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推出定制版智能手機后,中國移動開始涉足智能電視市場。來自媒體的報道稱,中國移動聯手京東方,推出以“ChinaMobile”為品牌的多款大尺寸4K超高清電視產品,這也是中國首款運營商旗下的自有電視品牌。在獲得固網牌照后,中國移動先是發力家庭
在推出定制版智能手機后,中國移動開始涉足智能電視市場。來自媒體的報道稱,中國移動聯手京東方,推出以“China Mobile”為品牌的多款大尺寸4K超高清電視產品,這也是中國首款運營商旗下的自有電視品牌。
在獲得固網牌照后,中國移動先是發力家庭寬帶業務,爾后推出IPTV業務,成為全業務的電信運營商。眼下,中國移動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電視,真正的意圖是什么呢?
復制定制終端補貼模式的成功
如果說中國移動在3G時代的優勢不太明顯,那么進入4G時代后,中國移動在用戶規模上已經占據了絕對優勢。不可否認,在4G市場競爭中,中國移動最早拿到牌照是一大優勢,但定制終端補貼政策才是移動領先4G市場的重要原因。
為了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兩大運營商搶跑4G市場,中國移動推出了4G終端高額補貼。現在看來,中國移動4G用戶的高速增長,定制終端可以說功不可沒。或因于此,中國移動在補貼華為、vivo和OPPO等手機終端制造商的同時,還推出了自已的智能手機品牌,“China Mobile”。借助自有品牌的智能手機,中國移動的用戶粘度明顯增強,因為與傳統的定制終端相比,自有品牌手機的補貼更高。
在3G時代,中國聯通之所以能夠打一場漂亮的市場逆襲之戰,很大程度也是歸功于定制終端。拿到3G牌照后,中國聯通引入了明星手機iPhone 4,在聯通的WCDMA網絡支持下,充分展示了3G網絡高速上網的魅力。倚仗蘋果手機的明星效率和高速3G網絡,中國移動的很多高端客戶轉投聯通陣營。
由此不難看出,定制終端對于電信運營商市場拓展的重要性。從這一角度來看,中國移動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電視,也是想復制定制終端的成功。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這兩家運營商相比,中國移動在融合業務方面的優勢并不明顯。借助低價策略,中國移動的寬帶用戶數量突破了1億。由于中國移動寬帶速率上沒有優勢,僅靠低價很難留住用戶。也就是說,與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相比,中國移動的寬帶用戶粘度并不高。
為了提高寬帶用戶粘度,中國移動推出了IPTV業務,試圖通過泛娛樂戰略來拓展基本飽和的寬帶市場,定制智能電視終端不失為一則良方。盡管我們無法得知中國移動智能電視的補貼力度有多大,但從以往的經驗來判斷,中國移動會為China Mobile的智能電視提供高額補貼,以此從中國聯通和中國電信這兩大運營商手中搶奪用戶。那么,中國移動的定制電視策略能否成功?
中國移動的智能電視夢想難實現
不可否認,中國移動在智能電視行業的布局極具前瞻性。最近幾年,以中國移動為代表的運營商淪為管道,如何在業務上有所突破已經成為國內三大運營商的通病。那么,中國移動在推出定制手機后,再次推出智能電視,根本用戶還是搶占家庭娛樂的入口。只是,中國移動的智能電視夢想會實現嗎?
與前幾年相比,IPTV業務是這兩年增長速度最快的一項業務,甚至超過了寬帶業務的增長。工信部數據顯示,2016年IPTV用戶總數達到8679萬戶,增長率為89%;截至2017年9月末,我國IPTV用戶達1.12億戶,1-9月凈增2541萬戶。對運營商來說,掌握了IPTV主導權后,整合網絡功能與顯示功能,向終端整機發展似乎是必然。
在IPTV布局上,三大運營商的模式高度相似,都是通過機頂盒把視頻內容呈現給用戶。與廣電的模式相比,運營商推出的IPTV業務除了資費上的優勢外,并沒有任何的核心競爭力。加之目前運營商的IPTV業務,內容上與廣電相比有很強的劣勢,這致使三大運營商的IPTV業務沒有太高的粘度。無論是最早推出IPTV業務的中國聯通,還是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三家都用低廉的資費來吸引用戶。所以,中國移動才會推出自有品牌的智能電視終端,提升IPTV業務的粘度。
只能說,中國移動的理想很豐滿,現實卻很骨感。公開資料顯示,中國移動T1電視采用了4K分辨率顯示屏,屏幕尺寸有43/49/55三個尺寸可選,基本涵蓋了主流入門到中高端市場。除此之外,中國移動并沒有透露太多的細節。根據此前公布的一些消息來看,T1電視內置了中國移動定制的IPTV盒子,用戶只需要接入中國移動的寬帶網絡就可以直接使用。價格方面,如無意外,中國移動會使用補貼的辦法,吸引用戶購買。
與定制手機相比,智能電視的成本更高。從以往的經驗來看,中國移動T1電視的補貼,或許以預存話費送電視的形式來進行,前期主要針對消費比較高的優質客戶。除此之外,針對消費水平一般的客戶,T1電視的補貼可能會少一些,但仍有很大的誘惑力。現在用戶購買一臺電視是沒有任何補貼的,中國移動的補貼,會形成一種優勢,加上IPTV和中國移動寬帶方面的優惠,中國移動T1電視的前景似乎一片大好。在推廣過程中,中國移動是否樂意拿出巨額補貼T1電視,這是一個很關鍵的問題。
智能電視與智能手機不同,可以通過技術手段限制轉網,而中國移動T1電視如何限制呢?畢竟除了內置的IPTV功能外,T1就是一款智能電視,接入廣電網絡就可以使用。不補貼,用戶為何要買T1電視呢?所以,中國移動T1電視的推廣還是一個難題。
寫在最后:最近兩年,在OTT的嚴重沖擊下,運營商的管道化危機加劇。如何轉型,是三大運營商面臨的一道難題。變身全網運營商后,中國移動試圖借助智能電視在IPTV上實現差異化,但這條路并不好走。可以預見的是,在瞬息萬變的競爭環境下,T1電視的重資產特性一定程度上會限制中國移動轉型的步伐。
丁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