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從賣草帽賺下第一桶金,到進入樓市滾大資本雪球,再到布局硅產業成為寧波千億首富,羅立國似乎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時間。或許正如他所說的那句名言,“不管做什么,選對時機很重要。該進則進,該退則退。”9月14日,合盛硅業股價沖至259.8元/股,
從賣草帽賺下第一桶金,到進入樓市滾大資本雪球,再到布局硅產業成為寧波千億首富,羅立國似乎總能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時間。或許正如他所說的那句名言,“不管做什么,選對時機很重要。該進則進,該退則退。”
9月14日,合盛硅業股價沖至259.8元/股,兩個月暴漲221%,總市值達到2790億元,再度刷新著紀錄,也借此成為有機硅概念板塊中,唯一進入2000億俱樂部的成分股,并與第二位的天賜材料拉開千億市值,坐穩“有機硅一哥”的寶座。實際上,不僅是有機硅,在工業硅領域,合盛硅業同樣做到龍頭。
左手工業硅,右手有機硅,這讓站在背后的羅立國家族,成為寧波新任千億首富。
01、湊2萬賣草帽起家
說起來,羅立國的第一桶金,還是來自“賣草帽”。
寧波當地媒體《慈溪日報》報道,羅立國出生于1956年,年輕時曾在國企工作過一段時間,他的家鄉是“十里長街無閑女,家家都有編帽人”之美譽的“草帽之鄉”長河鎮。直到33歲那年,改革的春風終于拂動了羅立國這顆不安分的心,讓他放棄了令人羨慕的“鐵飯碗”,憑借著湊到的2萬元下海。
就這樣,憑借著一臺二手打包機、幾間破房子和幾位農民,羅立國開始了創業之旅,背靠著家鄉的資源優勢,做起門檻較低的草帽生意。由于資金短缺、人手不足,羅立國不得不身兼技術員和銷售等多種職位,常常一天無法休息。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僅第一年,羅立國就把產值做到260萬元,震驚了慈溪商界。
“要讓長河人編的帽子飛向世界”,這是羅立國最初立下的誓言。上世紀90年代,成功打開銷路的羅立國,每天能賣掉上萬頂草帽,并遠銷至美日英等國家,年出口進賬千萬美元。而這筆龐大的資金,也奠定了他二次創業的基礎。
1993年,羅立國與香港裕足合辦寧波合盛工藝品有限公司,并在兩年后組建合盛帽業,資本的雪球也越滾越大。“GAP、Gucci、DKNY……不少國際大牌的產品由合盛貼牌生產,就連英國女王、日本皇室成員,都是合盛純手工編制金絲草帽的粉絲。”合盛業務部相關負責人曾自豪地說道。
或許因為“草帽”是羅立國發家的起點,帽業在合盛集團目前的產業占比雖然微乎其微,但始終沒有被丟掉。市界發現,在合盛硅業第一大股東寧波合盛集團有限公司的主營業務中,依舊包含著服裝、工藝美術品、草制品、帽、塑料制品等產品。
(來源:合盛硅業2020年年報)
對于羅立國而言,賣草帽只是積累原始資本的手段,他的腳步不會因此停滯不前。
2000年前后,羅立國成立杭州欣新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殺入當時剛興起的房地產業務,先后開發“七里香溪”別墅園、千島湖“比華利”度假村、杭州“濱江娛樂”等項目,再度賺得盆滿缽滿,繼續滾大資本雪球。而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建設背后,也出現羅立國的身影。
天眼查APP顯示,杭州欣新當前注冊資本為2000萬元,主要從事房地產開發經營業務。可早在2017年的房價巔峰時期,羅立國便“賣掉”了這家公司。當年11月,該公司發生大規模變更,羅立國與合盛集團退出,接盤者為港股上市公司眾安集團,企業類型也由私營有限責任公司變為一人有限責任公司。
“不管做什么,選對時機很重要,該進則進,該退則退”,羅立國似乎在踐行著自己的觀點。
(來源:天眼查數據)
02、最佳時機殺入硅產業
工業硅是一種重要的原材料,更是羅立國新的財富密碼。
簡單來說,工業硅是由硅礦石和碳質還原劑冶煉而成的產品,主要成分為硅元素,是下游光伏材料、有機硅材料的主要原料。其中,有機硅的市場需求占比超40%,為上述三者中最高,在建筑、汽車、機械、醫藥、軍工等行業都有應用,有“工業味精”的稱號。而工業硅和有機硅,正是合盛硅業的業務支柱。
實際上,我國的工業硅發展,已經歷過幾輪漲跌周期。
上世紀60年代,我國的工業硅生產能力為5萬噸/年,在實現自給自足的基礎上,又用20年實現出口,相關生產企業也在此期間迅速增加。
可到了90年代后期,受國際工業硅價格下滑等因素影響,我國部分工業硅企業損失慘重,羅立國正是在這場“大災”過后選擇殺入。
2001年,羅立國創建寧波羅寧硅酮制造有限公司,主要從事高溫硅橡膠制造,開始與硅材料結緣。2005年,嘗到甜頭的羅立國,又帶領團隊建立合盛硅業股份有限公司,以浙江嘉興為總部基地,先后在新疆石河子、新疆鄯善、四川瀘州等地布局。
實際上,合盛硅業在西北和西南等偏遠地區布局,主要是因為在工業硅的生產成本中,原材料采購和電力支出都是大頭。合盛硅業也提到,包括硅石、煤炭及石油焦等在內的工業硅產品原材料,均在各生產基地周邊地區向供應商采購,利用了當地的礦產資源優勢。
2020年,合盛硅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89億元,其中有機硅營收49.96億元,占全部主營收入的56.12%,同比增加31.38%;工業硅營收為38.49億元,占全部主營收入的43.23%,同比減少23.61%,主要系自用量增加等因素導致。
羅立國之所以偏重有機硅,這可能跟有機硅的毛利率更高有關。2020年,合盛硅業的工業硅毛利率為25.86%,有機硅毛利率為30.15%。
步入2021年,隨著新能源與光伏等行業的持續火爆,帶動硅產業終端需求明顯提升,硅價水漲船高。百川盈孚數據顯示,有機硅DMC報價在8月24日達到35000元/噸,年內漲幅59%。短短一個月后的9月27日,生意社數據顯示,有機硅DMC價格已漲至近6萬元/噸,再度刷新近年新高。
合盛硅業成為主要受益者之一。合盛硅業2021年半年報披露,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收77億元,同比大漲84.11%,實現歸母凈利潤23.72億元,同比暴漲428.26%。與此同時,工業硅與有機硅間的毛利差距進一步加大,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兩項數據分別增至36.35%和50.4%,差值由4.3個百分點增至14個百分點。
所以,合盛硅業前段時間的股價暴漲,也就顯得不那么出奇了。
03、寧波千億首富家族誕生
2017年,合盛硅業登陸A股后,股價曾徘徊三年不前,直到2020年11月開始大幅拉升,而站在背后的羅立國家族,也開啟一年暴漲千億身家的財富神話,順理成章地成為寧波首富。
東方財富Choice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6月底,寧波合盛集團有限公司持有合盛硅業50.89%股份,為第一大股東。此外,副董事長羅燚持有12.89%股份,非獨立董事羅燁棟持有11.67%股份,分別為第二大股東和第三大股東,而董事長羅立國直接持有不到1%股份。
實際上,寧波合盛集團同樣為羅立國家族控制,羅燚與羅燁棟分別為羅立國的女兒與兒子,三者同為合盛集團股東,屬一致行動人。天眼查APP顯示,羅立國持有寧波合盛集團50%股份,兩子女平分余下50%股份。也就是說,羅立國與其子女,共計持有上市公司合盛硅業不到76.5%股份。
(來源:天眼查數據)
按9月14日的歷史高點計算,羅家三人的持股價值達2134億元。而在去年10月發布的2020胡潤百富榜上,羅立國家族身家僅為215億元,按所在居住地排列位于寧波富豪第5位,排在第1位的馬建榮家族坐擁700億財富。可不到一年,羅立國家族便以暴漲超1920億身家的成績,成為寧波新首富。
福布斯全球實時富豪榜顯示,馬建榮家族當前身家為128億美元,約合827億人民幣。同樣具有競爭力的公牛集團實控人阮學平與阮立平兄弟,憑借持有的公牛86.2%股份,當前身家為845億元,不增反減,仍不及羅立國和其子女。
(2020年胡潤百富榜)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寧波首富地位的確立,羅立國再度選擇豪賭。
9月9日,合盛硅業宣布一則耗資76億元的擴產計劃,其中年產20萬噸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項目的投資預估35億元,而年產40萬噸工業硅項目的投資達40.8億元。
一則國信證券前不久發布的硅行業報告顯示,合盛硅業的石河子、鄯善以及金松三大產能地,2020年生產工業硅50.5萬噸,占整個行業的產量占比達到24.1%,為國內最高。可研報給出的評價依舊是,“金屬硅國內集中度較低,小產能居多”。
羅立國的40萬噸工業硅項目一旦順利鋪開,將再度確保其“工業硅一哥”的地位。可問題在于,合盛硅業目前并不富裕。截至今年6月,合盛硅業貨幣資金為23億元,可短期借款及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合計26.2億元。而在2020年底,合盛硅業的負債首次達到百億級別,負債率更是超過50%。
此外,在半年報發布前,合盛硅業還進行過一波爭議頗高的定增。5月27日,合盛硅業以18.65元/股的發行價格,向特定對象羅燚、羅燁棟非公開發行合計不超過1.34億股股份(含本數),募集資金總額不超25億元(含發行費用),扣除發行費用后用于補充流動資金。
這樣的定增價格,只相當于合盛硅業前段時間股價高點的1/14。而羅燚與羅燁棟二人,因此暴漲超200億身家。實際上,合盛硅業的本次定增始于去年5月,當時其股價在24元/股左右。可時隔一年,合盛硅業股價已暴漲近10倍,再按當時價格進行定增,難免引發外界質疑。
9月中旬,中國安全生產網轉發了一篇名為《“工業味精”為何少了安全味兒?》的文章,并直言有機硅企業普遍存在安全隱患,安全管理頻現低級錯誤。就在三個月前,合盛硅業下屬子公司一試產線剛發生過一起火災,但所幸無人傷亡。無論如何,這對于一直大踏步前進的羅立國而言,都是一個警醒。
“不管做什么,選對時機很重要,該進則進,該退則退”,羅立國靠這句話成為了千億首富,幸運女神知否會常伴其左右,我們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在經歷一輪高光后,合盛硅業的股價已走入下坡路,并在9月29日吃下一個罕見的跌停。
投資者正在用實際行動,為羅立國的豪賭證明自己的立場
(作者 | 馮晨晨,編輯 | 廖影)
李書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