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22年3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月)指數報于1727.02點,環比上漲了0.38%;比上年同期的1379.52點上漲25.19%。從年初開始,一月漲跌比縮小、二月總指轉滑,觸底后三月逐漸震蕩步入“小陽春”行情,去年的高位出貨增多,僅依托
2022年3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月)指數報于1727.02點,環比上漲了0.38%;比上年同期的1379.52點上漲25.19%。
從年初開始,一月漲跌比縮小、二月總指轉滑,觸底后三月逐漸震蕩步入“小陽春”行情,去年的高位出貨增多,僅依托小品種給力艱難上升,據指數歷史月指數統計,三月上漲概率比二月繼續增多,8漲2跌,較2月指數,下跌次數減少2次,3月指數下滑年份有2018年、2019年,上漲的有2013年、2014年、2015年、2016年、2017年、2020年、2021、2022年。
上月冷雨寒潮和進口的影響下,部分香料品種和境外野生品種高開,但三月天氣回暖較快,回貨增多,香料前期行情勉強支撐到月末,野生類持續堅挺;寒潮后的太子參等出苗率正常,山茱萸、連翹情況較好,行情轉穩,繼續觀望后期溫變;西北根莖類少人關注,弱市明顯;動物類比較活躍,漲跌不一,籽類青黃不接藥材活躍,草類轉平靜,春產還在繼續,野轉家者轉疲者多,藥食類短期需求下滑,由于根莖類權重較大,指數形成高位著落態勢,等待政策回暖。
1.市場評論
今年三月冷雨寒潮和進口補貨影響不如往年,影響有限,三七、山茱萸、連翹行情較為平穩。
地緣爭斗對國內藥市交易影響不大,但肥料和加工成本或將小幅提高,國家煤電價格逆周期調節,總體價格平穩,成本外顯有限。國外的加息縮表,戰局不停,資本外撤,使得國內藥材投資與資本市場一樣,經濟活躍度看降,加上一季度藥材類出口雙降,消費預期下滑,謹慎觀望。
上漲品種繼續查漏補缺,以小野品種為主,熱炒籽類產新前貨物集中,動物類行情漲落有致,蟬蛻、水蛭、海馬、海螵蛸、桑螵蛸等行情上升,地龍、烏梢蛇、大將軍、全蝎、紅娘蟲、五倍子、蛇蛻等行情不佳;麥芽、谷芽行情因糧食漲價而走高;生長周期長的小產區品種受青睞,行情堅挺,如高良姜、鉤藤,厚樸,但社會庫存較大的川牛膝、三七、重樓除外。
根莖類知母、蒼術、獨活、麥冬、遠志、黃芩、桔梗等春產品種正值產新,藥農和市場積極銷售,隨著貨量增加,走動先快后慢,前期上漲的根莖類地黃、北沙參,生產有望積極,走動越來越慢。
各產地種植土地政策執行逐漸顯現,浙江地區品種上揚,車前子貨物集中,氣勢如虹,覆盆子跟隨規模縮減概念,年后再度上漲30%。西北籽種逐漸上市銷售,行情平穩,未有價格暴漲情況,板藍根、黃芩走動順暢;柴胡籽走快。
中藥材作為特殊的農業作物,近期可關注點不足,相反下游的醫保對應中醫藥診療集采、溯源等控費限耗對行業的增長性有一定的打擊,近期市場處于膠著狀態,交易量小幅下滑,反映出外圍對市場的擔憂,需要后續提前發力的政策面,對于中醫藥消費端的支持。
2.總指數
2022年3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月)指數報于1727.2點,環比上漲了0.38%;比上年同期的1379.52點上漲25.19%。
從本月內日指數的變化趨勢看,2022年3月底,價格日指數收于1731.09點,較月初上漲了0.50%。本月日指數呈現震蕩上調態勢。3月29日日指數達到本月最高值1731.71點,本月最低值為3月1日的1722.47點。
2022年3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走勢圖
3.部位指數
本期12個部位分類的價格日指數本月漲跌介于-0.35%至8.32%之間,其中有8類上漲,2類下跌,與上期持平的類別有2類。
本期其它類價格指數漲幅最大,上漲了8.32%。其它類的常見品種有10等,本期對其它類指數變化影響較大的品種是麥芽等。主要因為國際小麥的上漲而上揚。
花類、孢子類價格指數跌幅最大,下跌了0.35%。花類、孢子類指數變化影響較大的品種是玫瑰花、紅花等,種植和產量預計增多,日用減少,價格下行。
根及根莖類監測的品種最多,達到130個品種。2022年3月根及根莖類價格指數上漲了0.57%。影響比較大的品種是白芍、地黃、麥冬等,漲跌不穩,走動轉慢。常見品種黃芪、白術、黨參、白芍、山藥、北沙參疲軟,但柴胡、甘草、丹參行情穩健。
其次大類果實、子仁類監測的品種有127種。2022年3月價格指數上漲了0.51%。指數變化影響比較大的品種是連翹、車前子、荔枝核、苦杏仁等。常見的品種有枸杞子、薏苡仁、陳皮、山楂、女貞子、蓮子、桃仁走緩,甚至下滑。
3月部位指數及月跌漲情況
4.功效指數
本月16個功效分類中,有11類上漲,3類下跌,與上期持平的類別有2類。16個功效分類漲跌幅介于-1.01%至4.19%之間。消食藥漲幅最大,主要是受麥芽價格堅挺的影響。平肝息風藥跌幅最大,是因為天麻技術越發成熟,規模較大處于高峰產出階段,所致近期疲軟。
功效指數及月跌漲情況
5.產地指數
本期30個產地價格指數中,有17個產地上漲,9個產地下跌,產地指數漲跌幅介于-3.36%~2.15%之間。
西藏漲幅最大,漲幅2.15%,紅景天抗疫組方中配置,近期零售消費量較大,企業預計采購增加。福建太子參、烏梅行情不佳,福建指數下滑3.36%。
產地指數及月跌漲情況
6.品種指數
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515個代表品種中,46個品種價格指數上漲,增加12個品種,27個品種出現下跌,增加3個品種,活躍品種數量上回暖,權重和交易量級不足。
品種指數漲跌數目及占比情況
2022年3月康美·中國中藥材價格日指數漲跌幅在(0,3%]小幅上漲區間最多,有22個;無暴跌品種,僅有3個品種暴漲,同比去年大為溫和,分布情形與2月持平。
整體上,漲跌幅在-5%~5%的品種有489種,占總數的94.95%,另有1.55%的品種跌幅在5%以上,3.50%的品種漲幅在5%以上。
3月中藥材品種漲跌分布情況
中藥材價格指數515個代表品種中,本月漲幅較大的依幅度由大到小有紅豆蔻、光慈菇、葶藶子、荔枝核、紅景天、香葉、延胡索、麥芽、柿蒂、牽牛子、墨旱蓮、白芍、覆盆子、鬼針草、桂枝、麥冬、穿山龍、連翹、馬齒莧、甜瓜子等。
下跌幅度由大到小的產品依次水菖蒲、太子參、白豆蔻、人參葉、天葵子、南沙參、玫瑰花、桂圓、天麻、訶子、川牛膝、肉蓯蓉、紅花、菟絲子、橘核、薏苡仁、貓爪草、海金沙、蛇床子、板藍根等。
漲跌幅排在前20名的品種漲跌情況如下表:
3月中藥材品種價格日指數漲跌排行榜
漲幅最大的產品:紅豆蔻
在本月內的紅豆蔻價格日指數走勢來看,走勢呈現一步到位態勢。由于白豆蔻搶盡風頭,紅豆蔻無人關注,去年進貨也不多,國產減種,加上今年因疫情管控,口岸回貨繼續不暢,行情本月上漲66.56%。
月初,貨源供應一直處于偏緊狀態,近期貨源走銷一般,現市場紅豆蔻多售價在105-108元之間,市場來貨量少,月中部分商家已經處于斷貨狀態,因銷量不大,外圍商關注力度不高,市場紅豆蔻喊價130元,但接盤少,后繼無力,月末走動逐漸,價格緩和到110元左右,后期回落可能性較大。
3月紅豆蔻價格指數走勢圖
葶藶子青黃不接,存量不多
葶藶子本月產地存量不大,有商尋貨,行情上升39.13%。
月初因需求量不大,近期走動較為零星,行情穩定運行,統貨8元左右,凈貨9-9.5元,市場存量不足,受產地價格微有上漲,市場行情近日小幅顯升,月中亳州市場一般貨多要價在9.5-10.5元之間不等,月末產地各渠道補貨不足,市場要價明顯上漲,凈貨價格在11.5-12元之間,統貨10元左右,后市值得留意。
3月葶藶子價格指數走勢圖
跌幅最大的產品:水菖蒲
家種增多,菖蒲系行情轉滑,本月內價格日指數走勢呈現階梯下行態勢,下滑14.68%。
水菖蒲近年家種貨增多,貨源走動有所減緩,商家多以按需購進,行情暫穩。市場水菖蒲個子多要價18元左右,受石菖蒲價漲影響,且功效不受關注,貨源走銷減緩,價疲,現市場水菖蒲片多售價在15-17元之間,河南產地售價俱疲,價格在13元左右。
3月水菖蒲價格日指數走勢圖
不斷磨底的白豆蔻
白豆蔻本月下滑13.24%,跌破45元后,出現底部震蕩的情況。
因去年進口增多,玉林市場各商家出售積極,購貨者投資力度一般,行情繼續下滑,現原裝統貨價格在50-51元之間,水洗貨49-50元,月中行情有所回升,但漲價后市場貨源實際走動又不快,近日行情又開始回落,月末價格觸及45元以下,交投開始活躍,行情波動頻繁之中,價低導致行情反彈,價升走動放緩行情又回落,價格定格在44-45元之間,因前幾年有百元以上高價,后期依然熱點。
3月白豆蔻價格日指數走勢圖
最熱門的品種麥冬
麥冬,新漲陳跌,整體上漲6.07%。
月初川麥冬開始采挖,傳產量較大,但新貨采購者依舊多,導致新陳價格不一,新貨走高,推動市場價格,商家關注度較高,貨源暫時以正常走動為主,行情走穩,現湖北貨在48-50元之間,四川統貨68-70元,月末,四川、湖北客商前來產地購貨,但因對疫情和經濟預感,感覺保持觀望的人更多,整體行情,穩中帶滑,價格到67元左右,湖北貨在47元左右。
3月麥冬價格日指數走勢圖
疫情品種紅景天
為連花清瘟膠囊組分,紅景天上漲17.16%,
因疫控中成藥零售增加,紅景天的需求商家有所增加,貨源小批量走動順暢,行情平穩。市場大花去皮一般統貨95元左右,到月末,行情依舊走好,新疆、西藏貨均有所上揚,依據含量不同,現在含量低的75 -120元,高含量價格155元
3月紅景天價格日指數走勢圖
7.總結
3月種植局面逐漸拉開,糧價高企,大宗藥材籽苗情況一般,行情未及預期火爆。烏俄沖突對以本土市場為主的中藥材來說影響不大,但油電價推高行業成本。“疫情倒春寒”對市場的開業、企業采購、甚至開工影響較大。政策端鼓勵溯源、新GAP擬定、十四五規劃、飲片集采等,均是對市場的規范措施,利好不多,還需消化題材。
注:單位若無特別注明,均為“元/公斤”
何龍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