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序言2014年4月16日,韓國發生一件重大沉船事故,那就是"世越號"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附近水域沉沒,導致295人遇難,9人下落不明,其中多數遇難者為在校中學生。關于"世越號"沉沒的推測有很多,不管是什么原因
序言
2014年4月16日,韓國發生一件重大沉船事故,那就是"世越號"客輪在全羅南道珍島郡附近水域沉沒,導致295人遇難,9人下落不明,其中多數遇難者為在校中學生。
關于"世越號"沉沒的推測有很多,不管是什么原因,如果能打撈上來自然會有一些證據來證明。
但對于如何打撈這個問題,一向以造船聞名的韓國卻無能為力,最后還得靠中國的海上救助"神器"。
那么問題來了:
"世越號"的打撈具體有多難?
中國又是如何打撈的?
世越號打撈
先來了解下"世越號"這艘船,它總長為145米,寬度約為22米,高14米,空載排水量6800多噸。
啥是排水量?
排水量就是船舶排開水的重量,也就是船所受到的浮力,而這個浮力等同于船舶的總重量。
如果再加上游客和貨物什么的,總重量約達1萬噸。
這么大的船傾覆了,那應該怎么打撈呢?
首先來看看它所處的環境,那里的海底水深達到了45米,打撈難度極大,更別說總長145米的沉船。
這種打撈作業在全世界都沒有先例,以當時韓國的打撈能力來說,只能表示太難了。
但是隨著當地民怨不斷地沸騰起來,始終拖著不打撈也不是辦法呀,于是只好把打撈任務向全球公開招標。
誰有能力誰來吧 ,我來出錢就行。
最后,在參與競標的眾多世界頂級打撈公司中,中國上海打撈局脫穎而出。
為啥我們能打敗那么多對手?
關鍵還是靠著豐富的經驗和出眾的技術裝備,畢竟我們曾經打撈過比"世越號"還重的船嘛!
講真,這專業的事就得交給專業團隊做!
于是在2015年8月,韓國政府就與上海打撈局最初簽訂的合同金額為5億人民幣,5個億!也就是王健林的5個小目標!
合同簽了咱就開始干活吧!
但是經過我們專業人員的現場勘測,發現世越號的打撈作業難度非常大。
首先,按照韓方要求,為了保護死者遺骸,船只必須保持左傾90度的沉沒狀態,并且不能對船體結構進行破壞。
也就是它傾倒是什么樣子,打撈上來也是什么樣子。
其次,依照韓國人給出的信息,海底層應該是容易挖掘的淤泥,然而經過我們挖掘之后,才發現實際包裹沉船的是厚厚的硬質巖層。
最后,世越號的實際重量也比韓方給出的數據要更大,其重心也不準確。這就讓世越號移到半潛船,以及抬到理想的靠岸高度難上加難。
得!一句話就是韓國人給的數據不準確,韓國這點荒唐事,到頭來還得我們收拾爛攤子。
于是為了勘探沉船的水下實際情況,我們首先采用多波束水下掃描定位來確定沉船的位置信息。
接著動用了水下遙控無人潛航器以及100多位潛水員。
他們冒著生命危險,一次又一次地潛入水底,對"世越號"進行前期調查,并且潛水員們為了保證項目不間斷,分成三班輪流下水偵查,帶來了很多寶貴的一手數據。
具體的數據有了,但在正式打撈之前,還需要做很多準備工作。
比如要在船體上鉆眼回收殘油,以防止爆炸和污染,要安裝舷窗防護網,防止遺物流失,船艉區域要進行抽沙作業,船體周圍要安裝防護網等等。
在準備工作完成后,就開始在封閉船體通風口,鉆眼向船艙內充氣,借助內置浮氣囊和橡膠浮筒,可以使船的浮力大于船的自重,為后續打撈減輕了不少重量。
接下來就是在船艏兩側安裝系留索,部署提升索,這樣鋼纜拉起來也沒那么費力。
然后使用大力號浮吊船將船艏抬升5度,部署起吊梁、起吊索,將起吊索連接到起吊框架,然后將起吊框架連接至浮吊船。
接下來,浮吊船便開始起吊世越號,并把它轉移到安全區域,再拖進半潛船,通過船塢排水作業將船體打撈出水,再使用半潛船運輸到木浦港,最后使用浮吊船將"世越號"吊裝到岸上。
這種方法也叫做海底托底鋼梁整體起浮技術,聽描述就知道這里面的技術含量可不低!
感悟
在打撈過程中,上海打撈局共投入作業船舶3000余艘次、施工作業人員2170人次,水下作業總時間近1.3萬個小時,并且連續奮戰590天。
可以說工程時間之長、任務之艱巨,都創造了世界之最。
而結果也是非常完美的,終于讓"世越號"在沉沒近三年后重見天日。
但后來,上海打撈局盤點了下實際支出費用,竟高達16億人民幣,也就是說我們虧了11億。
打撈虧了的原因,主要還是前期考察時候,發現韓國人提供的資料不符合實際情況,導致整個計劃延期和重新設計。
講真哦!
韓國政府任由數百條冤魂沉睡海底近3年,什么也不做,反倒是中國人虧本都要幫他們撈上來,而且是按照當時的狀態整體打撈,怎么看我們都是做了一件大善事。
而這次打撈這么大、這么重的“世越號”,靠的不僅僅是汗水,更多的還是中國智慧跟精益求精的工作態度,這足以證明中國造船業的強大實力。
什么是工匠精神?
這就是咯!
陳夕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