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農民老鐵們大家好,今天是4月28日,東北玉米市場價格強勢,深加工企業一波又一波的漲價收糧,同時中糧的價格支撐,讓大家都感受到,如果玉米價格不再漲一漲,或者說不再大漲幾波,都對不住貿易商和農戶對于糧價上漲的期待,市場熱情來了,漲價的腳步誰都擋
農民老鐵們大家好,今天是4月28日,東北玉米市場價格強勢,深加工企業一波又一波的漲價收糧,同時中糧的價格支撐,讓大家都感受到,如果玉米價格不再漲一漲,或者說不再大漲幾波,都對不住貿易商和農戶對于糧價上漲的期待,市場熱情來了,漲價的腳步誰都擋不住?
4月28日全國玉米價格
通遼梅花:一等、二等玉米價格(干、潮同價),2790元/噸(赤霉<30),2760元/噸(30≤赤霉<60),2740元/噸(60≤赤霉<100),2720元/噸(100≤赤霉<200),2620元/噸(赤霉≥200)。漲30元。
大連象嶼山東莒南玉皇庫:華北玉米,水分14.5、霉變3,價格2830元/噸。
濰坊盛泰藥業:1.432元/斤,落3厘。
日照金禾博源:1.45元/斤,落1分 。
山東福洋生物淀粉:1.415元/斤(含稅價),和洋公司院內1.425元/斤(含稅價,要求水份≤14)收購標準不變。漲5厘。
河南孟州華興酒精:1.45元/斤,漲五厘。
河南鑫河陽漢永酒精:1.445元/斤。
當下東北玉米市場又到了沒有便宜玉米的時間段,反正誰家想買便宜的玉米,不好意思,沒有人賣給你,而北港當下的情況是,你說多吧,送糧的車輛不算多,你說少吧,收糧的主體還很多,大多數都是集港糧,正兒八經的賣糧的很少,表面年都看著玉米漲價,但實質漲起來已經沒有動力,說明了什么?
前幾天南方企業的一波采購,貿易商不僅要價高而且糧質還不好,寧可硬著頭皮花高價買毒素好的優質糧,也不會要糧質不好的玉米,但貿易商心氣兒高啊,就是不賣。現在采購完了,朋友圈又全部都是賣糧的,說明了什么?
種種現象都說明了當前貿易商的心態比較“豪橫”,而且還出現了很多人又高位接盤的現象,存糧的成本已經在2700元/噸以上了,而“豪橫”的本質是大家都看好后期的行情,否則現在手中的糧已經有了利潤為什么還不賣?
最近幾天中儲糧拍賣玉米成交率也在升高,市場出現了需求增加的跡象。
4月26日,山西分公司,計劃數量,4695噸噸,實際成交3500噸,成交率75%。
4月26日,黑龍江分公司一次性,計劃數量,22100噸,實際成交22100噸,成交率100%。
4月26日,進口玉米及整理物(非轉基因)競價銷售結果,計劃數量,580噸,成交率100%。
黑龍江是玉米的主產區,拍賣玉米都出現全部成交的狀況,可見收購企業和貿易商對玉米的熱情有多高。
隨著東北地區的物流放開后,遼寧港口的車輛會一天比一天增加,港口的壓力也會越來越大。
基層農民手中的自然干玉米已經出現了倒水現象,全都是12~13個水分的糧,如果再不及時賣糧,價格上自然會受到損失,所以小編建議農民兄弟趁著現在價格好,該賣糧的該賣糧吧。現在糧商都在搶糧,如果價格平穩后,想要挑高價再賣糧就會難受了。(個人意見,僅供參考)
“突發事件”改變了市場的走勢
現在東北各個地區就跟打地鼠一樣,這里剛剛好一些,那里又冒出來,那里好點了,其它地方又冒出來了,真是“防不勝防”,所以整個行情都被改變,特別是糙米的拍賣和使用。
現在黑龍江的糙米大部分停產,能生產的還運不出去,東北地區的飼料廠全部都下了訂單,但現在訂單上不來,所以只能硬著頭皮使用玉米,也導致了東北玉米價格的上漲。如果物流能流通以后,那么第一時間受到影響的就是東北的飼料企業,他們會大量地使用糙米,放棄使用玉米。
同時象嶼集團一直都在賣糧,一直在走貨,而且賣出去了很多,雖然他們賣糧的價格很高,這也很正常,人家收糧的成本本身就比普通的糧商高,而且質量很好,所以后期的玉米價格會越來越“撲朔迷離”。
進口玉米來了
2022年3月我國從緬甸進口玉米16408噸,同比增640%;2022年1-3月累計進口量達到39027噸。此外大麥、高粱和小麥等谷物的進口也在繼續加速。據統計,2022年1-3月份我國累計進口小麥約305萬噸,同比增加4.6%;累計進口大麥約172萬噸,同比減少27.7%;累計進口高粱量為259萬噸,同比增加26.9%。
由于俄烏持續沖突對烏克蘭玉米出口,造成較大影響,我國玉米進口格局也將出現明顯的變化,未來我國從烏克蘭進口的玉米數量將呈下降趨勢,而轉向采購美國玉米的趨勢價位明顯。僅4月就出現了3筆對美玉米采購破百萬噸的大訂單,預計后期對美國玉米采購力度還會加大。當前美國玉米價格處于高位,加之全球供應偏緊張糧價整體上行,預計玉米進口成本增長的態勢在短期內難以改善。
嘴硬不如錢包硬,再好的行情也不會耽誤有人賠錢,因為達到最高價的時間都是轉瞬即逝的,而且有時候都是泡沫。當市場的行情和情緒都高漲的時候,危險也悄然而至,警惕高處不勝寒。
馬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