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的蔬菜行情整體并不是太高,按理說每年的6月份開始,隨著各地的雨水偏多,菜價應該會迎來一波反彈,但實際上今年南北菜價受影響并不是太大,其市場的需求整體乏力,價格也難能上漲。當然,今年的雨水依舊偏多,特別是北方主產區,受雨水的連番下滑影響,
今年的蔬菜行情整體并不是太高,按理說每年的6月份開始,隨著各地的雨水偏多,菜價應該會迎來一波反彈,但實際上今年南北菜價受影響并不是太大,其市場的需求整體乏力,價格也難能上漲。
當然,今年的雨水依舊偏多,特別是北方主產區,受雨水的連番下滑影響,農作物也受到了影響。而南方地區前段時間因降水量太多,和高溫“無緣”,但菜價波動并不大。今年也就香菜、菠菜這兩種蔬菜價格漲勢較大,其他葉菜類價格不僅不是太高, 反而價格有所低迷。
從上海江橋批發市場的數據來看,葉菜類蔬菜跌幅比較大,花菜、油麥菜、上海青均迎來了跌落,茼蒿也是如此。至于為何,還因今年的蔬菜品質不是太高,因受雨水頻頻襲來的緣故,品質有所下滑,價格很難上漲。
同時,今年的蔬菜種植面積比較大,其產量較高,南北兩地的蔬菜集中上市,產區供應重疊,因此價格難以上揚。同時,因高溫所致,蔬菜的存放風險比較大,客戶拿貨量不是太多,因此也很難刺激菜價上漲。從市場來看,今年批發均價相比20年同期跌了22.5%,10類大菜品均價同比大跌31.4%。
那么有哪些蔬菜跌幅比較大?
1、大蔥下跌
在去年時,大蔥因價格高達10元一斤上了熱搜,也讓很多人抱怨蔥價太貴根本買不起。然而,今年的蔥價就不是太好了,因供應力度大,結果蔥價從年后開始就一路下跌,從10元開始跌至如今的1-2元一斤。
保定一經銷商反饋,當地的蔥價已跌到了0.7-1元一斤,那么為何大蔥會持續下跌呢?其原因很簡單,因去年到今年年初,蔥價持續高漲,結果菜農們紛紛盲目跟風,以至于產量較高,蔥價自然是大跌。
其實在2019年時就因大蔥的種植面積太大,產量較多,供應出現了過剩局面,不少農民更是將大蔥丟到了路邊、溝渠里。今年菜農們再次跟風,結果產能再次過剩,蔥價跌幅比較大,以至于行情大跌。
如今的蔥價“蔥”忙下跌,也告訴人們,一定別盲目惜售,不然行情只會繼續低迷中。
2、娃娃菜下滑
每年的夏季都是娃娃菜的供應旺季,6月份時娃娃菜的上市地區主要集中在張掖,因此價格還算可以,批發均價在1.5-2.3元/斤。然而,隨著永昌、金昌、渝中等地的娃娃菜進入市場,在集中供應的情況下,娃娃菜的批發行情也開始了下跌。
從上海江橋行情來看,袋裝批發價為1-1.3元/斤,泡沫箱為1.4-1.6元/斤,晚間價格更是跌至0.6-0.7元/斤。至于為何跌得這么多,還因今年蘭州產區集中上市,且去年的行情利好,今年種植面積有所上漲,而張北產區也逐步上市,但品質不是太好,結果娃娃菜行情有所下滑。
3、大白菜
今年的白菜行情也不是太好,按理說反季節白菜價格會有所上漲,不應該像冬季那樣便宜,更何況年初白菜批發價普遍在1元以上,零售更是在2-3元。但誰知到了夏季,大白菜批發價逐步低迷。
在6月份時批發價還能維持到0.9-1元一斤,但如今已跌至0.5-0.6元一斤。而在去年這個時候,行情還在1元以上的。但說到底,白菜行情的低迷,還是受年初行情較高,種植的人增多,白菜上市量較大有關。
據了解,今年包地戶虧損比較大,主要是包地價格比較高,但行情低迷。不過目前來看,隨著北方雨水增多,大白菜行情或會迎來改觀。
那么有人問,今年“高開高走”的大蒜,如今行情怎么樣了?
其實今年6月份時,蒜價就迎來了一波下跌,當時不少蒜農慌了,生怕接下來蒜價繼續下跌,紛紛將手里的大蒜出售。然而,近日大蒜行情迎來了一波反彈,如在金鄉產區,早熟太空中混級行情為2.45-2.52元/斤,大混級為2.5-2.68元/斤,一般混級為2.33-2.43元/斤,大混級為2.5-2.6元/斤。
邳州地區行情也在上漲,市場需求高,走貨快,購銷明顯活躍起來,從而帶動了行情上漲。而大混級行情為2.4-2.5元/斤,6.5cm凈蒜為3.4-3.5元/斤。
有人好奇,6月份蒜價跌至蒜商們的成本價,為何近一周價格又迎來了大漲?其實這和蒜商們的挺價惜售有關,因蒜商聯合挺價,結果帶動了一波上漲。但民間的大蒜收購仍然不討喜,蒜商們收購謹慎,因此蒜農們還是想辦法出欄吧,未來的行情不會太利好。
何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