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當中,香港是人們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那里有著繁華的大都市,到處聳立著高樓大廈,各種機構(gòu)齊全、基礎(chǔ)設(shè)施相當完善。最重要的是在那里上班還能有著高收入,因此能夠去香港工作自然成了很多人向往奮斗的目標。但是這只是人們在沒有深入了解香
在大多數(shù)人的印象當中,香港是人們夢寐以求想去的地方。那里有著繁華的大都市,到處聳立著高樓大廈,各種機構(gòu)齊全、基礎(chǔ)設(shè)施相當完善。最重要的是在那里上班還能有著高收入,因此能夠去香港工作自然成了很多人向往奮斗的目標。
但是這只是人們在沒有深入了解香港的情況下的一個主觀印象,事實或許并不是像我們想象當中的那么美好。在香港上班的確工資會比內(nèi)陸高很多,但這并不意味著你的高收入就會有高存款。
一、高工資的背后是高消費的支撐
根據(jù)最新的GDP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我們可以看出,在2021年第一季度,香港的GDP總量為5855.95億元。在這個人口為747萬人的大城市里面,第一季度的人均GDP達到7.8萬元左右,位列我國第一季度人均GDP排行榜榜首。
這樣的數(shù)字確實令人羨慕。在如此發(fā)達的一個港口城市里,僅僅一個季度就能創(chuàng)造如此多的財富,從某種角度來說,這些數(shù)字不正反映出在香港工作每個月都可以拿著高工資嗎?不然這么多的財富又是如何創(chuàng)造的呢?
這樣的疑問有一定的道理,但是并不完全正確。一個城市GDP的創(chuàng)造不僅在于市民的消費能力如何,還在于這個城市的物價水平如何。眾所周知,拉動經(jīng)濟增長的“三駕馬車”包括投資、消費和出口。居民的消費屬實可以帶來一個城市的GDP的增長。
然而又有誰拿了高薪就迫不及待地想把手里的錢消費的所剩無幾呢?每個人都有儲蓄的心理,也有規(guī)劃未來的想法,所以都想有一定的存儲積蓄。在香港這樣物價水平極高的城市里,一個普通人的工資只能勉強過日子,殘酷的事實完全不允許你有把工資給存下來的想法。因此極高的物價才是香港人高工資最主要的原因。
根據(jù)資料顯示,香港一名洗碗工的平均月工資就有1萬多元,一名大學畢業(yè)生的平均月工資為12000元左右,一名汽車司機的平均月工資為20000-50000元不等,一名教師的平均月工資為20000元左右。據(jù)說香港的物價水平是上海物價水平的4-5倍。由此可見,在香港月工資低于1萬元的生活想都不敢想。
不僅如此,對于一個月工資30000元的香港人來說,想要買幾件貴重的東西都要經(jīng)過深思熟慮才行,不然這個月可能就要餓著肚子過了。曾經(jīng)英國財富管理公司對全球的城市消費水平做過調(diào)查,結(jié)果顯示一個香港人月薪達到12.8萬元才會感到快樂,是美國人月薪的兩倍還要多。
不僅如此,香港的房價更是高的驚人。對于一個月工資1萬多的香港人來說,每個月的房租差不多都要花掉自己一半多的工資。當然對于不同地段的房價必然是不同的,如果想要在地段相對較好的地方進行租房子,十幾平方的房子每個月就要6000以上。再加上每個月的衣食住行,1萬多的月薪真的是所剩無幾了。
市場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在香港九龍?zhí)脸燥垼庖煌肫掌胀ㄍǖ钠さ笆萑庵嗑鸵?0元,一份叉燒飯就得70元,如果再加上茶位費和服務(wù)費,那么簡簡單單的一頓飯可能就要差不多200元。有時候跟朋友一塊兒去一趟稍微高檔一點的壽司店或者牛排店,那么一頓飯下來平均一個人300-400元純屬正常。
如果你離上班的地方比較遠的話,每天上下班都需要打車。那么,單算一個月的交通出行費用就有幾百塊錢。所以說普通人在香港上班看似拿著相對較高的工資,或許還真沒有在內(nèi)陸每個月6000元的工資存得多。在香港生活環(huán)境是好了,但生活質(zhì)量卻有待推敲。
近幾年香港頻繁發(fā)生暴動,港獨分子大肆猖獗,雖然經(jīng)過了改革和政治。隨著人們對香港居民生活了解的不斷增加,內(nèi)陸人去香港的熱潮也漸漸降了下來,人們慢慢地發(fā)現(xiàn)還是在大陸的生活更加安穩(wěn)和幸福。
二、工薪的高低并不代表儲蓄的多少
在香港工作確實可以讓人擁有一份同等大陸人都羨慕的工薪,更何況能在經(jīng)濟如此發(fā)展的城市里生活走在路上都會讓人覺得自豪吧。畢竟香港人均7.8萬元的GDP也不是大風吹來的。
但是這樣的情況也并不代表所有香港居民就有可觀的儲蓄。對于那些在香港工作月工資10000-20000元的市民來說,這樣的工資能維持正常生活就不錯了,畢竟每個月所要交納的房租就會占到工資的一大半。這樣來說并不是所有人都租房子住。對于那些有房子的香港人來說,他們當中50%以上的人都背負著房貸。
面對這樣的情況,這些普通香港居民又怎么能擁有一筆可觀的積蓄呢?答案是:很難。因為想要在香港這樣的大城市里站得住腳跟,必須得有一份收入可觀的工作,其次沒有房貸或者房貸不多,只有先解決了高薪和住房這兩個大問題才能接著往下面談其他的事情。
這兩個問題都可以解決的情況下,收入得穩(wěn)定,不能忽高忽低,甚至有時候接連半個月掙不到一分錢。如果出現(xiàn)這樣的情況那結(jié)果還是不行。能夠保證有連續(xù)的資金來源的前提下我們才有機會在這樣的繁華大都市里有自己的一席之地。如果做不到這樣的情況,早晚要被時代的洪流所淹沒。
所以說,普通人在香港一個月拿著1萬多元的工資,其實我們并沒有必要羨慕他們,這樣的工資并不能給他們帶來多么好的生活,只能勉強維持生計罷了。更不用說要有一筆不錯的存款了。
其實沒有積蓄也很正常,因為在這里的消費實在是太高了。也正是因為“消費”這一駕馬車的推動才讓香港的GDP穩(wěn)增不減。居民消費水平的提高歸根到底是物價水平的提高。因為物價的高低限制了消費的多少,尤其是生活必需品物價的增長,這讓市民不得不花費大量的薪資去購買這些生活必需品去維持正常生活。
更不用說僅僅依靠這些工資去購買一些價格相對比較高一點的奢侈品了,如果沒忍住稍微多買了一點,對于他們來說就真的叫奢侈了。這樣的行為可能就會造成給原本并不富裕的生活加上一層厚厚的霜,因為在香港畢竟生活富足的普通人并不多。
因此對于這些普通人來說,待在香港上班除了自己的居住環(huán)境比較好之外,其他的各種花銷都是生活上的負擔。自己辛辛苦苦掙來的血汗錢交完“五險一金”后差不多都用在了自己的衣食住行上,一個月下來工資已經(jīng)剩不了多少了。其實對于這樣的生活而言,內(nèi)地的條件其實并不比香港差。
三、無論身在何處,努力奮斗才是王道
在如今競爭如此激烈的社會里,在哪里工作都很不容易,只有踏踏實實努力工作才能換來幸福美好的生活。那些在香港上班的普通人目的也只有一個,那就是過上“好日子”。“努力奮斗才能夢想成真”,“幸福是奮斗出來的”,“擼起袖子加油干”。
事實也正是如此。無論你是在香港拿著比大陸人高很多的工資,還是在內(nèi)陸在一家公司當著普通員工,工資能夠剩下來多少只有等這個月過完了才知道。其實對比發(fā)現(xiàn),那些月入過萬的普通香港職工才相當于內(nèi)陸拿6000元工資的普通員工,對于有些物價相對較低的城市,可能5000元的工資就可以有一個不錯的生活質(zhì)量。
其實工資的高低并不決定著人們生活水平的幸福程度,生活質(zhì)量的提高才能提高人們的幸福指數(shù)。因為在當今中國,很多地區(qū)發(fā)展極不平衡,各個地方的物價差別很大。因此單看工薪水平的高低并不能判斷出生活水平的高低,更不用說生活質(zhì)量了。
所以說,我們并沒有必要去羨慕那些在香港工作的普通人,更沒有必要去羨慕他們的工資,因為根本就沒有可比性。我們要通過多方面的因素來考慮才能真正評價出在香港工作的人的工資到底是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
因此我們不能被表面的現(xiàn)象蒙蔽了雙眼,有很多時候,我們看到的也并不一定是真相,聽到的也并不一定是事實。我們要有一雙慧眼,去辯證地看待問題,多方面考慮,透過事物的表象去探究事物的本質(zhì)。這也正是我們需要去不斷努力、不斷學習的地方。做到了這些以后我們遇到類似的問題就能洞察出事物的真相,去理性地看待問題了。
普通人在香港上班一個月的工資的確比內(nèi)陸同等條件下的公司的工薪要高很多,但是香港極高的物價又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普通人的工資。他們的工資并不是真正意義上的高,只是表面上相對的高。因此工資水平的高低其實跟城市的關(guān)系很大,有時候確實也并不能說明什么。
四、總結(jié)
綜上所言,普通人在香港上班一個月工資的高低是相對的,一個月能存儲多少跟當?shù)氐奈飪r水平有關(guān)。工資的相對高低并不能代表生活質(zhì)量的高與低,我們能做的,只有努力奮斗,因為“只有努力奮斗才會夢想成真”。
王龍明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