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健康的相關文章,讓覓健陪您一起關愛健康資訊~新春佳節,這種水果幾乎家家戶戶必備,走親訪友時也會拎著一大袋。而且它還有著“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它就是人見人愛的砂糖橘!砂糖橘似乎有一種魔力,別看它小小的一
閱讀前請點擊“關注”,每天都會定時發送健康的相關文章,讓覓健陪您一起關愛健康資訊~
新春佳節,這種水果幾乎家家戶戶必備,走親訪友時也會拎著一大袋。而且它還有著“大吉大利”的美好寓意,它就是人見人愛的砂糖橘!
砂糖橘似乎有一種魔力,別看它小小的一個,但因為皮超好剝,而且甘甜多汁,一旦吃了第一個,就根本停不下來。最近,就出現了這么一條#沒有一袋砂糖橘能過夜#的熱搜,看來沒有多少人能抵擋得了砂糖橘的誘惑。
圖片來源:微博截圖
但是,有覓友就會擔心,砂糖橘作為西柚的“親戚”,可以吃嗎?會和西柚一樣,出現不良反應嗎?今天科普君就給大家來解解惑。
01
腫瘤患者為什么不能吃西柚?
2012年11月26日,《CMAJ》上的一篇論文就指出,某些藥物(包括靶向藥)與西柚汁同時服用,會引發較多不良反應,嚴重的甚至會引起猝死等。于是,該研究的研究人員建議,在服用某些藥物時,一定要避免飲用西柚汁,同時也要避免進食西柚等柑橘類水果。
這是因為,西柚等柑橘類水果中,含有呋喃香豆素及其化合物這一類物質。這類物質對人體本身無害,但是如果與藥物(如靶向藥)同服,則會與藥物發生反應,影響藥物代謝,從而增強藥物的毒副作用,引起機體發生不良反應。
因此,覓友們在服用藥物期間,一定要避免食用西柚、西柚汁以及含有西柚成分的飲料。
但是,春節期間一口一個停不下來的砂糖橘,呋喃香豆素含量并不多,覓友們可以放心吃,但是也不能吃太多!
02
砂糖橘雖好,可不能貪多哦
砂糖橘的營養價值較高,富含維生素C、類胡蘿卜素和纖維素等,同時其鈣、磷、鎂等的含量也較高。
有許多研究表明[2, 3],比起不常吃柑橘類水果的人,多吃的話,其患癌風險會降低,這可能是因為柑橘類水果中的營養物質具有協同抗癌效應,而維生素C則可能是其中的“抗癌明星”。科普君之前給大家講過,維生素C還有延緩靶向耐藥的潛力,感興趣的覓友可以回顧一下這篇舊文:厲害了!維生素C不僅能抗癌,還能延緩靶向藥耐藥
因此,覓友們吃砂糖橘實際上是有利于抗癌的,不過,砂糖橘再好也不能多吃,因為它有兩個非常明顯的缺點:
1、含糖量高
我們常聽說砂糖橘吃多了容易上火,其實這種“上火”可能是糖在作祟。砂糖橘含糖量大概在11%,因此吃一斤的砂糖橘,就相當于吃了55克左右的糖,而且都是果糖。而我國膳食指南建議[4],每天攝入的添加糖應該控制在50克以下。所以,這一斤砂糖橘看著可能沒多少,但是一不小心就會讓糖分攝入超標。
有研究認為[5],糖跟癌癥的發生發展等息息相關,糖攝入量越高,患癌的風險也會相應增加。不過,砂糖橘中的果糖因為是跟其他成分,如水和其他營養物質一起吃進去的,可能比起純的砂糖橘果汁的危害要低一些。
另外,生活中飲料、甜品、糕點等食物中添加糖的含量也較高,各位覓友們在新春佳節也要適當控制這些食物的攝入。
2、胡蘿卜素含量較高
砂糖橘吃多了還容易變成“小黃人”。這是因為,如果吃了太多的砂糖橘,血液中的胡蘿卜素就會過多,雖然其危害不大,但是因為血液中的胡蘿卜素來不及代謝掉,因此皮膚會變黃,醫學上稱這種情況為“高胡蘿卜素血癥”[6]。
因為“高胡蘿卜素血癥”嚴重時會讓全身皮膚變黃,這可能會讓不少覓友擔心,誤以為出現了藥物的副作用,或者是身體出了什么問題。如果有全身皮膚變黃的情況,可以先回憶一下,是否吃了很多砂糖橘,或者是其他胡蘿卜素含量較高的食物,如胡蘿卜、紅薯等。如果不是,則要懷疑是否出現黃疸等情況了,此時要及時醫。
大
吉
大
利
總而言之,雖然砂糖橘是西柚的“親戚”,但它卻沒有西柚的威力,覓友們可以放心大膽地去吃。只不過,因為砂糖橘具有兩大缺點,所以也不能多吃。如果覓友們喜歡吃砂糖橘,春節期間閑來無事,一吃卻停不下來,那每次可以少買一點。
祝愿覓友們虎年虎虎生威、大吉大利!
參考文獻:
[1]Bailey DG, Dresser G, Arnold JM. Grapefruit-medication interactions: forbidden fruit or avoidable consequences?. CMAJ. 2013;185(4):309-316.
[2]Wang J, Gao J, Xu HL, et al. Citrus fruit intake and lung cancer risk: A meta-analysis of observational studies. Pharmacol Res. 2021;166:105430.
[3]Cirmi S, Navarra M, Woodside JV, Cantwell MM. Citrus fruits intake and oral cancer risk: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Pharmacol Res. 2018;133:187-194.
[4]中國營養學會組織.中國居民膳食指南科學研究報告(2021).國家衛生健康委.http://dg.cnsoc.org/article/04/t8jgjBCmQnW8uscC_OLLfA.html
[5]Debras C, Chazelas E, Srour B, et al. Total and added sugar intakes, sugar types, and cancer risk: results from the prospective NutriNet-Santé cohort. Am J Clin Nutr. 2020;112(5):1267-1279.
[6]Johnson EJ. The role of carotenoids in human health. Nutr Clin Care. 2002;5(2):56-65.
作者: 覓健科普君
責任編輯:覓健科普君
封面圖片來源:攝圖網
陳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