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去年9月一場綜合改革,直接讓車險大變天!!!不計免賠險、玻璃險、盜搶險都不見了?大V紛紛鼓吹一定要買的節假日翻倍險、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又有什么用?2021年車險最新最全購買攻略來了!讓你買車險不求人,用車險不慌張!這篇文章不僅可以幫你一一
去年9月一場綜合改革,直接讓車險大變天!!!
不計免賠險、玻璃險、盜搶險都不見了?
大V紛紛鼓吹一定要買的節假日翻倍險、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又有什么用?
2021年車險最新最全購買攻略來了!讓你買車險不求人,用車險不慌張!
這篇文章不僅可以幫你一一理清楚車險,還會有“哪家公司好?”、“出險怎么報案?”等靈魂問題的解答。
不管你是老司機,還是剛上路的小萌新,認真看完,妥善收藏,總會用得上!
一、交強險
交強險全稱“機動車交通事故責任強制保險“,聽個名字你就懂了:只要開車上路,交強險就必須要買!
否則,不僅要被罰款200,扣留車輛(繳納兩倍保費才能贖回);萬一發生事故,所有費用都需要自己一力承擔!
交強險的保障包括三部分,在車險改革后有了進一步提高:
舉個例子:
小明新手上路,一不小心就撞到了人。如果小明有責,交強險最多可以賠給對方1.8萬醫療費;但如果無責,則最多賠1800。
記住,交強險是賠給別人的!
就算小明在事故中受傷住進了ICU,交強險也一分都不會賠給他。
即使改革之后,交強險的保障力度仍是遠遠不足。
車子剮蹭一下,這2000塊可能就沒了;要是傷者受傷住院,車主賠到傾家蕩產都有可能。
更重要的是,交強險是賠給對方的,那自己、家人可咋辦?
所以商業車險雖然是自由購買的,但真的不能沒有!
二、商業車險
新版商業車險包括三大主險、十一項附加險,
接下來,我就逐一劃分等級,看看哪些是冤枉錢,哪些是車主必備:
1、三大主險
①第三者責任保險(三者險)
類似交強險,可以賠償事故中對方財產、人員傷亡等損失,但不包括自己、本車成員。
比如小明開車上路,撞了別人的車,或者弄壞了花花草草,都可以由三者險來賠。
新版三者險限額翻了一倍,已經上升到10萬-1000萬。
在這個豪車遍地走的年代,三者險一定要買,而且還要買夠!
誰知道下一秒撞到的是帶字母的大眾,還是桑塔納?
②車損險(機動車損失保險)
你的愛車因為事故、自然災害受損,或者被盜搶的,保險公司可以賠償你的損失。
在改革之前,車損險買不買,更多看個人。
如果開一臺不值幾個錢的小車,這車損險玻璃破了不賠,發動機進水又不管,有啥好買的?
但改革后,盜搶險、玻璃險、涉水險、不計免賠險、自燃險、無法找到第三方等險種都并入車損險中。
其實這就是捆綁銷售,價格會更貴,不過保障也更充足了,而且減少很多和保險公司扯皮風險。
我們平時買個手機,都會帶套貼膜。如果這車動不動都是自己掏錢修理,心里肯定不好受。
所以不用糾結了,建議買!
③車上人員責任保險(座位險)
俗稱座位險,保障司機及本車人員,如果發生事故中受傷的,可以有得賠。
這個險種保障的是自己一方,當然很重要。
但座位險保障額度低,價格貴,不如直接買一份駕乘險更實用。
所以我只給了3顆星,如果你有了可以保障指定車輛的駕乘險,座位險也不必買了。
提醒一句,如果你經常熱心搭載親朋好友,這類座位險、駕乘險真的很重要!
無論是否免費,車主都有義務將車上人員安全送達,一旦出事這糾紛可少不了。
2、十一項附加險
①法定節假日限額翻倍險
在節假日(包括雙休日)期間,三者險的保障額度可以翻倍。
比如小明買了100萬的三者險,周末或五一假期開車出行,三者險保障額度就增至200萬。
每一個節假日都車多人多,就算你車技高超,但萬一對方是愣頭青,那怎辦?
更何況,一年節假日有115或116天,接近三分之一天數都可以有雙重保障。
絕對的四星級險種,值得買!
②醫保外醫療責任險
無論是座位險,還是三者險,保險公司都不會賠醫保目錄外的費用。
但買上這份附加險,醫保外費用也可以由保險公司承擔,建議購買,四星級險種!
③車身劃痕損失險
當車輛沒有明顯碰撞痕跡,車身表面油漆卻被劃傷時,可以賠。
如果是新車,或者周邊熊孩子較多,可以考慮。
④修理期間費用補償險
當車輛因為事故需要修理時,保險公司可以按照約定賠償費用,作為彌補車輛停運的損失。
這個險種我給3星,對于私家車主,沒必要買。
但如果是跑運輸、跑滴滴等司機朋友,可以考慮下。
⑤車上責任貨物險
因為意外事故導致車上貨物損毀的,可以有得賠。
比如小明拉了一貨車大西瓜去販賣,不幸在高速上側翻,西瓜摔爛一地。如果買了這個附加險,西瓜的損失也可以有得賠。
這與上一個險種類似,私家車主幾乎用不上,但對貨車司機很實用。
⑥絕對免賠率特約條款
這個險種很有意思,因為不計免賠險已經捆綁到車損險上了,
如果你購買這個附加險,保險公司賠付時就可以免去5%、10%等一定比例費用。
相應地,我們的主險保費也會按照比例下降。
這個附加險就是讓我們降低保費的,但也會讓保障打個折扣,個人認為沒必要買。
⑦發動機進水損壞除外特約條款
如果買了,發動機因為進水導致的直接損壞,保險公司就可以不賠。
這與上一個附加險同理,為了抵消新版車損險中的涉水險,降低我們車險保費。
如果你那里一年到頭都不下雨,可以買;但如果在江南水鄉,當然另當別論。
所以我給3星,視實際情況決定買不買。
⑧新增加設備損失險
音響、空調、真皮座椅等車上設備因為事故損壞了,可以有得賠。
花里胡哨的一項保險,普通車主沒這必要。
⑨機動車增值服務特約條款
這個附加險包括四項增值服務,我們可以全買,或者只買其中幾項:
道路救援:拖車吊車、送油、換輪胎等服務
車輛安全檢測:發動機、變速器、轉向系統、底盤、輪胎等10項檢測
代為駕駛:可提供單程30公里內的短途代駕
代為送檢:當需要安全技術檢驗時,保險公司可以代為進行車輛送檢
有些增值服務還算實用,不過這很考驗保險公司的服務能力。
沒啥好說的,就是花錢買服務,實在不差錢可以考慮下。
⑩車輪單獨損失險
在開車過程中,因為災害、事故導致車輛只有車輪單獨損失時,可以賠。
實用性不大,不建議。
?精神損害附加責任險
當事故中有第三方或車上人員傷亡時,受害方提出的精神損害賠償,可以由保險公司承擔。
不過國內這種大環境下,精神損害賠償額度都很低,所以實用性也不大,沒必要。
三、三套方案,輕松買對車險!
能不能干脆利落點,直接告訴我該買什么車險?
也行!下面我總結了三套車險方案,價格最低的基礎型和保障更好的全面型都會有。
不過,有人開保時捷,也有人開眾泰,萌新和老司機對車險的選擇也大相徑庭。
所以方案僅供參考,請結合自身情況綜合考慮:
1、基礎型
適合要求價格最低,追求一切從簡的老司機。
交強險必買,不用多說。
三者險是上路必備,建議一二線城市的司機朋友買200萬以上,真心話!
感受一下各地死亡賠償標準:上海144.4萬、北京138.8萬、廣東100.5萬、江蘇111.7萬......
車損險也建議買,不然磕著碰著都要自己出錢修理,心里也不好受。
座位險其實很重要,但性價比不高;但如果你沒有,建議最好買一份駕乘險代替。
至于附加發動機進水損壞除外特約條款,是可以降低車費的,但是發動機進水就不會賠了!
這個險種買不買,看你所在地區考慮就行。
2、經濟型
在基礎型的基礎上,多了座位險、醫保外醫療費用責任險。
座位險是為了增加自己及家人朋友保障,可以買。
醫保的報銷有很大不確定性,如果傷者治療時需要用到進口器材、高價藥等,這部分高昂費用保險公司是不會報銷的!
所以這個附加險很實用,建議買上。
3、全面型
在經濟型方案中,又增加了劃痕險、節假日翻倍險、增值服務特約條款。
劃痕險倒有點雞肋,好車看不上,普通車不需要;但如果你的是新車,周邊熊孩子又很多,就是為了買個舒心也行。
節假日翻倍險性價比非常高,買了之后,一年中有三分之一時間都可以享受三者險翻倍的保障;而且價格也不貴,如果投保100萬三者險,節假日翻倍險就100元左右,相當劃算!
而增值服務特約條款就是花錢買服務,如果你預算充足,所在地區保險公司網點多,服務能力好,可以考慮下。
那么,無法逃避的問題又來了:買車險,哪家保險公司好?
四、買車險,保險公司哪家好?
買車險,服務體驗永遠是王道!
常說太平洋、平安、人保是車險三巨頭,但也有人表示平安一般、太平洋很菜、人保不過是青銅......
這口水仗永遠都說不清楚,所以這次我只以官方數據來說話!
銀保監會綜合考慮了以下十大指標:
評選出了2019年各家保險公司服務評級:
直接說結論:
最高評級的AAA,無一家公司能達到!
但平安、人保、太平洋、太平、安盛天平表現相對突出,服務評級達到本次最高的 AA 。陽光、大地緊跟其后,整體表現也不錯。
不必迷信這份榜單,有一些公司雖然排名靠前,但不是主要做車險的,例如樂愛金。
建議重點考慮標紅的公司就足夠,都是車險業務輕車熟路的大公司。
五、車險報案看這里!
不同于重疾險、壽險等人身險,車險理賠很常見。
一旦出事了,不用慌,記住以下要點,用好你真金白銀買的車險,
1、出險報案
如果涉及人員傷亡,第一時間撥打120搶救傷者。
然后拍照保留證據,盡快向保險公司(48小時內)、交警部門報案。
2、現場查勘
保險公司接到報案后會派人到現場查勘,如果單方損失超過 1 萬,或者事故責任不明確,一般還需要交警出具的《事故認定書》。3、車輛維修、人傷治療
接下來,車輛一定要先定損,再修車,否則保險公司可能拒賠。
如果有人員受傷的,提醒傷者方保留發票、支付憑據等資料。一般情況下,我們都不需要墊付醫療費用,由保險公司跟進就可以了。
4、提交理賠資料、結案
通常來說,理賠需要的資料包括:
提交資料后,保險公司還要對案件進行審核,一般幾個工作日內就能打錢結案。
總而言之,出險后不必慌張,及時報案,保留一切相關發票憑證,一切按照流程來就行。
不過需要注意,很多車主覺得報案太麻煩,喜歡私下解決。
如果只是小磕小碰的財產損失,私了也沒什么問題;但如果有人員受傷,一定不要私了!
萬一過后傷者傷情加重,或者反咬一口,這責任很難厘清,麻煩不斷。
六、寫在最后
這次車險改革有些魔幻。
銀保監會表示:價格只降不升,保障只增不減,服務只優不差。
但一眾司機紛紛反對:你七月半說瞎話 -- 騙鬼啊!
其實各有各的理,銀保監會放開了價格限制、將保費中附加費用的上限降到 25%、加碼了不出險的優惠,自然可以說是又降價又加保。
但對于很多車主來說,附加險和車損險捆綁銷售、出險考察期由1年擴大到3年、返點等優惠也沒有了,還不是又貴又坑?!
改革后費用雖是有人歡喜有人愁,但保障毫無疑問是更好了。
不用糾結,反正也無濟于事了,要想車險省錢,不出險永遠是第一法則:
保險不是萬能的,永遠只能起到事后經濟補償的作用。
魯迅先生說過:道路千萬條,安全第一條。行車不規范,親人兩行淚。
愿每一位車主乘興出行,安全歸來~
保險是門復雜的學問,普通人可能稍不留神就踩坑了,這里我以多年的實操經驗整理了一份資料,里面包含有《社保手冊》、《投保指南》、《保險方案》、《疾病核保》等知識,資料詳盡,關注深藍保,私信回復 “福利” 可以免費獲取,希望能解決你的保險問題。
馬俊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