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漫畫由企鵝杏仁醫生官方推送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日,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了解獻血的意義。在醫院里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定,無論是病人還是醫生都不得不遵守……病人老沈患有嚴重的心絞痛,他的心臟有3根血管堵塞了,隨時都有心梗的危險。現在,做心
本漫畫由企鵝杏仁醫生官方推送
每年的6月14日是世界獻血日,希望越來越多的人能夠了解獻血的意義。
在醫院里有很多約定俗成的規定,無論是病人還是醫生都不得不遵守……
病人老沈患有嚴重的心絞痛,他的心臟有3根血管堵塞了,隨時都有心梗的危險。現在,做心臟搭橋手術是唯一能治好他的方法。
在住院等待了十多天后,老沈終于等到了原定計劃手術的那天,然而——
因為缺血,老沈的手術被耽擱了,不得已只能繼續住院等待。
實際上,老沈并非唯一因為缺血耽誤了手術的,光是他所在的病房就有好幾個病人有相同的經歷。
不難看出,缺血在醫院并不是什么罕見的事情,為什么會這樣?
答案很簡單:因為要用血的人太多,而獻血的人沒那么多,醫院里的血本來就緊張,有的時候還得先給其他病人使用。
這些病人中,有的是被120緊急送往醫院的重癥患者,有的是手術不順利需要增加用血的病人,但無一例外的是如果不輸血,他們馬上就會死。
像老沈這樣心絞痛患者,病情不能說不重,但是也只能把手術用血讓給那些更加危急的病人,這就是醫院里的用血規則。
醫院里沒有充足的血液,自然不能讓所有病人都吃飽穿暖,這就是現實。
老沈的運氣并不好,手術延期一周后,醫院缺血的情況并未緩解,但他的心臟卻像一顆炸彈,隨時都有爆炸的危險,病人、家屬、醫生都不愿意真的發展到這一步。
沒有條件,那就只能創造條件上了,醫生們反復討論過后決定冒個險,在保證病人安全的同時,少輸血或者不輸血完成手術。
在征得了老沈的同意,醫生再次和血庫爭取起了手術用血,多次協商后血庫終于同意,給醫生們一袋寶貴的血液。
正是這一袋血,讓醫生有了更多的余地:他們決定將老沈和血型相同、手術相似的另一個病人手術安排在一起,如果老沈不需要輸血,這袋血還可以留給下一臺手術。
這次運氣站在了老沈這邊,他的手術很順利,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并沒有發生,而那一袋珍貴的血,也得以留給下一位病人,這個病人有救了。
老沈的經歷,是醫院血液資源緊張的縮影,就是在這種條件下,醫院靠著拆東墻補西墻的方式,努力保護著每個病人的安危。
老沈的事情發生在上海瑞金醫院。這個全國聞名的三甲醫院,僅2017年,就在迫不得已的情況下停掉了一百多臺手術,以保證急診用血的充足。
因為缺血,醫院里關于血的“斗爭”還在持續上演著。
據統計,2017年上海市獻血人次為36.26萬人,平均每一千人中有15人參與獻血,其中單位團隊獻血占比59.6%。目前,上海臨床用血處于“緊平衡”狀態,特別是高溫和春節后,血液供應相對緊張。
——本案例源于紀錄片《人間世2》
血不夠用,最直接的原因無疑是獻血的人不夠。
很多人在親身經歷或者親眼所見缺血時病人的無奈后,會想到應該去獻血幫助別人。
然而目前國內大眾普遍對于獻血還是持懷疑與抵觸的態度,這種缺血的現狀也許還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有所改善。
再加上一些并不太美好的現實情況:
獻血者需要用血時被告知血庫缺血;獻血者在跨省異地用血報銷困難,甚至無法報銷;部分獻血站工作人員態度差、溝通不到位……
這些可能會出現的不佳體驗,都像是澆在想要獻血救人者頭上的一盆冷水,加劇了大眾不愿獻血的情況。
但是,如果你覺得救助他人的意義更加重要,依然愿意去幫助別人而獻血,那么—
恭喜你,也許你的血會拯救一名大失血的產婦;也許從你血液中分離出的血漿將幫助一位重度燒傷患者;也許你的血小板成為了某個白血病患者的救命稻草…
如果你想要獻血,卻被各種獻血的傳聞所嚇到,那么希望下面這些獻血問題的解答能對你有所幫助。
1.為什么獻血是無償的?
因為自愿無償獻血是目前最安全的血液來源。
如果血液和金錢掛鉤,那么有些身體不健康、患有傳染病的人也會去賣血,這樣血液就無法保障安全。
同時很多非法醫療機構會通過各種渠道采血,采血方式的衛生難以保障,賣血者之間很容易相互傳染疾病。
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河南某些地方正是因為非法賣血,村民多人共用一針頭感染上了艾滋病,誕生了“艾滋村”。
2.獻血無償,為什么用血還要收費?
血雖然是無償捐獻的,但從采集血液到患者用血,血液經過的一系列處理是要花錢的。
采血使用的耗材都是一次性的,采血后要檢查血型、檢測是否有傳染性疾病,如果是全血還得把紅細胞、血小板、血漿、粒細胞等分離處理,以便血液更加充分、安全地利用。
此外,血液的儲存和運輸也有嚴格條件,這些都需要人力、管理成本。
所以用血花錢,實際上支付的是血液采集、檢測、制備、儲存和運輸等費用。
根據《獻血法》規定,無償獻血者臨床需要用血時,免交上述費用;無償獻血者的配偶和直系親屬臨床需要用血時,按照省級政府的規定免交或減交上述費用。(不同地區存在差異)
3.獻血對人體是否有害?
一次獻血量可以分為200ml、300ml、400ml三種,而人體總血量大概在4000-5000ml,所以如果達到獻血標準(男生體重50KG以上、女生體重45KG以上),一次獻血量僅占總血量的5%-10%。
美國血庫協會(AABB)認為,一個成年人獻血不超過自身總血量的15%或10.5mL/kg體重,對身體健康沒有不良影響。
有些人覺得“獻血有害健康,醫生護士從不獻血”,然而事實恰恰相反,醫生護士是目前國內獻血的三大主力之一,很多醫院都會定期組織院內的職工參與獻血。
這周,我們向APP內的醫生護士們發起過曬獻血證明的活動,也得到了醫生護士們的積極響應。
還有很多圖片沒有展示出來,但無疑有關醫生護士不獻血的謠言是站不住腳的。
4.那為什么有的人輸血會出現不適?
大多數人獻完血后身體都不會有不適,如果出現體力不支的情況第二天也能恢復。少部分人獻完血后出現反應,主要是由于獻血時的緊張害怕情緒、前一天休息不足又或者是當時身體狀況不佳導致的。
所以,當你決定獻血后,一定要提前了解獻血的知識,不要有恐懼心理,獻血前一天好好休息,不要空腹獻血。
最后如果真的發現自己獻血不適較為嚴重,還是把自己的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不要勉強。
5.為什么血站的人希望獻400ml血?
輸血,本質上是細胞移植的一種,是有可能發生人體免疫反應的,其中最嚴重的叫做“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這種病是沒有特效療法,死亡率極高。(親屬之間相互輸血,發生輸血相關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幾率要比非親屬之間相互輸血高的多,因此臨床上是不會讓親屬之間相互輸血的。)
對于用血的人來說,用一個人的血發生免疫反應的幾率要低于用兩個人的血,所以一次獻400ml的血,對于用血者更加安全。
此外,獻的血會分離成不同的成分,一次性獻400毫升的血更加利于成分血的分離制備。用來治療血友病的冷沉淀就需要從400毫升的血中提取。
不過,雖然一次獻400ml最好的,但也不是強制性的,每個人都有選擇獻血規格的權利。
金同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