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似乎是從沃柑開始,大家就進入到了一種對于新品種的狂熱狀態,只要是新出的品種,就會拋出一連串的問題——品質怎么樣?好不好種?能賣多少錢?我們那里適不適合種?……最近,天天學農邀請了中柑所品種資源研究室的江東副主任,錄制了課程《明日見,會是下一
似乎是從沃柑開始,大家就進入到了一種對于新品種的狂熱狀態,只要是新出的品種,就會拋出一連串的問題——品質怎么樣?好不好種?能賣多少錢?我們那里適不適合種?……
最近,天天學農邀請了中柑所品種資源研究室的江東副主任,錄制了課程《明日見,會是下一個沃柑嗎?》,里面就詳細給大家講解了時興品種明日見的情況。
這個課程已經更新完了,學農君先給大家透露一些大家關心的內容,想要了解更多的,可以直接買課去聽聽哈!
“天價”明日見
說到明日見,其實對柑橘比較熟悉的朋友應該都有所了解,它是春見(耙耙柑)的親兒子,而且很爭氣的是,它身上少了一些春見身上的毛病,不管對于種植物還是消費者來說,這都是極為誘人的。
有多誘人?去年五月份的時候,網上就有傳聞說“明日見枝條10000塊錢一斤”。聽說去年最開始的時候明日見定價在3000元左右,后來因為買的人太多了,所以價格才一路飆升。
價格很高,為什么呢?其實主要還是“聽說”口感要比耙耙柑好,但是要問誰嘗過,基本上沒有人嘗過,如果一定要打個比方,那就是“比金秋砂糖橘還要金秋砂糖橘”。
春見“親兒子”
那么,除了“聽說”的口感,明日見為什么能賣那么高?學農君認為,這還是因為耙耙柑。前面說過了,明日見是耙耙柑和興津46號雜交培育出來的,“子憑父貴”就是另一個原因。
其實,在2011年明日見剛引進國內的時候,很多人都把它視為可以取代耙耙柑的優良品種。
耙耙柑大家也比較熟悉了,它優點很多,但耙耙柑一直有兩個硬傷——一個是它果皮軟(很不利于運輸);另一個是它種植面積有限(所以大部分都是種在四川),這樣就從根本上限制了它的種植規模。
作為耙耙柑的親兒子,明日見繼承了耙耙柑的一些優點(如肉質細嫩、少核、化渣);除此之外,它還有所突破,比如糖度更高、果實更硬(易于運輸)、果皮更薄,重點是它“不挑地方”,兩廣、云南等地都可以種。
比春見更優秀的口感,加上適應面積廣、耐運輸等好品質,明日見替代春見其實只是一個時間問題。
說說兩個嚴重的“優點"
那么我們回到大家最關心的一個問題——現在該不該種明日見?學農君先給一個答案——想快人一步的可以種。
但是,目前明日見很多方面的種植技術還沒有成熟,就像江東老師在《明日見,會是下一個沃柑嗎?》課程里面說的,現在還不到大面積推廣明日見的時候,所以大家一定要謹慎再謹慎。
優點也是缺點
為什么這么說?前面學農君也說了,明日見有個優點——皮薄,但這也是它的一個缺點。
種過柑橘的朋友都知道,皮薄的果子都最容易出現裂果。如果果實膨大期出現高溫、干旱的天氣,那基本上很容易“千樹萬樹開口笑”了。
所以,盡管明日見適種范圍很廣,但如果沒有完善的田間管理、灌溉設施,沒有一定的技術支持,江東老師(包括學農君)是不建議大家去種明日見的。
缺乏自覺性
耙耙柑一直有個被大家詬病的缺點——樹勢弱,這一點明日見沒有“遺傳”到,它樹勢很強,強到了根本控制不住的地步……
一般的品種,當枝條長到一定長度以后就會出現自剪,就不再伸長了。但明日見“很不自覺”,它的枝條該長的時候長,該自剪的時候還在長,這就造成了樹勢很容易凌亂。
而且,明日見在枝條伸長的過程中,刺也會跟著一起長,這就意味著明日見也是一個對潰瘍病敏感的品種。
來個總結
因為篇幅原因,學農君不多說了,有興趣可以聽聽江東老師在天天學農開設課程《明日見,會是下一個沃柑嗎?》,里面從來源到種植再到市場都有比較全面的分析,學農君在這里只簡單歸納一下結論。
明日見是個好品種,不管是日本方面還是中柑所的專家,都肯定了它的品質,它取代耙耙柑也只是時間問題。
但是目前明日見的種植技術還不成熟,它對設備的要求也相對比較高,現在進行大面積種植還是會存在很大的風險,想要種不是不行,但是一定要量力而行。
那么什么情況下可以種呢?江老師建議以下兩類朋友可以進行嘗試:
總之,明日見好吃不好種,大家一定要慎種選擇,有什么想知道的,聽一聽江東老師在天天學農開設課程《明日見,會是下一個沃柑嗎?》,相信能解開大家不少疑惑。
這里是天天學農,歡迎關注,獲取更多果蔬種植問題,也可以在下方評論留言!
劉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