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一臺車,除了方向盤,和你接觸最緊密的部件是什么?這答案好猜,是座椅;可再問一個問題:一臺車,除了發動機,成本最高的部件是什么?估計列位就有點迷惑了,難道你想說,還是座椅?沒錯,除了那些9擋、10擋變速器的車型外,的確如此。據海外的有關統計,
一臺車,除了方向盤,和你接觸最緊密的部件是什么?這答案好猜,是座椅;可再問一個問題:一臺車,除了發動機,成本最高的部件是什么?估計列位就有點迷惑了,難道你想說,還是座椅?沒錯,除了那些9擋、10擋變速器的車型外,的確如此。據海外的有關統計,一般轎車座椅的平均價格在850-1050美元左右,中檔轎車在1400-1600美元左右,高檔的甚至超過2000美元,也就是說座椅成本占了整車成本的5%。
然而,我們在買車時,對于座椅的關注和了解也總是最少的。在選車時,很多人會對發動機的功率、飾板的做工材質,甚至輪胎的品牌做大量功課,而對座椅,卻基本只停留在舒不舒適,面料美不美觀上。其實吧,汽車座椅可真沒那么簡單。今天就來好好聊聊。
從條凳到長沙發,汽車座椅小史
了解汽車歷史的都知道,汽車源自于馬車,最初的汽車,比如赫赫有名的奔馳1號,外形基本就是個車尾裝了發動機和大凸輪的馬車,所有配件自然也和馬車通用。在那時的歐洲,馬車是貴族的專屬,駕車的都是傭人或專職車夫,所以他們的座位不講究,大體就是塊長木板,能座得穩就行。
后來汽車越來越平民化,擁有車的人越來越多,開汽車比駕馬車容易得多,車主們也越來越喜歡親自駕車,座椅的舒適度開始被重視。座椅也由堅硬咯屁股的“條凳”變軟。看看很多老爺車的照片,那時的汽車座椅基本就是一張柔軟的長沙發。
然后,汽車的速度越來越快,人們在車上乘坐的時間也越來越長,“長沙發”顯然有兩個問題,一是在激烈運動時,會讓你左搖右晃,不容易固定,二是缺乏腰肩部有效的支撐,容易疲勞,于是座椅變成了分體式的人體工程學結構,此外,出于安全性的考慮,制造得更堅固,安全帶也被添加,ok,這就是一張我們現在所用的標準汽車座椅。
舒適度是汽車座椅的基本素質
開篇就說了,汽車座椅的成本很高,為啥會這樣?從汽車廠家的角度來說,汽車座椅要承擔的角色遠比僅僅讓你坐得舒適重要得多,技術含量也遠比一張優秀的“單人沙發”復雜得多。
首先還是從大家最關注的舒適性說起吧。汽車座椅并不是像有的人說得那樣,越柔軟越好,過度柔軟的汽車座椅讓駕駛者難以固定,長途駕駛時也容易讓人犯困。所以優秀的座椅硬度是有講究的,甚至于不同區域會采用不同的硬度材質。
此外,不同于坐沙發,駕駛者在長途開車時,身體是固定住的,所以和座椅的接觸部如何受力,也很重要,設計不好的座椅,你會腰痛、背痛、胳膊酸等等。
安全性是汽車座椅的關鍵屬性
除了舒適度,對于汽車座椅而言,最重要考量就是安全性。首先是座椅的堅固度,在激烈事故時,座椅要嚴格固定住乘客,自己還不能移動和斷裂。一些高端車的座椅骨架已經用上了抗拉強度高達980Mpa的高強鋼,這種材料通常在整車制造時,也只用于汽車最受力的關鍵車架部位。
此外,優秀的汽車座椅在意外時,不但不能對乘客造成二次傷害,還必須對乘客頸部等脆弱部位提供有效的保護。近期正好參觀了一家高端MPV的座椅生產線,意外發現,原來座椅也和整車一樣,會進行碰撞實驗,而且需要測試的參數更多。據現場的工程師介紹,這款座椅在研發過程中,經過了6輪近450次的碰撞試驗,包括:座椅頭枕打擊、座椅高速前撞、座椅高速后撞等都反復進行了測試。
未來的汽車座椅什么樣?
未來的汽車座椅會是什么樣子的?從發展趨勢看。從最初的木質、布面,到皮面,肯定會越來越講究,比很多高端汽車座椅已經用上了頭層小牛皮、甚至馬皮。今后的汽車座椅肯定還是采用更多新材質和更復雜的工藝。
此外,汽車座椅的功能也會越來越多,加熱、通風已經成為了現在高檔車座椅的標準,電動腿托和按摩功能也不少見;此外,包括高保真喇叭、振動安全提示、藍牙智能連接等等,漸漸在一些最新車型上出現。最后,給大家看看海外汽車座椅概念設計比賽的大獎作品,未來的汽車座椅也許就是這樣吧。
===========================
微信搜索:蝸牛車志
解決買車的問題,發掘有車的快樂!
丁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