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有一些患者在說很多大醫院都不愿意做前列腺液檢查了,事實果真如此嗎?其實這只是誤解。因為前列腺指診是男科/泌尿外科的常規檢查項目。醫生通過指診可以對前列腺的形態、質地、大小、有無壓痛等情況有一個較為直觀、清晰的了解,所以這種檢查方法常用于
最近有一些患者在說很多大醫院都不愿意做前列腺液檢查了,事實果真如此嗎?
其實這只是誤解。
因為前列腺指診是男科/泌尿外科的常規檢查項目。
醫生通過指診可以對前列腺的形態、質地、大小、有無壓痛等情況有一個較為直觀、清晰的了解,所以這種檢查方法常用于前列腺增生、慢性前列腺炎或懷疑前列腺腫瘤的患者。
而前列腺液檢查,只需醫生在前列腺指診時順便進行前列腺按摩即可,根本就不費什么事,也不存在怕費事而不情愿的事!
至于別有用心者回復說“大醫院沒有專業設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實驗室進行前列腺常規檢所需要的設備其實很簡單:一臺高倍數顯微鏡+一名檢驗人員即可。
所以這是一項大絕大多數醫院,甚至是基層醫院都能開展的常規檢查項目。
既然是這樣,為什么多數醫生“不愿意”為患者進行前列腺液檢查呢?
這就要具體情況具體分析了。
首先,有經驗的醫生通過臨床表現和超聲等輔助檢查就能診斷出來患者是不是患有慢性前列腺炎。
其次,前列腺液檢查結果并非判斷慢性前列腺炎病情輕重和治療效果的金標準,對前列腺炎的診療只能起到輔助診斷作用。
更重要的是,有些患者之前已經被確診為前列腺炎,并且已經進行過前列腺液檢查,在治療過程中再反復檢查前列腺液不但對疾病康復沒有好處,有時甚至還會額外增加患者的心理負擔。
因為前列腺液中的白細胞數量多少與患者的病情并不成正相關。
有些前列腺炎造成前列腺腺管堵塞時,患者在最開始時癥狀很重,但前列腺液中白細胞可能沒有或少量存在。
經過治療炎癥減輕后腺管通暢了,白細胞可以從腺體內排出,這時檢查就會發現白細胞數量會上升很多。可患者對此并不十分清楚,再加上網絡不良信息的誤導,認為自己的炎癥越治越嚴重而徒增煩惱。
有些不正規醫院的不良醫生在剛開始發現前列腺液中有白細胞時,就以數量來恐嚇患者,結果患者接受一段時間的治療后癥狀消失了,可再做前列腺液檢查時發現白細胞大量增多,這時這些醫生就只能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了。
所以,檢查不檢查前列腺液,什么時候進行前列腺液檢查,最好還是聽從專業醫生的建議為好。
前列腺液常規檢查項目都有哪些,檢查結果又有什么臨床意義呢?
前列腺液常規的檢查項目通常包括pH值、外觀、白細胞、紅細胞、卵磷脂小體、上皮細胞等,如果前列腺液中存在精子、滴蟲等情況,一般也會在檢查結果中有所體現。
不過目前各醫院的前列腺液常規檢查項目并不統一,有的醫院檢查項目多些,有的醫院檢查項目少一些。
PH值。
正常的前列腺液呈弱酸性(PH值在6.3到6.5之間)。PH值超過正常標準時,提示有前列腺炎或前列腺液中混入了精囊液;年齡超過50歲時PH值也有可能增高。
外觀。
一般正常的前列腺液呈現淡淡乳白色的液體。如果顏色發黃并且呈粘稠狀,有可能存在化膿性前列腺或精囊炎;如果出現紅色,多見于精囊炎,在前列腺炎、前列腺結核、結石、惡性腫瘤或按摩時用力過重時也會出現。
白細胞。
正常前列腺液會存在少量白細胞,一般<10個/高倍視野。
正如前文所說,除了無癥狀型前列腺炎(IV型前列腺炎)外,診斷其他類型慢性前列腺炎依據的是患者癥狀,而不是前列腺液中白細胞的多少。同樣,評價治療效果也不能依據白細胞數量的改變。
卵磷脂小體。
正常前列腺液中卵磷脂小體的數量一般會以滿視野或≥75%來表示。
如果卵磷脂小體的檢查結果以1+、++等表示,說明在高倍視野中卵磷脂小體的數量過少。
當卵磷脂小體反映的是前列腺的分泌功能,當結果<75%時對前列腺炎的診斷有一定參考意義。
紅細胞。
正常前列腺液中并不存在紅細胞,不過當紅細胞<3個/高倍視野時,也不要過度緊張,很有可能是按摩力度過重所致。
如果前列腺液中紅細胞數量>5個/高倍視野,有可能是前列腺炎、精囊炎。
上皮細胞。
正常前列腺液中可見到少量上皮細胞。
如果上皮細胞過多或過少出現,有可能是不良信號。
滴蟲。
滴蟲寄生在前列腺中也能引起前列腺炎,如果前列腺液中發現滴蟲,患者的性伴侶也需要同時檢查和治療。#清風計劃# #關注男性健康# #青云計劃# @頭條健康
感謝您的關注,歡迎轉發、收藏!您還想了解哪方面的內容,歡迎在下方留言或給我私信!
丁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