內專家的大肝癌療效,明顯不如國外專家的報道的要好,這與國外大肝癌患者,多數不是肝炎導致的肝癌有一定關系。
來自首都醫科大學的楊澤冉等專家的肝癌研究報道認為,肝動脈化療栓塞術聯合阿帕替尼治療大肝癌,近期療效滿意,疾病近期控制率為61.9%。
上述大肝癌的專業治療報道,告訴大家,目前大肝癌的治療,仍然是手術療效最為確切的,而手術+術后介入、射頻、靶向、中藥等綜合治療的應用,將讓患者獲得更加理想的治療效果。當然,由于有微血管侵犯、術前AFP≥400 μg/L、術前AST≥40 U/L的大肝癌患者,是會影響大肝癌患者的長期生存,因此,對這類患者,就要根據患者的具體情況,進行個體化選擇合適的治療。
二、合并有高血壓,怎么辦?
關于合并高血壓患者的手術治療,在我們的教課書,有這樣的描述:病人血壓在160/100mmHg以下,可不必作特殊準備,血壓過高者(180/100mmHg),術前應選擇合適的降壓藥物,使血壓平衡在一定水平,但不要求降至正常后才做手術。對原有高血壓病史,進入手術室血壓急劇升高者,應與麻醉師共同處理,根據病情和手術性質,選擇實施或延期手術。
三、有糖尿病的肝癌患者,該如何是好?
有糖尿病的手術患者,如果是大肝癌患者,單純從手術切除技術上來說,手術難度并未增加多少。但糖尿病的手術患者,其并發癥發生率和死亡率較無糖尿病者上升50%,卻是公認的事實。但通過規范治療,將血糖控制良好,則可以將患者的手術風險大大降下來。因此,對有糖尿病的大肝癌手術患者,應該通過合理用藥治療,將患者的血糖在圍手術期控制在7.77~9.99mmol/L,以減少患者的手術并發癥與死亡率風險。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