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貓貓。今天想和大家來聊聊失眠的問題。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失眠,成了很多國人為之困擾的事情。據2020年中國人睡眠報告顯示,中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只有6.82小時。晚上11點后入睡占76.56%,0點后入睡占33.62%。哈哈,貓貓
大家好,我是貓貓。今天想和大家來聊聊失眠的問題。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失眠,成了很多國人為之困擾的事情。
據2020年中國人睡眠報告顯示,中國人的平均睡眠時間只有6.82小時。晚上11點后入睡占76.56%,0點后入睡占33.62%。
哈哈,貓貓也是11點后的那群人。還好每天補了個午覺。沒給國人拖后腿。
親愛的朋友,你們又是幾點睡覺的呢?
在學習開始之前,我們先給自己做一個小游戲。檢測一下我們的睡眠質量。
10個小問題,快來自測一下吧。
A(經常這樣)=5分、B(偶爾這樣)=2分、C(很少這樣)=1分、D(從來沒有)=0分。
1.入睡快,能在10分鐘左右入睡。
2.無起夜或很少起夜,無驚夢現象,醒后會很快忘記夢境。
3.睡眠深,呼吸深長,不易驚醒。
4.起床快,早晨起床后精神好。
5.白天頭腦清醒,工作效率高,不困倦。
6.很早醒來就再也睡不著。
7.有點不順心的事就徹夜難眠。
8.換個地方就難以入睡。
9.一上夜班就睡眠不好。
10.使用安眠藥才能安然入睡。
如果總分在20分以上為嚴重睡眠障礙??偡衷?~20分說明你的睡眠質量比較差。
5分以下(沒有A項)說明你的睡眠質量良好。
如果你的累計得分在5分以上,特別是有A項得分,你需要重視你的睡眠狀況,并且要想辦法改善睡眠狀況了。
人人都知道早睡早起身體好,可真正要做到卻很艱難。
對于年輕人來說,現代人的生活實在是太豐富了。不用出門就能在家自娛自樂一整天,還覺得時間不夠用。
其實有時候不是不想睡,而是不能睡。刷著小視屏,玩著小游戲,熬著最晚的夜,睜開最疲憊的雙眼,苦命地爬起去上班。
對于老年人來說,失眠的夜卻像是孤獨和沮喪,似乎是內心無力的吶喊,是對生命失去的見證。
其實從嬰兒期到老年人,哪個年齡段都會出現睡眠問題。有的人甚至連藥物也無能為力。
其實,失眠只是一個表現,而不是病因。它實際是在告訴身體的主人:我們生病了。
一、抑郁、焦慮、壓力都是失眠的原因。
抑郁癥常伴有頑固性的失眠,典型的特點就是容易早醒。尤其是在凌晨3-5點,自殺的危險最大。
很多人都不會把失眠和抑郁聯系起來。其實,失眠可能是抑郁的先兆、抑郁又會加重失眠,這種惡性循環讓抑制癥更加難解。
有些人總想著讓自己出人頭地,于是給了自己很大的壓力。
越是追求完美的人壓力越大。有人就會出現晚上睡不著,白天沒精神。白天越累越睡不著。
長此以往,身體狀況可想而知。
不知有沒有人遇到過這樣的情況,如果要參加一個重要的比賽,前一晚可能會緊張得睡不著覺。到了第二天,發揮失誤不說,比賽完還會出現劇烈的胃痛或其他的身體不適。
其實,這就是我們身體的應激反應,比如心跳加速、血壓升高、出汗等表現。這本來是用來提醒我們趕快“逃跑”,遠離危險的機制。卻反過來也會傷害我們的人體。
并不是所有的壓力都會對我們造成傷害,而是超出了我們的承受能力,或者持續壓力過久才會出現問題。
現代人的欲望實在太多了,車子房子票子,成了很多人焦慮的主因。“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為什么讓人如此向往,大概就是我們很多人的渴望而不可及吧。
患有焦慮癥的人總感覺身體不適,卻檢查不出任何病變。它會表現為恐懼不安、提心吊膽,好像總有什么危險或威脅會降臨到自己頭上。
一般患焦慮癥的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失眠。夜晚來臨的時候,眼前似乎總在播放著電影,心靜不下來,又怎么能安眠?
這些都是精神方面的因素,只有我們意識到自己的狀況,做出相應的調整,讓自己擁有強大的內心,才能讓自己立于不敗之地。
在《鈍感力》一書中有這樣一段話:“所謂‘鈍感力’,即‘遲鈍之力’,亦即從容面對生活中的挫折傷痛,而不要過分敏感。
當今社會是一個壓力社會,磕磕絆絆的愛情、如坐針氈的職場、暗流涌動的人際關系,種種壓力像有病毒的血液一樣逐漸侵蝕人的健康。
鈍感力就是人生的潤滑劑、沉重現實的千斤頂:具備不為小事動搖的鈍感力,靈活和敏銳才會成為真正的才能,也才能讓人大展拳腳,變成真正的贏家。”
二、有些你不知道或不在意的疾病也會影響睡眠
有些疾病可能是大家平時都沒注意過,卻很影響睡眠。比如說:不安腿綜合征、周期性肢體運動障礙、主觀性失眠。是不是聽起來都很生疏。但一聽癥狀肯定都聽說過。
王阿姨最近感覺每當睡覺時,就感覺腿好像不是自己的,放哪都感覺小腿肚酸脹不舒服。
站起來就會好一點,躺下去又不對勁。床上床下的折騰,鬧得一家人都睡不好。
其實這就是不安腿綜合征。這種疾病其實很折磨人,患者表現為小腿肚難以言說的不適感。
如像小腿深部有螞蟻爬、蟲子咬、瘙癢刺痛、燒灼感,得不停走路或敲打腿部才能放松。
長期的睡眠不佳會導致白天精神不濟、甚至記憶力衰退。
而周期型肢體運動障礙就很有意思了。你一定聽說過這樣的笑話:睡到半夜老公被老婆蹬下床,而老婆仍在呼呼大睡,第二天起床卻一臉茫然。
這樣的患者盡管看起來睡得很香,但總感覺睡不飽。如果給他睡眠情況進行觀察,你就會發現每隔一會腿就會不停抽動,過一會又自行停止了。
如果癥狀嚴重的話,會導致醒后不能再入睡?;蚴亲约焊静恢?,但同床人無法安睡。
主觀性失眠其實是患者自己對自己的一種催眠,明明睡得很好,就是不愿意相信,就覺得自己整夜都是沒睡的,
有一名患者就是這樣的情況,他始終堅持自己天天晚上失眠,但家屬隨身陪同卻發現他睡得很香,但他始終否認。
為了拿出證據,醫生給他做了24小時腦電圖護士們在夜間查房時,特意在他臉上畫圓圈。第二天,患者看著自己的檢查結果和臉上的圓圈,卻仍堅稱自己沒睡著。
就因為這種自我催眠,他們會覺得沒睡好一定會生病,于是就出現各種身體癥狀。
當然,還有一些因素就是臥室的溫濕度、床具的舒適度、外界的噪音、吃得過飽引起胃部不適等這些外在的因素都可以影響睡眠。
另外,靠酒助眠只能起一時之效,長期下去會導致酒精依賴,并損害身體器官,更會釀成慢性失眠的苦果。
所以說,失眠的原因有很多種,一定要找到正確的因素,才能做出對應的舉措,而不是總選擇服用安眠藥去解決問題。
三、重視孩子的睡眠問題
10歲的洋洋白天一切正常,只要到了晚上,睡著一個多小時,就會尖叫著坐起,緊抱著被子,表情驚恐地瞪著窗戶,似乎是看到了什么可怕的東西。
媽媽趕緊把他摟在懷里安撫著,過一會兒又安然入睡了。第二天卻什么也不知道。
看到這里,一定有人說這是“撞邪了”。實際上,這是一種疾病,叫“睡驚癥”。
這種疾病通常發生在孩子4-12歲期間,它和心理因素有關。隨著年齡增長會自然緩解消失。
睡驚癥常見于比較敏感和膽小的孩子,或者是孩子白天見到一些恐怖的事情、或受到驚嚇、批評、與父母分離或吵架,以及一些意外事故都有一定關系。
還有50%的患兒具有家族遺傳史。
4-12歲是孩子想象力最豐富的時候,當白天出現了一些不良因素刺激,晚上就會做各種各樣的夢。
如果孩子的癥狀不是很頻繁,父母不必太過在意。要讓孩子避免白天和睡前過于興奮,防止不良因素刺激,合理安排生活,孩子的癥狀就會慢慢消失的。
還有一種情況發生在3-6歲的孩子身上,叫強制入睡性睡眠障礙。孩子表現為不愿意睡覺,必須得采取打罵等強制手段才能睡著。
這種情況主要是父母不適當的強迫兒童就寢導致。孩子會睡得很晚,也會因為睡眠不足而出現情緒不穩、脾氣暴躁、注意力不集中等情況。
對于這樣的孩子,我們應該盡量在放松的環境下讓他入睡,固定一個就寢時間,留出睡前10-30分鐘的就寢準備。
不用摟抱和搖晃的方式讓孩子入睡,不要吃任何刺激性的食物。盡量和孩子同睡。堅持這樣做后,孩子一定會有所改善。
睡眠的重要性我們每個人都知道。俗話說:睡一個好覺,勝過吃補藥。希望我們都能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獲得高質量的睡眠。
好了,今天的學習就到這了。如果您喜歡我的文章,別忘了點贊加關注。
讓我們一起早點睡覺,希望您有個好夢!晚安!
金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