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艾小貝愛教育任何人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蘇霍姆林斯基2021高考步入了一個要畫上句號的階段,2021屆考生都知道了自身的錄取結果,都知道自己考上了什么大學,有的考生早早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有的考生的錄取通知書還在趕來的路上
文/艾小貝愛教育
任何人不能教育自己,也就不能教育別人。—蘇霍姆林斯基
2021高考步入了一個要畫上句號的階段,2021屆考生都知道了自身的錄取結果,都知道自己考上了什么大學,有的考生早早已經收到了錄取通知書。
有的考生的錄取通知書還在趕來的路上,在等到開學的時間一到,考生都得要帶著錄取通知書書去報到了,然后就要進入到大學階段的學習,從一名高中生成長為一名成年以上的大學生。
到了大學階段學生都要經歷離開家,要開啟大學宿舍生活的模式了,同時進入大學之后,家長給學生的生活費方式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在大學之前,家長基本上都是每天給學生零花錢。
到了大學后,如果還是按天給的話,就會有些不方便了,大多家長都是選擇按月來給的,每個月都會給學生打生活費,大學生的生活費被分成了不同的等級。
下面就帶大家了解一下,大學生生活費的不同等級
有不少大學生都覺得1200元以下真的是不夠花,是屬于貧窮的水平,如果想要撐滿一個月的話,那就只能老老實實地在學校吃食堂了。
肯定是沒有點外賣,或者和同學一起出去改善一下伙食的機會,要不應該是很難堅持到月底的,就算是在食堂吃的話,應該也是不太敢吃好一點的,估計只能吃既經濟有實惠的份飯了。
1500—2000元是屬于小康水平,和1200元相比完全是提高了一個檔次,手頭不會那么拮據了,還是能夠消費起自己想吃的一些東西,也能夠有和同學一起出去吃的底氣。
和前2個等級相比的話,2000—2500元完全是屬于富裕水平的了,這一個月的學習生活會過得相對滋潤,想在學校食堂吃就吃,如果不想吃就出去吃,到周末的時候還可以和同學去逛超市,買自己想吃的和要用的。
一個月生活費1200元有多窮?大學生真實開銷曝出
1200元成為不少大學生生活費的分界點,有不少家長都是選擇一個月給學生1200元的,但是否真的夠花呢?那就得聽聽大學生怎么說了,大學生都普遍反映不夠花,還提出了大學生生活費1200元有多窮的話題?
從大學生真實開銷曝出的情況來看,好像是有些不太夠用的,一天三餐、水果、飲料和零食的開銷加在一起需要45元,如果一整個月的話就需要1350元。
如果每天按照這一水平來消費的話,連一個月的飯錢都不夠,這還沒有算和同學出去聚餐、買衣服、鞋、日用品和電話費等其他方面的開銷。
打聽完別的同學一個月生活費情況大多都有一種真是對比后傷害不小的感覺,有的是家長給了生活費那這一個月在學校期間的花銷都要自己負責,有的是光飯錢就1000元,像衣服、鞋子和飯卡等剩下的花銷都是家長給報銷的。
解析
家長給學生生活費的時候,還是要多方面來進行考慮的,少了是真不夠用,那學生就只好還沒到月底呢,就得又跟家長伸手求助了。
要不連吃飯的錢可能就拿不出來了,不過為了避免出現月中就把生活費花光的問題,學生在生活費的使用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
學生在使用生活費的時候需要注意些什么?
降低物欲,避免攀比
不要有那么大的虛榮心,不能看同學買了一件衣服或者一個包,自己也得要買同款,如果學生在使用生活費的時候能夠降低物欲,避免攀比。
那就不會覺得那么不夠用了,對于網購的次數也能進行一定控制的話,也就不容易出現花超的情況了。
合理安排好生活費的使用,養成記賬的習慣
為了避免出現還沒到月底,手頭就花光的情況,學生一定要合理安排好對于生活費的使用,能養成記賬的習慣就更好了。
這樣在自己花得有點過的情況下,就可以及時地進行調整,要不在別的同學還有錢吃肉的時候,自己就要躲在寢室里面吃泡面了,甚至關于是買桶裝的還是袋裝的也要糾結一下。
學哥看法:
一個月的生活費多少,會直接決定學生在大學期間的生活質量水平,生活費沒有那么充裕的話,那就得處處節省了,要不到月底是真的沒錢了,而且吃的也不會很好。
如果不想月底就花空,在平常的時候,也不能太大手大腳的,要安排好生活費的使用情況,這和學生的自控力也是有關的。
自控力差的學生就容易出現亂花的情況,而且是給多少花多少,自控力強的家長肯定是不用操心了。
今日互動:
大家覺得大學生一個月生活費1200元夠嗎?
(以上圖片來源網絡,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金陽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