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今年,富士蘋果的行情更加的撲朔迷離了,有人唱高,也有人唱衰。早在前幾個月的時候,就有蘋果領域的專家作出預測:“今年全國蘋果產量約4000萬噸,整體上比上年減產4%左右;在價格方面,新冠肺炎會導致水果消費下降、價格低迷。”從目前公布的10月份
今年,富士蘋果的行情更加的撲朔迷離了,有人唱高,也有人唱衰。
早在前幾個月的時候,就有蘋果領域的專家作出預測:
“今年全國蘋果產量約4000萬噸,整體上比上年減產4%左右;在價格方面,新冠肺炎會導致水果消費下降、價格低迷。”
從目前公布的10月份全國富士蘋果批發價格來看,全國富士蘋果的平均價格為3.32元/斤,2019年10月份的同期價格則為3.88元/斤。今年的價格比2019年的價格同比下降了-14.31%。
這個數據說明,整體上今年10月份的蘋果行情比不上去年10月份的蘋果行情。也證實了專家前幾個月前作出的預測,蘋果價格整體上行情是不如往年,較為低迷。
但,從煙臺、陜西等一些蘋果交易市場上得到了反饋,一些果農對今年的蘋果行情是比較樂觀的。煙臺蓬萊地區的蘋果價格,最高價已經突破了7元/斤,西部蘋果產區洛川、靜寧等在早期就已經有突破6元/斤的高價格。
這些都極大的振奮了果農對今年蘋果價格的信心。
筆者又問了一些蘋果收購商。
他們對今年蘋果價格的看法是“虛高”兩個字。他們認為“今年的蘋果價格是虛高的,高價格的蘋果是有,但都是優質果;今年災害多,優質果又很少,賣不了多少錢。一些果農聽風就是雨,想把手里的中等果、次等果賣到優質果的價格,基本上不可能。優果優價,哪一年都一樣。”
專家的預測、果農的信心、收購商看法,這3點都可以證實一個關于富士蘋果“老生常談”的觀點:優勢產區價格更有優勢,優質果價格更高,普通果市場未來行情不容樂觀。
優勢產區的效應更突出
今年,陜西洛川的蘋果、煙臺蓬萊的蘋果收購價格都要比其它地區更好。一方面是品牌因素,另一方面是地理優勢和品種優勢。這直接讓富士蘋果價格對比其它地區產生了“地域性的價格優勢”。蓬萊蘋果收購市場的蘋果收購價格就是要比其它地方高,這種效應已經產生了。
早在2015年,已經有果樹領域專家提出建議,應該重點在優勢產區發展蘋果種植,非優勢產區減少種植。
從今年的價格來看,優勢產區的效應更加突出了。在富士蘋果中,產區知名度、品牌力是價格兜底的一大主因。
煙臺蘋果、洛川蘋果、阿克蘇冰糖心蘋果等富士蘋果產區,無論是在零售價格上,還是在收購商的密集程度上,都要高于其它產區,整體蘋果的收益是有兜底的。
如果蘋果供大于求了,價格降低,到時候虧損嚴重的肯定是非優勢產區。在蘋果產量逐漸上升的情況下,非優勢產區大規模種植富士蘋果,市場風險較大。
果價差距拉大
2018年,全國蘋果一畝地的凈利潤平均在2600元。而有些果農的收入遠遠高于這個平均數。關乎蘋果畝產值幾個重要因素,一是成本,二是價格,三是產量。
種蘋果的人工成本、化肥成本是有上升的,未來隨著農村務農人口的比例下降,這個成本或許還會上升。
而產量方面,新果園、老果園,密植果園、非密植果園、不同地區、不同品種之間也是存在較大差距的。
不過,最大的差距,還是富士蘋果的價格。有人能賣5-7元,有人則只能賣3-4元,甚至還有更低的。主要原因,在于富士蘋果的品質“兩極分化”嚴重。
一些果農跟上了步伐,開始了精細化管理,主攻“優果優價”。而一些大面積的規模化老果園,在2012-2015年期間“瘋狂建園”后,就只能重視產量,基本上做不到“精細化管理”。在品種的選擇上,也沒有投入更高的成本,選擇一些較好的優勢品種,導致了目前“只能以量取勝”,賣不上高價。
普通富士蘋果的行情壓力只會更大
今年全國蘋果減產了4%左右,但整體價格反而比同期下降。高價果有,但拉低平均價格的普通富士蘋果更加“泛濫”了。
而且,我國蘋果的產量這些年是一直在上漲的,產量上升,需求量沒有明顯擴增的情況下,基本價格不會上漲,只會下降。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普通富士蘋果的行情壓力肯定是越來越大的。
但很多新入門的蘋果種植戶往往都是盯著某一年的高價來看,而忽略了蘋果高價的因素。這些年蘋果價格漲幅較大,主要還都是減產因素造成的。指望減產因素來賣高價,這種只能碰大運了。
如果客觀的分析一下蘋果的產量數據,可能會更清楚的認識蘋果目前的行情壓力。
且討論。
————————
一些有關蘋果歷年的產量數據、收益數據,可以參考一下昨天寫的這篇文章:《畝產值6000-9000元,種蘋果的利潤有多高?還能不能種?》
丁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