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年前,街機風靡大江南北,下了課的中學生,三三兩兩鉆進游戲廳,用一塊錢換到幾個幣,玩拳皇、三國志、恐龍快打……畫質粗糙,環境簡陋,但人們玩得大汗淋漓,老板賺得盆滿缽滿。20年后,在游戲廳苦練拳皇絕招的那群人長大了。游戲廳改頭換面,街機變成
20年前,街機風靡大江南北,下了課的中學生,三三兩兩鉆進游戲廳,用一塊錢換到幾個幣,玩拳皇、三國志、恐龍快打……畫質粗糙,環境簡陋,但人們玩得大汗淋漓,老板賺得盆滿缽滿。
20年后,在游戲廳苦練拳皇絕招的那群人長大了。游戲廳改頭換面,街機變成PS5和Switch,拳皇變成分手廚房和雙人成行,一塊錢幾個幣的街機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現在的游戲店,一小時動輒幾十上百,還有穿著女仆裝的助教陪玩。
每當我看到這些電玩店時都很好奇,現在開家電玩店,到底賺不賺錢?
當你的朋友約你出去“打電玩”時,那么他說的大概率不是去電玩城扔籃球或者玩瘋狂牛仔,而是約你去一個擁有PS5、Switch和舒適沙發的游戲廳里,挑一款主機游戲對決。
這是當下新新人類比較喜歡的消遣方式。
2018年,有人在PS4貼吧里說想開個電玩店,評論區里是清一色的“???”“你瘋了嗎?”,還有“不如賣情趣用品”。
如今,在大眾點評上,北京熱門榜第一名的游戲店里,銷量最好的團購套餐是雙人2小時游戲小包間,可以用來玩PS5或者Switch,有數十款游戲可供選擇,套餐價格252元,相當于一小時一百多塊。
這個價位在北京算中規中矩,因為大多數游戲店的價格都是一小時70~150塊。價格不便宜,但人氣很不錯,大眾點評的頁面里都寫著需要提前預約,有網友在評價里說到店還需要等位。
一個卡座每小時100塊,按店里有8個卡座算,每天營業10個小時,這就是8000塊,即使上座率50%,營收也能達到4000塊。這還沒算上到店的客人買點飲料、喝杯奶茶的錢。
而游戲店所能產生的成本項很少,進入穩定運營狀態后,只有店租、人力、水電費等成本,基本上每天的流水,除掉店租和人力,剩下的錢都能揣進老板腰包。
聽起來是筆很不錯的生意,但也讓人忍不住發出靈魂拷問:到底誰愿意花一百多一小時去外面打游戲啊?
從大眾點評評論區和老板反饋來看,去電玩店玩的大多是情侶,小情侶剛在一起沒多久,老壓馬路逛公園也挺沒勁的(何況北京那么冷),去游戲店打打分手廚房,更能考驗愛情的韌性。
還有一種,是和朋友出來閑逛沒事做,會選擇去電玩店玩玩游戲,打發時間。
不過,游戲店提供的幾乎是標準化產品,顧客不管在哪兒玩,玩的都是同樣的游戲。因此,游戲店只能在游戲和主機之外的其他方向上做差異化,以提升顧客體驗。
比如許多游戲店設計了不同主題的包廂,裝修成動漫或者ins風;很多店專門做了好看的背景墻,供顧客拍照打卡用;有人將游戲店和私人影院、貓咖混搭在一起。甚至有人招來好看的小姐姐店員,穿上女仆裝,在店里做助教陪玩。
如果游戲店本身沒有什么特色,又不注重后續運營,就很容易淹沒在人海里,最后賠了夫人又折兵。
大卓開的游戲店,命運就是這樣。
兩年前,大卓發現西安開了家游戲店,在里面可以和朋友一起玩PS4和Switch。家里沒有PS4的大卓,享受到了和朋友一起在大屏幕上打籃球的快樂,從此成為店里的老顧客。
去得多了,大卓就開始琢磨,這游戲店生意這么好,要不我也開一個?
大卓和朋友聊了聊想法,越聊越覺得可行,第二天,他就從網上下單了5臺PS4,之后,又購置了十幾張熱門的PS4游戲卡。
風風火火,裝備買完了,大卓開始找店面。
他常光顧的那家店位于西安市中心,人流量很高,但大卓想避開競爭,特地挑了大學城邊上的店,附近有三家大學,他覺得大學城年輕人多,這樣指定行。
店鋪二十多平,租金2000塊,押一付六。大卓重新刷了墻、換了門頭、添了吧臺,一番裝修下來,花了小1萬。
從淘寶買來5張雙人沙發,每張500塊,又給每臺主機配上了顯示器,每臺2000塊,總共花了不到5萬塊,用時不超過一個月,游戲店就風風火火開業了。
游戲店是副業,大卓沒時間看店,招了個店員,一個月2000塊,平時坐著看店,幫客人調試一下游戲機就行,工作內容很簡單。
大卓的設想很美好,一共五臺機器,按西安的市場價30塊一小時計算,每小時能坐收150塊,一天隨便來些客人,流水就能過千,店租加人力、水電等成本最多5000塊,運營穩定的話,一個月能凈收兩三萬。
而且是不用花力氣的被動收入。
理想很豐滿,不過客人從哪里來呢?店鋪開起來之后,大卓才想到要思考這件事情。
原以為,開在大學城邊上,地理位置絕佳,會有源源不斷的客流,但開業之后,實際上每天進店的人沒有幾個。多數情況下,日流水只有一兩百,有時一整天下來,一個客人都沒有,非常凄涼。
大卓沉思一番后,覺得這是因為新店沒有人氣,要做宣傳。
他在大眾點評上掛了團購套餐,團購價一小時25塊,還投了幾個當地大學生的公眾號軟文,一篇幾百塊錢。又印了一疊傳單,沒事的時候就上街發一發。
一頓操作猛如虎,完成之后,大卓在店里坐等顧客上門。
然而,除了大眾點評帶來的微薄客流之外,還是沒什么動靜。
這種狀態持續了半年后,每月營收終于勉強夠維持開支了。結果又趕上了疫情,生意頓時比開業之初更加慘淡。半年租期結束后,大卓沒再續租,關門大吉了。
游戲店倒閉后,大卓把游戲機和游戲卡掛上閑魚,總共賣了一萬多,原本想兩個月回本,三個月賺錢,現在半年下來,倒虧四萬。
大卓只能默默安慰自己:四萬塊錢折騰了半年也不錯,創業的經驗是無價的嘛。
游戲店倒閉后,大卓開始復盤究竟是哪里出了問題。應該不是項目選錯,因為他曾經和朋友去的那家游戲店,人家生意依舊很好,甚至還開起了分店。
他思來想去,覺得最大問題出在選址上。
其他的游戲店大多開在小寨,是西安的鬧市區,相當于北京的三里屯,很熱鬧。許多人和朋友出來玩,沒什么事做,干脆就去打一兩小時游戲,店里有自然流量。
而大卓為了避開競爭,把店開在了大學城。之后他才發現,大學生并不是游戲店的主要消費群體。對于普通大學生來說,30塊錢能在食堂吃三頓飯,用來打一小時游戲,多少還是有些奢侈的。
并且,除了少數幾款獨占游戲之外,店里的大多數游戲在個人電腦上也能玩,大學生會覺得沒有必要去店里玩,在宿舍或者網吧玩就挺好,一晚包夜才20塊,混戰到天荒地老。
除此之外,大卓還錯過了重要的客戶群體:情侶。
別人的游戲店里,小情侶膩在懶人沙發上玩分手廚房;大卓的游戲店里,幾個大老爺們圍在一起打魂斗羅。截然不同的畫風,也走向了截然不同的結局。
大卓后來想,如果當時再買幾臺Switch,也許就能吸引更多情侶客群,店能活得更久一些。
游戲店的定位出了問題,導致進店的客人寥寥無幾。之后,在運營方面,大卓也沒怎么上心,覺得交給店員打理就行了,沒有注重用戶運營。
后來大卓嘗試轉型成電玩+桌游,做熟客生意,但老顧客太少,也沒有做起來。
大卓的游戲店倒閉之后的一年里,西安游戲店市場越來越卷,又開了好幾家新店,裝修一家比一家好,而價格還是30塊一小時,店里還配了女仆助教,每小時加收100塊。
相比之下,大卓花5萬塊開起來的游戲店,確實有些不太夠看,即使店鋪沒有倒閉,也很難在眾多游戲店中脫穎而出。
大卓發現,現在的游戲店已經脫離了游戲的本質,更多的是在打造一個舒適的社交空間。因此,配套設施應該跟上,比如沙發的軟硬程度、店鋪的裝修風格、工作人員的服務態度等。
光有游戲機是不夠的。
大卓想來想去,最后想明白了,問題還是出在自己的想法太直男,他覺得游戲店,重要的當然是游戲,就像20年前的街機店一樣,誰在乎你什么裝修,老板是不是熱情。
但顯然,時代變了,所以大卓忙活半年,還賠了錢。
不過也有幸運的事,最后處理那批PS4時,大卓以“不太好賣”為理由,很自然地給自己留了一臺,老婆將信將疑,但還是接受了這一說法。
大卓合法且合情合理地擁有了一臺PS4。
設計/視覺:壯壯老師
↓X矩陣2022春季招聘↓
↓靠情懷創業是怎么讓我賠掉十多萬?↓
↓我花75萬在縣城開兒童樂園,月賺3萬但勸你別干↓
馬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