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金錯刀頻道今年冬奧會最大贏家是誰?是靠“嘮嗑式解說”連上幾十次熱搜的王濛?還是靠拼命一跳勇奪金牌的天才頂流谷愛凌?刀哥覺得,比起這些自帶明星光環的奧運冠軍,他們背后的“咪咕視頻”才是最大贏家。在王濛的“濛言濛語”爆火后,很多人為了看濛主
文/ 金錯刀頻道
今年冬奧會最大贏家是誰?
是靠“嘮嗑式解說”連上幾十次熱搜的王濛?
還是靠拼命一跳勇奪金牌的天才頂流谷愛凌?
刀哥覺得,比起這些自帶明星光環的奧運冠軍,他們背后的“咪咕視頻”才是最大贏家。
在王濛的“濛言濛語”爆火后,很多人為了看濛主,把咪咕視頻捧成了新晉頂流。
咪咕的下載量直線上升,從單日8萬多猛增至33萬次,僅次于央視頻,趕超微信。
咪咕視頻的日活用戶實現了近10倍的增漲,讓金主爸爸的A股增漲了7.4%。
抖音賬號“咪咕體育”,每天漲粉高達11w+,傳播指數排到了抖音榜單第2位。
數據來源:清博指數
不僅如此,谷愛凌奪冠后身價倍增,咪咕視頻早早就推出了谷愛凌手辦,被搶空后,已經第二輪上架。
但在冬奧會爆火之前,背靠中國移動的咪咕視頻,只是充話費送的“小透明”:一沒名氣,二不賺錢。
中國移動最不爭氣兒子
曾經連周杰倫都救不了
在愛優騰芒四分天下的情況下,很多人都沒聽過咪咕視頻。
咪咕視頻早在2014年就成立了,而且背后的金主爸爸是中國移動。
作為移動的親兒子,咪咕的起點相當高。
首先,咪咕從誕生起,就不用擔心流量。
中國移動有9.46億移動客戶、2.05億家庭用戶,均位居全球第一。
而咪咕走向市場的方式,是中國移動充話費贈送,有近10億的用戶基礎,和任何一家互聯網大廠相比,都毫不遜色。
在前期,中國移動對咪咕視頻的支持力度很大,送流量,送會員。
咪咕視頻在前期發展的時候,還沒找到門路,可以說是要啥沒啥。
在知乎上,有不少網友吐槽,咪咕視頻上能看的電視劇就那么十幾部,還很卡。
直到2018年,咪咕視頻通過購買世界杯版權,開始進入體育領域,并因為奧運直播,第一次出圈。
和今年的一夜爆紅不同,2018年的咪咕是被罵出圈的。
當年世界杯首日伊朗對陣摩洛哥的比賽當中,咪咕直播一度淪為眾矢之的。
因為直播質量差,被網友吐槽“比賽只能靠聽”、“看了一晚上馬賽克”。
拉遠景時只能看清隊服顏色,根本分不清誰是誰,被罵重新定義了1080P。
好不容易重金拿下直播權的咪咕視頻,直接被吐槽“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
雖然首戰失利,但咪咕視頻并沒有就此倒下,因為不差錢。
中國移動作為國內最賺錢的企業之一,每年千億級別的收益,為咪咕視頻收購版權提供了充足的資金。
為了支持咪咕,中國移動開始土豪式的撒幣。
近幾年咪咕拿下了NBA(非新媒體端)、CBA、中超、法甲、西甲、德甲、英超等14個大型體育賽事的轉播權,幾乎囊括了國內外所有足球和籃球的主流賽事。
2020年,咪咕視頻與央視合作,一舉拿下2020年東京奧運會、2020年歐洲杯、2022年北京冬奧會、2022年卡塔爾世界杯四個大型賽事。
去年,咪咕視頻還砸了2億美金,買下了NBA聯盟通版權,和騰訊平起平坐。
有金主爸爸的支撐,讓咪咕成了當之無愧的體育賽事“版權王”。
在東京奧運會期間,咪咕視頻各項指數多次創歷史新高,霸榜APP STORE,熱搜超過300個,累計曝光量達333億。
冬奧會的盛況,讓咪咕視頻拉近了與優愛騰視頻平臺第一梯隊的距離。
但是和他的兄弟咪咕音樂一樣,空有周杰倫的版權,卻沒有掀起大浪。
冬奧會雖然給咪咕視頻帶來了流量高峰,但還是沒有徹底出圈。
有很多網友表示,看完奧運會,就把咪咕視頻卸載了。
不僅如此,瘋狂燒錢的咪咕視頻,卻并沒有賺多少錢。
但據多位業內人士表示,咪咕視頻有大量的版權投入成本,公司一直處在巨額虧損狀態。
咪咕視頻就像中國移動“不爭氣的兒子”,讓爸爸操碎了心,還不能放棄。
靠王濛趕超央視,成為冬奧會最大贏家
王濛的爆火,給咪咕視頻再次帶來了生機。
但有一說一,王濛的走紅絕對不是偶然,能夠搞定全國的“濛友”,是因為咪咕視頻這次押對了寶。
咪咕視頻和其他體育直播最大的不同是,把寶押在解說上。
1.舍得砸錢,打造解說天團
咪咕視頻的體育轉播,其實一直采用的是外包制度,雖然有轉播權,但為了節約成本,大多選擇將二次包裝項目外包給第三方公司,咪咕視頻提供觀看平臺。
雖然在轉播技術上節約成本,但是在解說團隊上,咪咕視頻向來舍得花錢。
長達四年的連續不間斷砸錢請知名嘉賓。
2021年東京奧會,咪咕視頻邀請的主持人及嘉賓總數超過100位,包括30位業界知名體育評論員,12位奧運冠軍,20位世界冠軍。
冬奧會更是加碼,解說員和嘉賓就超150位,甚至有粵語解說。
和咪咕視頻相比,央視的解說陣容太單薄了。
幾個還沒出走的主持人,再加幾個退役運動員或教練員擔任解說嘉賓,枯燥到犯困。
而咪咕甚至會請鹿晗等流量明星做客直播間解說歐洲杯決賽。
其他平臺的賽事解說,像愛奇藝雖然有保障,但它要收費,直接勸退很多人。
在咪咕視頻解說天團的加持下,東京奧運會綜合測評中,咪咕視頻以92分的成績,獲得第一,趕超央視頻。
生動富有激情的解說,讓咪咕視成為一眾觀眾觀看比賽時的首選。
就連2018年,出現翻車事故的時候,還有網友選擇看著央視頻的畫面,聽著咪咕視頻解說。
2.眼光毒辣,戳中觀眾爽點
咪咕視頻的解說天團,總能精準把握用戶的情緒。
在看比賽時,觀眾希望既有專業講解,又有沉浸式互動,最好還不枯燥。
為此每一場賽事,咪咕都邀請專業評論員+前奧運冠軍搭檔進行解說。
為的就是既有專業講解,又能帶入觀眾視角。
比如被咪咕選中的王濛,短道速滑界的王者,夠專業。
直爽的東北姑娘,夠幽默。
這才有了爆火的嘮嗑式解說,聽他們兩個人的解說就像聽相聲。
在王濛剛憑借解說刷爆互聯網后短短一小時內,咪咕體育就立刻制作了字幕版王濛解說的合集視頻,截止目前,王濛解說的詞條,已經有25億閱讀。
“咪咕看奧運太歡樂了”,“跟著咪咕解說漲了不少知識”,“看完想辦個會員”……
網友的熱情,更自發為咪咕創造了不少熱度,更直接能轉成咪咕的流量。
被咪咕視頻選中的解說員,還有被稱為“人型電腦”的陳晨,不管什么賽事,鏡頭給到哪個運動員,陳晨都能聊得開。
網友表示“聽陳晨的解說愛上了田徑”。
除了冠軍,咪咕視頻還會請一些勵志的人來講解。
比如無緣北京冬奧的“逐夢人”張嘉豪,為單板滑雪坡面障礙比賽解說。
張嘉豪原來是一個面包師,17歲才開始滑雪,僅用了5個雪季的時間就躋身國內一線單板滑手之列。
勵志又熱血的張嘉豪,再加上專業解說,又為咪咕視頻圈了一波粉絲。
和其他平臺相比,咪咕免費有趣又專業的解說天團,是誠意最足的。
想要實現流量自由,咪咕的路還很長
有人形容咪咕視頻的現狀,就像灰姑娘的水晶鞋, 12點后魔法就會消失。
確實,一夜爆火和一夜失寵,就像咪咕視頻的兩面鏡子,不斷反饋著它的輝煌和短板。
2018年世界杯開幕式當天,咪咕視頻的日活躍用戶數突破1200萬,日新增用戶突破1000萬,活躍人數增長率超過90%。
但世界杯結束后,咪咕視頻日活滲透率從1.7%最低直接爆降到了0.6%。
七麥數據顯示,在去年東京奧運會進行期間,咪咕視頻APP的下載量就一路飆升,從之前平均下載量僅為2-3萬,躍升至最高439941次,翻了將近20倍。
但閉幕式結束5天,下載量已經回到奧運會開始前的數據。
留不住人,成了咪咕視頻最大的短板。
造成這個現象的最根本原因是:靠體育翻身太難。
要知道過去靠體育走路的視頻平臺,都還沒有蹚出一條適合的路。
2014年誕生的樂視體育,曾花27億元簽下了中超聯賽兩年獨家版權,卻在運營中超的第一個賽季后,只回收了5000萬,一年虧掉了13億。
版權運營較好的騰訊體育也難以收支平衡,最終因為盈利難,被劃入盈利狀況更好的騰訊視頻團隊。
蘇寧旗下的PP體育,輝煌時曾以2.5億美金,拿下德甲5個賽季版權,但最終也難逃資金困難的窘境。
咪咕視頻要想趕超愛優騰,除了在體育賽道上迎頭趕上,必須有更長期的殺手锏。
王濛們能夠帶來流量高潮,但怎么留下用戶,是咪咕活下去的根本。
結語:
近兩年,無論是短視頻平臺還是直播平臺,都不好過。
愛奇藝暴跌1100億,淪落為最慘的視頻平臺。
愛優騰等長視頻平臺,辛苦買下的版權,卻還要和短視頻平臺搶奪流量。
面對各種困境,平臺們的求生之路是瘋狂裁員,不斷通過給會員加v,薅用戶羊毛,或者是制作一些博眼球的綜藝,
反觀咪咕,在這次冬奧會直播中,把自家解說優勢發揮到了極致。
王濛在不斷爆出金句的同時,還給觀眾科普比賽規則。
這些是央視和愛優騰都無法帶給觀眾的。
咪咕在冬奧會的出圈,打了一場漂亮仗,也給視頻平臺們提供了一個思路:
硬核內容,才是求生的捷徑。
圖片來源于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本篇作者 | 云搖
劉同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