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化習俗,是一個文明得以延續下去和區別于其他的民族所在。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基本步入了現代化,很多風俗與文化都在逐漸消失。但在我國喜馬拉雅山的另外一邊,還有一個非常原始的國家尼泊爾,他們的人還在進行著傳統而古老的一件風俗——懸崖采蜜。養蜂
文化習俗,是一個文明得以延續下去和區別于其他的民族所在。
雖然我國大部分地區已經基本步入了現代化,很多風俗與文化都在逐漸消失。
但在我國喜馬拉雅山的另外一邊,還有一個非常原始的國家尼泊爾,他們的人還在進行著傳統而古老的一件風俗——懸崖采蜜。
養蜂采蜜的歷史
根據史料記載,早在1.3萬年前,人類就已經學會通過采集與食用蜂蜜來補充體內的能量。
在人類社會發展的初期,就已經有了采蜜的行為了。
但是采蜜卻又誕生了很多類型的分支,除了采用野生的蜂蜜之外,還開始了圈養蜜蜂、用來采蜜的過程。
在原始社會,采用野外的蜂蜜機遇可遇不可求,而且危險性極大,一般都是定期記住森林中野生蜂巢的住所,定期采用。
進入農業社會后,人們開始學會把適合蜜蜂筑巢的空心樹木和各種容器搬到住所附近,方便馴養蜜蜂。
16-18世紀期間,由于科學技術的發展,人們對于蜂窩的結構管理蜂群的辦法,蜂蜜的遺傳學都有了基本的認識。
隨著新大陸的開拓,歐洲人把蜜蜂帶到了美洲與大洋洲,養蜂技術開始在北美大陸傳播。
人們充分利用蜂蜜雜交優勢等先進技術,大大提高了蜂蜜的生產率,開發了蜂王漿、蜂膠等蜂蜜制品。
此時的人們已經不必冒著巨大風險去野外采蜜就能獲得人工養殖的蜂蜜,野外采蜜的人也越來越少。
但在中國與尼泊爾交界,喜馬拉雅山的懸崖之上還存在著古老的采蜜技術——懸崖采蜜。
“懸崖采蜜”是世界上公認最為古老的采蜜方式,有明確史料記載的懸崖采蜜人大概有7000多年的歷史。
但現如今,只有中國與尼泊爾交界處的懸崖附近仍然存在這樣的采蜂人,而且因為藏民的生活條件較為優越,采蜂的基本上都是尼泊爾人。
只供皇室享用的蜂蜜
中國與尼泊爾之間隔著喜馬拉雅山脈,喜馬拉雅山脈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脈,特殊的地理條件使得相關動植物都有特殊的屬性,這也是懸崖上的蜜蜂的獨特之處。
喜馬拉雅山上生長的蜜蜂是現有蜜蜂之中最大的一個品種,被稱為黑大蜜蜂。
又因為在喜馬拉雅山附近,也被稱作喜馬拉雅排蜂。
這種黑蜂非常的稀有,只有在喜馬拉雅山上存在,在高原地區有著很強的適應能力,還有季節性遷徙的習慣,經常扎堆一起居住。
每群黑大蜜蜂一年可以獵取的蜂蜜僅僅只有20-40千克,但他生產的蜂蜜卻有著非常獨特的效果,更是被尊為尼泊爾皇室特供的蜂蜜。
我們平時所食用的大都是人工蜂蜜,基本上只有作為甜品,補充日常生活的味蕾與一些基本營養的作用。
而懸崖黑蜂所產的蜂蜜除了具有普通蜂蜜的功效外,還有其他的特性,雪山蜜更是其中的翹楚。
眾所周知,蜂蜜所產生的蜂蜜來源來自于花卉,喜馬拉雅山上的蜂蜜之所以與眾不同,正是因為喜馬拉雅山上的各類花卉都產生一些變異。
這種通過變異花粉釀制而成的蜂蜜,與普通蜂蜜比起來就多了一些其他功效。
其生產的蜂蜜又被稱為雪山巖蜜,是一種帶有精神物質的產品,在合適的用量下可以產生與大麻類似的致幻效果。
雪山巖蜜還具有一定止痛效果,而且有著美容養顏的作用,所以一直被用來供奉尼泊爾皇室。
而且最近這些年,外界科學家有幸得到過雪山巖蜜用作研究。
科學家發現,雪山巖蜜具有巨大的藥用價值,如果適量服用,可以幫助人體快速補充元氣,并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維護人體的健康。
如此多的功效,自然是奇貨可居,一直以來,這種蜂蜜都只有尼泊爾皇室有資格享有。
雪山巖蜜的價格在每公斤3500美元,但即使是這樣還是有價無市,供不應求。
這已經超出了普通蜂蜜價格的5倍,但面對如此高價,采蜜人也不賣。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表達對于皇室的尊重,所以這種蜂蜜都特供給尼泊爾皇室,一般不出售。
其次是因為喜馬拉雅山上花卉本來就比較稀少,這類蜂群也會比較少。
加上喜馬拉雅排蜂有群體性遷徙的習慣,采蜜人不是每次都能滿載而歸。
最后也是最為重要的一點,采蜜并不是一個十拿九穩的職業,畢竟懸崖之上,拿的是性命去采蜜,所以自然是一個高危職業。
這種雪山巖蜜并不是采集就能直接食用的,還需要經過再次加工,就像美酒需要經過長時間的釀造,采集的蜂蜜也需要經過6-9月時間的處理,才能得到最終的雪山蜜。
這些種種原因都制約了雪山蜜的產量,也使得這種事物變得彌足珍貴。
驚險采蜜
說起懸崖采蜜,其中最為驚險的,自然是下到懸崖之下驅趕蜂群,然后取出其中的蜂蜜,這些需要很多的前期的準備工作。
采蜜過程需要整個村的村民籌劃與準備,有的人需要采集樹葉,然后點火用濃煙驅趕蜂群,讓采蜂人盡量少地受到蜜蜂的干擾。
而用于驅趕蜂群的是一種學名“烏煙木”的東西,“烏煙木”是將雨露之后的樹枝浸透到油里進行點燃,這樣的樹枝點燃后的濃煙驅蜂效果會很好,而且能夠持續較長時間。
但只需要兩個小時左右,排蜂就能夠適應這種煙,所以采蜜人只有兩個小時的活動時間。
接下來就是采蜜人的工作了,他們需要借助特質的繩索來到筑在懸崖上的蜂巢。
說起這些特質的繩索也是有一番說法的,喜馬拉雅山民制作繩索的技藝可以算是一門世上獨一無二的技藝。
現代工藝制作的鋼索繩能夠保證人能夠吊在懸崖或者半空之中,但是喜馬拉雅山上的尼泊爾山民,卻完全用手工就能制作能夠讓人懸空在懸崖之上的繩索,這也算是獨門絕技了。
一條堅固的繩索就是生命的保障,在很多家族之中這種技藝都不輕易外傳。
一般制作這種繩索的都是家中的女性,因為這種繩索的特殊性,使得采蜜人家中的女性也受到一定尊重,有著一定的家庭地位。
為了能夠躲避天敵,蜜蜂大都會把蜂巢筑在懸崖陡峭的一側,采蜜人攀爬的繩索是沒有足夠防護,稍有不慎就有被蜜蜂包圍或是失足掉下懸崖的危險。
采蜜人每一次采蜜都是在刀尖上行走,蜜蜂一般都是很多個巢穴一起構成群落。
即使做好了前期的準備工作,采蜜人還是有很大概率被蟄,甚至被蜜蜂圍攻致死的也屢見不鮮。
但多年以來,還是有著一批批采蜜人,堅持著這項原始的技藝。
傳承或是舍棄
說起來諷刺,喜馬拉雅山民們堅持的不對外出售這種蜂蜜的原則被皇室輕易打破,這種蜂蜜為世人也熟知,也正是因為皇室對外售出了部分這種蜂蜜。
時至今日,尼泊爾皇室也因為一場滅門案,不得已退出尼泊爾政治舞臺,這種特供的蜂蜜,也由皇室特供變成了達官貴人專享的蜂蜜。
可以說,一開始采蜜人采集這種蜂蜜可能是為了心目中對于皇室的尊重,或者是對于這些蜂蜜的需求,但時至今日還有哪位采蜜人不是為了純粹的利益呢?
原始的采集工藝,換來的卻是無數的人因此喪命,采蜜人的子女也紛紛不愿意再從事像父輩一樣危險的采蜜職業。
現在的懸崖采蜜更多的是為了謀取利益,堅持古老的傳承已經在社會的變動之下變得不再那么重要了。
其實采集這種蜂蜜的收益周期也非常的長,蜂蜜并不是一經采集就能對外售賣或者食用,它還需要6-9個月的時間作為沉淀期。
采蜜人一年能夠采集2次蜂蜜,中間有6個多月沉淀期,這其中又是沒有收入的,所以這種職業也越來越被人摒棄。
高危加上收入的不穩定,使得喜馬拉雅山上的采蜜人越來越少。
老一輩人可能還愿意留在族群之中將采蜜事業繼續進行下去,但是年輕一代已經逐漸放棄這種危險的行為。
隨著科技水平的提升,這種原始且沒有安全保障的行為應該被逐一取締。
畢竟科技在發展,人類在進步,相信在不久的將來人們也可以憑借人工飼養,培養出不輸于雪山巖蜜質量的蜂蜜,或者是憑借無人機技術或是機器人技術,安全無風險的采集蜂蜜。
誠然,懸崖采蜜是這些部落幾千年來誕生于生活之中的智慧,但是沒有進步與思考終究會被時代摒棄。
“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才是對待傳統技藝最好的手段。
何陽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