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點擊上方,關注三聯生活周刊!2019年春節前后,遼東灣的100只斑海豹幼崽被盜往50余公里外、地處大連市區北部的虎頭村。官方公布的視頻顯示,被抓的幼崽擠在大棚的水泥地上,不停地哀號,旁邊雖然放著魚塊,但它們還不會吃。警察趕到時,已有29只
↑點擊上方,關注三聯生活周刊!
2019年春節前后,遼東灣的100只斑海豹幼崽被盜往50余公里外、地處大連市區北部的虎頭村。官方公布的視頻顯示,被抓的幼崽擠在大棚的水泥地上,不停地哀號,旁邊雖然放著魚塊,但它們還不會吃。警察趕到時,已有29只死亡。剩下71只活體幼崽經搶救后,又有10只因過度虛弱死亡。
虎頭村地處內陸,盜獵者暫養幼崽于此,伺機賣給各地的水族館。漁民曾向媒體表示,“一只斑海豹幼崽的價格從6萬元到8萬元不等,出海一次就能獲利十幾萬元”。
但凡家長帶孩子到過中國的水族館,就一定見過全身渾圓的斑海豹。它們看起來像是沒有耳朵、圓腦袋上幾乎只有一雙烏亮的眼睛、表皮上仿佛印著水墨斑點,像肉條一樣潛在水中仰泳。然而在水族館的興建需求下,日益膨脹的利益黑洞卻將盜獵者吸入其中。
斑海豹是中國海域唯一能繁殖的鰭足類動物,目前它們的數量預計不足2000只。今年年初的100只幼崽被盜,對于三五歲之后才能成熟、懷胎十月、一年只產一仔的斑海豹而言,超過五分之一的新生種群受到了傷害。人們經常在水族館見到的斑海豹,正面臨空前危機。
文 | 劉暢
攝影 | 于楚眾
誰在盜獵斑海豹?
據警方通報,目前共有12名盜獵者,其中8名主犯是來自長興島的漁民。從今年1月中下旬開始,他們多次從長興島出發,前往遼東灣北部——斑海豹的出生地,盜獵海豹幼崽。全球8個主要斑海豹繁殖地中,最南端的遼東灣繁殖地是中國境內唯一的一處。
“那正是冬天最冷的時候,海上的冰排最厚。”一位參與此次斑海豹幼崽救護的人士向本刊透露,每年一二月海冰最瓷實,斑海豹在這時將幼崽產在十幾公里的冰排上,“它們會遠離人類,不會距岸邊太近,但由于海冰比普通的冰脆弱,它們也不會停在海中間,一般會選擇冰排的中間位置。衛星云圖顯示,往年海上的冰面能占據遼東灣的一半還多,但今年春節前后最冷的時候,只有遼東灣東北部的一角凍住了。斑海豹能夠產仔的區域很集中,給了偷獵的人便利。但偷獵100只聞所未聞”。
“偷獵的人都是慣犯,天擦黑之后才出海,一出就是好幾天?!碑數貪O民告訴本刊,“他們的船也是帶屋子的普通漁船,有20多米長,只是船頭為了‘破冰’,蓋了一層鐵皮。他們沿著海面的冰縫,開到冰排附近蹲守?!?/p>
長興島的漁民正在編網,準備出航
相關知情人士向本刊介紹,因為幼崽身上有絨毛,幾乎不能下水,即使下了水也沒有力量躥回冰面上,所以它們會在冰面上待半個月左右。在這期間,父母雙方或母親會與它們待在一起。成年海豹下海捕食,幼崽喝奶、等待褪毛。“如果船一直往冰面靠,成年海豹出于自保就會逃掉。而在冰面上,幼崽既沒有行動能力,也沒有反抗的爪牙?!?/strong>
海邊漁民稱,盜獵者抓幼崽時,一旁的成年海豹即使沒有跳水逃走,也只會向人號叫、齜牙,“就像人類社會里,當著母親的面把孩子搶走”。
出事后,長興島的漁民被問起斑海豹時滔滔不絕,但說到盜獵斑海豹的案子,大多諱莫如深?;ハ嗔奶鞎r說被抓的人中有好心給幼崽喂食的老人,轉向記者卻說:“那些都是黑社會,我們平時才不敢去招惹。”待進一步追問“怎么知道是黑社會”,他們又答道:“也不能說是黑社會,都是跟我們一樣窮苦的漁民。”
漁民與盜獵者都是靠海為生,捕魚的作息卻完全相反。盜獵者晝伏夜出,一般的漁船則是早上出發,到附近十幾公里的海域捕撈,下午便靠岸,將一天的收獲賣光。
“30多年前有上千條船,目前只有三四十條,現在出海就是賭博?!蹦杲椎膭⒂鹗菫閿挡欢嗳栽趫允氐臐O民之一,他從18歲出海,現今落得一身腰酸背痛、見風流淚的毛病,“我去年一年也就掙個五六萬,盜獵船船頭加的鐵皮得六七萬,我想都不敢想?!?/p>
本地漁民基本與他年齡相仿,最大一位年近七十,三四十歲的漁民寥寥無幾。他們的家都已不在海邊,船工也換成了外鄉人?!八睦锇肃l,數長興島的人最有錢。”船工有黑龍江人,也有來自河南、內蒙古的,他們告訴本刊記者,因長興島近些年興建工業港,漁村搬遷,已有許多當地村民住進樓房,拿到拆遷款,過上了衣食無憂的生活。如果不是日子窮,受苦出海,甚至冬天冒險到冰排上抓海豹,著實劃不來。
然而在40年前,見到海豹乃至抓住海豹和它們的幼崽,并不是一件需要冒風險的事。
“我小時候都抓過。海冰上就能看見海豹,我們把幼崽抓回來養在豬圈里玩兒,跟養狗似的。但畢竟是海里的動物,養不了一個月就死了?!绷硪晃辉诼庙樋诘睦蠞O民邢波告訴本刊,遼東灣北邊的遼河入海口冬天先結冰,一點點往海里漂,再加上海面上結的冰,以前的海冰能有一人多高。而那時雪也大,陸地和海冰都被白色覆蓋,有人在山腳下見過分不清路的海豹幼崽。“那會兒一出海,就能看見成群的海豹分散在浮冰和礁石上。有時海豹突然在漁船前露頭,還能嚇人一跳?!?/p>
斑海豹隨處可見的場景,本該是長興島和旅順口沿岸的常態。“上世紀30年代,根據當時的捕捉記錄推算,那時這里的斑海豹約有7000多只。”一位知情人士向本刊介紹,雖然營口、盤錦那里是斑海豹繁殖地,但周邊全是數公里的海上冰原,而當北風將海上的浮冰往南吹,長興島像攔住海流的一個“斗兒”,冰上的斑海豹正好漂到長興島和南邊的旅順口。它們在冰上產仔后,等幼崽褪了毛,就帶著幼崽到魚類豐富的遼河入海口、長興島周邊乃至山東威海附近的礁石群捕魚,5月之后游出遼東灣,最遠到達韓國的白翎海,10月再游回來。
它們究竟是一夫一妻還是一夫多妻、有多少小群體、愛吃什么魚,漁民們大多對此并不清楚,他們對斑海豹的認識,只是吃。
邢波告訴本刊,上世紀80年代前,因為生活困難,漁民用斑海豹身上的肥肉燉酸菜。同時又始終有用海豹生殖器制成的藥材“海狗鞭”,用于“以形補形”。但海豹每小時能游20公里,突出的嘴里牙齒鋒利,即使鉆到漁民的網里,也能把網咬個洞逃走,只能在冰上抓捕。那時旅順成群結隊捕海豹。十幾艘船帶著槍,一個冬天能打上百頭。
多方因素作用下,斑海豹種群在70年代末,銳減到2000只以下。1982年斑海豹被列入國家保護動物,次年被遼寧列入省級保護動物,禁止捕獵,5年后又被列入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斑海豹及其產品的收購、出售,必須經過省級政府審批;1992年又建立67.2萬公頃的大連自然保護區,5年后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90年代初斑海豹恢復到4500只左右。
但好景不長,目前遼東灣的斑海豹又較20年前消失了大半。環境污染是主因。“海洋現在污染到什么程度?人得癌癥,海洋動物也都得了癌癥!”平均100公斤重的斑海豹每天要吃掉自身體重十分之一的魚,斑海豹逐漸斷了“口糧”。皮尤基金會(PEW)海洋保育學者溫波是土生土長的大連人,他見到家鄉受污染痛心疾首?!霸礁叩鹊膭游?,身體聚集環境中的毒素越多。雖然斑海豹是遼東灣生態的指示性動物,但它們實在‘皮實’。仍有不到2000只已是奇跡。”
水族館:暴利傳送帶
溫波從小便對環境保護感興趣,上世紀90年代在大學里看到綠色和平組織關注海豹,也注意起身邊的斑海豹。他告訴本刊,上世紀90年代,大連學習香港的海洋館,又“近水樓臺先得月”,是內地最早有海洋館、展示斑海豹的城市。身處斑海豹自然保護區所在的城市,當地海洋館還有救助斑海豹的功能,斑海豹的量多,也能在海洋館里繁育。
除大連之外,其他地區的海洋館雖然每家需要的斑海豹從三五只到十只不等,但總量巨大。不算野生動物園,目前我國水族館已有200多家,數量世界第一。而行業數據顯示,僅2014年至2016年,水族館增加的數量超過以往27年的總和,當下正是暴漲的時期?!昂1c海獅、海豚、白鯨、偽虎鯨甚至虎鯨,是極地館的‘標配’?!痹谝患液Q箴^工作的朱忱說。
“我見過海豹表演頂球。中國訓練動物表演基本是填鴨式的?!奔幢愠姓J水族館滿足人類對動物的好奇心無可厚非,朱忱在經歷相關工作后仍一直致力于抵制海洋館。他告訴本刊,國外也會訓練野生動物,但大多是鼓勵的形式,從動物一歲左右開始循序漸進地訓練,每當動物有所進步就會停止,始終保持動物的積極性,至少要訓練一年。“中國則普遍信奉‘不打不成才’,以懲罰和高強度的饑餓為主。出現問題就先打后餓,每次訓練少則半小時,長則一小時,一天得訓練三五次,三個月就要動物能上臺表演。”
但相比胸鰭更大、體形更大的海獅,斑海豹先天表演條件不足,更適合讓游客投喂。過去北方的酒店大堂里,都能見到養斑海豹的池子。常見的情形是,三五只海豹擠在十幾平方米的池子里,不到一米的水深無法滿足它們潛水的需要,而水池若清理不及時,海豹便被圍困在了自己的排泄物中。
“為了讓海豹吃游客喂的食,海豹一直處于饑餓的狀態。喂海豹的帶魚用一把生銹的菜刀,直接在地上切,游客則夾著這些魚塊像釣魚一樣逗海豹。看著海豹很可憐不說,夾子很容易傷到海豹的眼睛?!敝斐涝谡{查水族館時發現,因長時間強光刺激,近一半的斑海豹會逐漸因白內障失明。烏亮的眼睛,變成渾濁的白色。
從需求一端來看,除了因為由住建部門負責海洋館的建設、由農業部門負責海洋館中的生物,二者會產生齟齬外,《水生動物馴養繁殖許可證》是關鍵。即使證件認定的流程沒有問題,《許可證》也只對應海豹的數量,并不能確認海豹的身份。一位環保志愿者向本刊透露:“如果海洋館的海豹死了,又弄來同樣數量的海豹,根本查不出來。”
一種杜絕偷梁換柱的方法是給海豹做基因檢測,海豹的確切身分和親屬關系都能確認。但因為斑海豹的基因樣品有限,難以確定關鍵的基因點位,這種在人身上很成熟的技術卻對斑海豹無能為力。中斷通往水族館的傳送帶,目前不得不回到供給的源頭。
“當年把斑海豹自然保護區設在長興島沿岸及周邊海域,就是因為這里雖然不是繁殖地,卻一直有捕獵的傳統?!笨雌饋恚坪踔恍枰刂谱H有5萬人口的長興島,乃至零星的偷獵漁民。但知情人士稱,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的十幾名工作人員要巡邏90余萬公頃的區域,難免有漏網之魚?!?015年春節時破過一起盜獵十余只斑海豹幼崽的案子,警察在路上巡邏時,看到有車往過節時無人問津的地方開,覺得形跡可疑,攔下后看到后備廂里的幼崽。能夠半路攔截的情況,基本都如此?!?/p>
而在海上,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巡邏時屢遇困境。相關知情人士說,鐵質大船不能進入5米以下的海域,發動機和船身碰到冰也會被刮壞,且聲音巨大;而如果用無人機巡航,海上天冷風大,飛行時間非常短;若像盜獵者一樣用漁船,又太過危險。
最根本的解決之道仍是漁民自身的意識。“這里的漁民覺得‘海狗’(斑海豹幼崽)隨處都有。盜獵被判刑雖會起到震懾作用,他們卻不懂背后的原因。即使斑海豹的盜獵行為遏制住了,也保不齊不會捕殺其他的珍稀動物?!睖夭ㄈ温氝^綠色和平組織、太平洋基金會,他發現中國權威的斑海豹專著寫于1990年且并不易讀,而國外有大量自然科學歷史的大眾讀物,海豹的周邊及其背后生態的知識,廣為大眾接受和喜愛。
當地政府和環保組織也意識到尋找熱愛斑海豹的當地漁民、樹立典型的重要性。他們發現,在距長興島不遠的虎皮島上,因該島的承包人專門為斑海豹留出區域覓食,100余只海豹已常年定居在附近的礁石上。
在此次盜竊案中死里逃生的斑海豹幼崽的命運又將如何?它們的絨毛已經褪得差不多了,將被救護人員擇期放歸大海,卻不知來年會游向何方。
(劉羽、邢波、朱忱為化名,實習生王雯清對本文亦有貢獻。本文原載于《三聯生活周刊》2019年第11期,有刪改。)
新刊,點擊下方商品卡即可購買
馬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