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養老一直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大問題,尤其是在老齡化的今天,6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為2.6億人,占總人口的18%,這也意味著老齡化加劇,對社會養老的需求更高。為了讓老人有幸福的晚年,國家對養老金上十分重視,從2005年開始,每年都上調養老金水平,如
養老一直是社會普遍關心的大問題,尤其是在老齡化的今天,60歲以上的老人數量為2.6億人,占總人口的18%,這也意味著老齡化加劇,對社會養老的需求更高。為了讓老人有幸福的晚年,國家對養老金上十分重視,從2005年開始,每年都上調養老金水平,如今已實現了“17連漲”。
01、31省市全部上調
自四川發布21年養老調整方案,也就意味著我國31個省市全部上調,這也表明1.3億退休老人的“工資”都迎來了上漲,今年的退休人員相比20年高出452萬人,其總體漲幅為4.5%,不過具體上漲多少每個地方都不相同,要以實際方案為準。
2020年的企退人員平均養老金水平為2900多元,這次上調中養老金再次增加了100-200元,其中青海地區人均養老金增加幅度為196元。一個湖南企退人員表示,去年退休,養老金為3631元,不過6月份到賬4353元,補發的金額為822元,也就是養老金上漲了137元。
從31個省份上調的養老金來看,西藏的定額調整幅度最大,為113元/月,上海上調了70元/月,山東上調65元/月,寧夏、新疆上調60元/月。其他多數地方上調額度為30-40元,最低的為浙江30元、江蘇31元。
掛鉤調整中,31個省市均以基本養老金水平、掛鉤年限雙掛鉤調整,當然還是本著“多繳多得”的原則,參保的時間越長,繳納的養老金越多,那享受到的退休保障也就越高。而掛鉤養老金調整中,均是以去年12月份的養老金為基礎調整,養老金額度越高,上漲幅度越大。而在養老金水平掛鉤中,多數地區的上調增幅超1%,但云南為0.8%,重慶為0.7%。
此次上調中,對軍轉企業干部、高齡老人、艱苦地區人群進行重點傾斜,這些人的養老金增幅均超過4.5%。如廣東對高齡老人、軍轉人員重點調整;新疆等地對高齡老人、艱苦邊區人群重點調整;重慶、山東還對那些革命事業者、早退休人群進行適當調整。
02、農民養老金上漲沒?
農村老人都是從貧苦年代過來的,那些年他們積極參與土改,積極當義工,參與公共事業的建設工作,并積極上交公糧,對待政府的安排無怨無悔,這些人過去吃了很多苦,但因常年在農村中生活,沒條件去工廠上班,以至于到了60歲以后沒有條件領取養老金,生活質量比較差。
2009年時,國家為農村人設立了新農保,只要大家按時繳納養老保險,累計繳滿15年,60歲后就可以領上一筆養老錢。
不過農村人參保的檔次不是太高,通常選擇100-200元檔次,這樣個人養老金也就15-25元左右,此時就要依靠基礎養老金才能保障生活。同時,2014年時新農保合并為城居保,在這之前年滿60歲的老人可免費享受養老待遇,但也只是領取基礎養老金。
那么,職工社保已連漲了“17年”,新農保漲了多少年?實際上,新農保自推出后基礎養老金為55元,但12年過去了也才漲了3次,去年從88元漲至93元,只漲了5元,這也讓不少人抱怨,特別是經濟水平低的省份,老人領取的養老金更少。
但也有部分省份在國家基礎上繼續上調養老金,如江蘇迎來了“9連增”,養老金持續漲了9年,今年再次從160元上調至173元/月,相比國家標準93元高出了80元/月。
而北京、上海作為經濟最繁榮的直轄市,其基礎養老金更是遙遙領先全國。其中北京今年上調了30元,基礎金一個月為850元;而上海更是直接大漲100元,養老金水平漲至1200元/月,比起部分地區企退最低退休水平都要高。不得不說,北上兩市就是牛,養老金領先全國,當地的農民可算是享福了,而其他省份基本為100-200元之間。
甘肅地區也上調了基礎養老金,從108元漲至113元,這個水平也算可以;湖北省也宣布提高基礎養老金,從108元上調至115元;新疆地區繼續上漲,從145元每月漲至150元/月。
當然,至于其他省市會不會調整養老金,還沒有一個準確的答案,但相信接下來半年內,依舊有不少省份都能上調農民養老金。
不過也希望國家能上調最低養老金標準,這樣所有地方的農民都可受惠,老人的生活質量才能有更好的提升。但也希望農民能提高養老金繳費檔次,且延長繳費時間,這樣才能領取更多的養老金。
高楠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