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愛長在石縫中,比冬蟲夏草難采挖,1天只挖幾斤,25元1斤:不算貴入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秋季都很快,過完夏季匆匆忙忙進入秋季,馬上就要迎來寒冬了。而在這個時候,秋收基本已經告一段落了。有些山區的老農民,就會趁著空閑去山里采
愛長在石縫中,比冬蟲夏草難采挖,1天只挖幾斤,25元1斤:不算貴
入秋已經有一段時間了,現在國內大部分地區的秋季都很快,過完夏季匆匆忙忙進入秋季,馬上就要迎來寒冬了。
而在這個時候,秋收基本已經告一段落了。有些山區的老農民,就會趁著空閑去山里采挖一些野果、野菜拿到集市賣,從而換點生活費。
而在南方很多的山區里面,倒是真藏有不少“值錢貨”。特別是秋季正是“貼秋膘”時,很多人愛購買山貨來煲湯喝。像五指毛桃、牛蒡、刺莧菜根等等,都是不錯的煲湯好食材。
其實還有一種野貨,這個時候也正是采挖的好時節。但是這種野貨生長環境特殊,愛生長在石頭縫隙中,采挖它的難度不亞于冬蟲夏草。在過去它滿山都是,被農民采挖來當充饑糧吃。
如今卻很少見了,一天也就采挖幾斤,在市場上賣到25元一斤,而很多識貨的人都說不算貴。
它就是俗稱的“野山藥”,你們還記得嗎?
野山藥的簡介
對于山藥,這可是我國家喻戶曉的一種蔬菜了,現在市場上更是一年四季都有山藥銷售,很多人也經常購買它來煲湯喝。
但是對于野山藥,如今可是一個“稀罕貨”,因為野生的已經很難見到了,在市場上更是難得碰到。就算是有人挖它來賣,根本不用去市場,都是直接到家里來購買了。
野山藥,顧名思義就是山里面野生狀態的“山藥”,這是和農民種植的山藥相對的,可以說野山藥也是菜市場所見到山藥的“祖先”。
野山藥在民間也叫它穿龍薯蕷、土山藥、小山藥等,它也是薯蕷科、薯蕷屬的一種多年生纏繞草質藤本植物。
它和我們種植的山藥,在形態方面也沒有太大的區別。這種植物的生命力很強,對生長的環境也不怎么挑剔,既能耐貧瘠,也能耐干旱,甚至有較強的耐寒能力。
在過去山林里面的野山藥還是非常多的,它多生長在山坡林地,灌木叢、河溝邊,甚至在路邊也能見到不少。
可是近些年因為很多農民一到秋季后,就大量到山里去采挖野山藥。所以現在野生的山藥已經十分罕見了。
僅在一些巖石堆附近才有少量分布了,因為這些地方所生在的野山藥,多數長在石頭縫隙里面,采挖難度極大,所以很少有人去采挖。
也就給人造成一種假象,這些野山藥愛生長在石頭縫隙中,其實這也是山藥們為了生存,不得已而為之。
曾是救命糧,如今25元一斤
對于山區一些上了年紀的老人來說,以前應該沒少采挖野山藥。當時基本沒有人種植山藥,但是去山里采挖野山藥。
不過當時山里面的野山藥是真的多,一天運氣好能采挖數十斤。而且在當時的食物本來就不太充足,所采挖回來的野山藥都是舍不得賣的,當時就是用它來當飯吃的,即便是天天吃也不會膩。
所以老輩人,見到野山藥都是很有感情的,并且還親切地稱它為“救命糧”。
但是現在野生山藥,卻極為罕見了。一方面是前期很多人到處采挖、破壞所致,另外一方面是這種植物的生長很緩慢。野山藥不同種植的山藥,它們的生長環境更為惡劣,也沒有人施肥、噴灑農藥,都是靠自然生長的。
而且現在好些野山藥都是生長在巖石堆中,深入到石頭的縫隙中。并且都要深入到地下兩三米處,所以往往都要四五年才能長到大拇指這么大。
另外這些野山藥,非常的細長,采挖起來難度極大。特別是在秋冬季以后,當山藥的葉子掉落、干枯了以后,尋找起來也麻煩,更是如同大海撈針一樣,而且就算是找到了,也要順著葉子才能尋找到埋在土里面的山藥。
而且在采挖的時候,因為野生山藥多數是生長地下數米深,還有很多深入到了石頭縫隙中,它的莖干又很細小,所以采挖時很容易斷掉,這也是為什么野生的山藥,幾乎見不到一根完整的。
就算是一個經驗豐富的人,現在一天也就能采挖到幾斤的野山藥了。并且還非常的辛苦,這可不比干農活輕松多少。
很多干過的人都說,采挖野山藥比采挖冬蟲夏草更難,可是價格卻要相差懸殊。
也是因為如此,現在去山里采挖山藥的人不多了,即便是在市場上野山藥能賣到25元一斤,識貨的人都說不算貴,這就是原因所在。
野山藥的價值參考
當然了,野山藥的價值不光是在于稀有、采挖的難度大。關鍵的一點在于它的營養很豐富。
大家都知道,山藥是很有營養的煲湯食材,這也是很多人經常購買的原因。而野山藥自然生長,年數更長,營養價值遠甚于種植的山藥。
野山藥有著非常豐富的營養,其中所含有的黏蛋白是山藥的數倍,而營養價值也高數倍。它既能當蔬菜食用,還有健脾胃、助消化、益肺止咳、延年益壽的作用,自古以來就是很好的營養滋補品。
而吃過野山藥的朋友們,也很清楚,它就是它的口感也要比山藥更佳:口感好,食味佳,也是多數人喜食的上好菜肴。
結束語
如今又到了野山藥采挖的季節了,相信不少地區的農民已經進山去采挖了。畢竟這是應季的特產,再過一段時間,葉子全部掉了,尋找起來難度更大了,也就不好采挖了。
但還是要提醒一下大家,現在野生山藥已經十分罕見了,如果大家在山里遇到了,可不要大株小株的全部都給采挖了。正所謂“留得青山在,不愁沒柴燒”,留著一些這樣才能每年都能源源不斷。
圖片來源網絡,侵權可刪除!
何原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