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可以說是非常普及了。相信大家平時用的很多的功能肯定有掃一掃這個功能。日常買酒或者收到親友贈送的酒時,相信很多酒友也都會習慣性地拿出手機"掃一掃"酒瓶上的條形碼,了解一下這款酒的相關信息。當然,大部分人
現在隨著科技的發展,手機可以說是非常普及了。相信大家平時用的很多的功能肯定有掃一掃這個功能。
日常買酒或者收到親友贈送的酒時,相信很多酒友也都會習慣性地拿出手機"掃一掃"酒瓶上的條形碼,了解一下這款酒的相關信息。當然,大部分人最關注的主要還是價格。
在酒類的包裝上,我們經常可以看到有寬度不等的黑白條組合而成的條碼,如果用"掃一掃"掃描條碼,有時就會顯示商品的名稱、產地甚至價格等。
但如果你曾經注意過就會發現,有些酒掃不到價格,這是怎么回事呢?另外,掃描出來的價格是否靠譜呢?關于白酒的掃碼價,有哪些酒商不會告訴你的真相呢?
今天,消費君就給大家解答一下這些疑問。
條形碼?
官方解釋:條形碼(barcode)是將寬度不等的多個黑條和空白,按照一定的編碼規則排列成的平行線圖案,用以表達一組信息的圖形標識符,條形碼一般包涵商品的生產國、制造廠家、商品名稱、生產日期等許多信息。
酒瓶上的條形碼是什么?
酒瓶的條形碼屬于商品條形碼的一種,商品條形碼相當于產品的身份證,一物一碼,具有唯一性。商品條形碼管理辦法規定,條形碼屬于強制執行的范疇,尤其是食品類企業必須執行。
商品條形碼的內容主要包括企業名稱、產品名稱、產品規格、產品型號、產品圖片等信息,但價格并非必須標注項。
有人對市面各地的酒類產品條碼掃描結果進行過統計,統計顯示條碼掃描一般會顯示有"中國物品編碼中心"字樣。但其他內容卻不盡相同:
有的只顯示品名,有的顯示了品名、價格,有的顯示的是企業名稱、品名、度數、容量、價格,有的則只顯示"該編碼屬于某某公司",或"該數據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提供"。
為什么有的條形碼掃描出來的信息非常詳細,有的卻很簡單,甚至有的只標明"該數據由中國物品編碼中心提供"呢?
根據物品編碼中心工作人員的解釋:條形碼審批以后,需要企業自行登錄編碼中心網絡,自行通報產品的相關信息。
也就是說,只有企業自主通報的內容,才會顯示在條碼里。因為條形碼不允許代辦,如果有的企業不懂如何通報,就會造成條碼內容的缺失。
至于為什么有的條碼不顯示價格,則是由于商品的價格不具有唯一性,不符合條形碼規定,因此不必強制標注價格。
但是有人通過對市場部分主流白酒的調查發現,大部分酒都會在條碼中標注價格,其中不乏一些知名白酒,更多的則是名酒的同名品牌產品。而且這些掃碼價格基本高于實際售價,并沒有真實反映該產品的價值。
所以,我們在用"支付寶"、"微信"等APP掃描條形碼時,其實是通過網絡自動連接到產品編碼中心的數據庫里,查詢并讀取商品相應的數據信息,比如價格,規格,廠家等。
而這個數據庫,往往只是這些APP"自己"的數據庫,而非編碼機構官方的數據庫,這也解釋了為什么不同應用程序掃描相同的條形碼,返回的信息在格式和內容上往往并不相同。
什么是掃碼價
所謂掃碼價,就是通過APP掃描商品條形碼所顯示的價格。我們現在已經知道,這些APP所連接的數據庫并非官方機構的數據庫,而是APP所屬的第三方商業公司自建的數據庫,那么這些數據在理論上是可以被人為操縱的,因此,價格信息作弊便有了可能。
比如說下面案例:
2019年2月28日,記者來到南京市棲霞區一家大型連鎖超市發現,貨架上有近十種各類"茅臺酒"種,價格在49元到兩千元不等。
看到記者感興趣,超市工作人員立刻推銷起了一款49元的茅臺——茅壇原漿酒產品。
超市工作人員:
原來都賣700多塊錢,現在賣得最便宜。它是保健酒廠產的,不但有白金酒、黃金酒,也有這個白酒。不假,而且原漿酒口感又好,茅臺原漿。它是茅臺集團的標,保健集團也是貴州茅臺集團的。
記者掃描商品上的條形碼,手機里彈出了中國物品編碼中心的字樣,價格是798元一瓶。
超市內售賣的這些茅臺酒,雖然都出自貴州茅臺酒廠集團,包裝也都滿滿的茅臺風格。但通過相關軟件查詢發現,這些公司都屬于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的子公司或者二、三級子公司。據悉,其實一些酒打著“茅臺”旗號,或是“貼牌酒"。
事實上,市面上不光是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等名酒品牌也有類似現象,產品種類多,價格相差懸殊。不僅如此,很多商品的信息中的價格都與實際標價有所出入。
為什么有人說掃碼價變成了消費者上當受騙的罪魁禍首?
以前很多酒友在超市活動中,都會看到一款酒掃碼實際價格很高,但是只需花一個零頭就買到了,感覺自己賺到了很大的優惠,買到好酒了,卻不知道被商家忽悠了而已!
價格查詢二維碼的出現,確實很多商家就在二維碼上面做手腳,虛報價格。就像那些酒友說是一樣,酒的掃碼價是669,但是這酒的實際價格只是69。
商家搞活動時候,往往會跟那些對掃碼價的酒友來捧吹自己的酒原價是669的,現在搞推廣優惠活動只要69,這樣的巨大差價中,又有價格查詢優惠碼做依據,使絕大部分消費者放低警惕,直至上當受騙。
有酒商反饋說,本來自家的白酒條碼不包含價格,但后來消費者反應強烈,所以才把價格也標了上去,條形碼中標注的價格越高,消費者越買賬。因為標注的價格與實際成交價相差較大,消費者購買以后送禮時會感覺很有面子。
其實官方機構并不主張在條形碼里錄入價格信息,然而酒類廠商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卻想辦法將價格信息標注在條形碼里。
并且這類價格條碼在網上可以用軟件隨意生成,填寫的內容也可以完全根據廠商的意愿進行填寫。
另外,利用相關企業的網站頁面,也可以實現條形碼的信息錄入。價格怎么填,填多少,完全聽從酒類廠商的吩咐。
這就說明,酒類產品條形碼中的價格十分隨意,基本沒有真實反饋商品的價格。這也難怪我們在超市幾十塊買的酒,掃碼價格卻高達好幾百甚至上千了。
相信對于標價和掃碼價格大家應該有了一個基本的認識了。
想要深度了解白酒酒標隱藏的那些秘密!可以看下往期推文《去超市買白酒時,如果看到瓶身上沒有這些標志,不是假酒就是酒精酒》能幫助你大概率選到真酒、好酒,從而在請客做東包括送禮時不會丟顏面。
各位酒友對于白酒掃碼價有什么看法呢?歡迎在評論區分享、留言您的觀點~
王同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