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lǐng)未來
血染的海岸,被人類重傷的海洋生物垂死掙扎,無助地扭動身體。鋒利的鐮刀深深嵌入它們的身體,它們無處可逃,只能任由人類拖走。這一幕,出自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鄧超飾演的富豪坐在電腦屏幕前,看著這些畫面,震驚而憤怒。“我們是不是在破壞生態(tài)?”全
血染的海岸,被人類重傷的海洋生物垂死掙扎,無助地扭動身體。
鋒利的鐮刀深深嵌入它們的身體,它們無處可逃,只能任由人類拖走。
這一幕,出自周星馳的電影《美人魚》。
鄧超飾演的富豪坐在電腦屏幕前,看著這些畫面,震驚而憤怒。
“我們是不是在破壞生態(tài)?”
全球變暖、冰川融化、土地沙漠化加劇,越來越多的野生物種瀕臨滅絕或已經(jīng)滅絕。
動物們的生存環(huán)境,愈發(fā)惡劣。
01
最近幾天,「中華穿山甲功能性滅絕」的話題被頂上熱搜。
雖是危言聳聽,但穿山甲,終于引起了人們的重視。
大陸中華穿山甲是極度瀕危,但遠沒有到功能滅絕
對于穿山甲,不少人的回憶還停留在《葫蘆兄弟》中,那個為了救爺爺而犧牲的小穿山甲。
然而在現(xiàn)實中,穿山甲并不會穿山。它們只是用爪子在土地上挖洞,給自己尋找一個容身之所。
它們的膽子很小,走起路來有些可愛。
它們有堅硬的鱗片,自保能力很強,連獅子也拿他無可奈何。
可是,它們沒有戰(zhàn)斗力,遇上“聰明”的人類,它們毫無反抗的機會。
因為莫須有的“大補”,穿山甲成為餐桌上的常客。
因為迷信的“治病”,穿山甲的鱗片成為中藥里常見的藥材。
因為被炒到天價的價格,穿山甲成為炫耀的資本。
可實際上,它只是普通的野生動物,它的鱗片更是類似于人類的指甲,主要成分是角蛋白,沒有什么特殊功效。
紀錄片《穿山甲:被捕殺最多的動物》中說到:
穿山甲是世界上販賣得最多的野生哺乳動物。
每年有十萬只穿山甲被捕捉并販賣。
每五分鐘過去就將有一只穿山甲在野外被捕。
如果不加以制止,穿山甲,很有可能在10年之內(nèi)徹底的滅絕或野外滅絕。
02
有這樣一部公益廣告,它很短,卻觸目驚心。
魚叉從漁船發(fā)射,沖進海洋,狠狠扎進魚類的身體。
它們發(fā)出痛苦的聲音,尖銳而刺耳,聽得人心神不寧。
研究者們創(chuàng)造了一種痛苦的吶喊,它由33種垂死動物的聲音組成。
我們該聽聽大海的苦難了。否則,到2048年,海洋里的魚將耗盡。
Sound Of Sea 海洋之聲。
SOS 人類,你聽到了嗎?
03
在英國海灣的岸邊,有人拍下這樣一張照片。
一只海豹被繩子攔腰勒住,繩子深深嵌入它的皮膚,血肉模糊。
那是一根本不該出現(xiàn)在海洋中的尼龍繩,可是人類的隨手一扔,卻奪去了這只海豹的性命。
隨著海洋垃圾的增多,越來越多的海洋生物被這些垃圾傷害,甚至因此失去性命。
紀錄片《藍色星球2》的制作團隊說:
在海上拍攝期間,幾乎很少有看不到塑料的時候。
他們看到過鳥,腿困在塑料袋里,不能飛,不能覓食,被餓死了。
他們看到過菱皮龜,被困在捕魚用的繩子里,死了。
他們看到過信天翁寶寶,它吃了塑料牙簽,胃被扎破,也死了。
據(jù)BBC(英國廣播公司)報導,大約有90%的海鳥都吃過塑料垃圾。
由于塑料垃圾在海洋中漂浮一段時間后,會發(fā)出類似腐爛的海藻的味道,再加上浮游植物附著在塑料的表面,會被海鳥誤以為是食物。
它們以為是食物的東西,實際上,卻是奪走它們生命的“殺手”。
04
在巴哈馬群島,有一個被稱為「豬島」的動物天堂。
那里有陽光,沙灘,大海,和會游泳的豬。
它們生活在那里,沒有天敵,自由快活,它們被稱為「世界上最幸福的豬」。
偶爾會有游客到來,它們也不怕,就去蹭吃蹭喝,賣萌打滾。
可后來又一天,人們在島嶼上發(fā)現(xiàn),有近十只的豬突然死去了。
發(fā)生了什么?
因為有游客給它們喂了酒。
“他們給豬灌酒喝,啤酒、朗姆酒。還有的硬是要騎在豬的背上……”
還因為,它們吃了大量的沙子。
因為人們將食物扔在沙灘上,它們在吃東西的同時,也吃進了沙子。
由于「豬島」旅游業(yè)的發(fā)展,豬變得更加依賴人類,它們不再需要費力去自己尋找吃的,只需走到游客身邊就可以了。
曾經(jīng),它們住在森林里,獨立覓食。而后來,它們留在海灘上,等待著游客。
等待那些好心卻可能會害死它們的人類。
05
切爾諾貝利,由于1986年的核電站爆炸,變成了無人敢踏足的「鬼城」。
當時,超過十萬人被立即撤離,永不得返回。那里,被證實在接下來的兩萬年里都不適宜居住。
然而,爆炸后十年,森林開始恢復,動物開始出現(xiàn)。
爆炸后二十年,在切爾諾貝利的動物數(shù)量,已與歐洲野外地區(qū)不相上下。
這座被人類拋棄的城市,成為了動物們的家園。
兔子在空曠的樓里奔跑,鳥類在摩天大樓的頂層筑巢,它們逃離了大自然的水和泥土,住進鋼筋水泥筑成的房子。
它們并不知道這片土地不適合生存,也不知道住在這會對自己造成影響。
但是,它們知道,住在這不會被人類抓住;住在這,他們能好好地活下去。
調(diào)查顯示,禁區(qū)內(nèi)狼的數(shù)量,是禁區(qū)外的7倍。
紀錄片《我們的星球》講解到:
只有當獵物多到一定程度,周圍的森林足夠茂盛時,狼這樣的捕食者才會回歸。
狼的數(shù)量,也足以證明:
逃進切爾諾貝利的動物數(shù)量,是多么龐大;
在沒有人類踏足的地方,動物的生活,是多么美好;
動物,是多么想遠離人類。
06
在這顆藍色星球上,共同生存著人類和動物。
然而,千百萬年以來,他們相處得并不和諧。
為了擴張城市,獲取資源,人類侵占動物的領(lǐng)地,獵殺它們的性命,分食他們的血肉,剝下它們的皮毛。
野生動物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家園,也越來越缺少食物。它們有的被餓死,有的開始襲擊人類的村子, 搶奪人類的牲畜。
比起天敵、核輻射……或許,人類才是動物最大的敵人。
現(xiàn)在,我們正在經(jīng)歷地質(zhì)史上的第六次物種大滅絕。
但你們知道嗎?前五次,都是由于地質(zhì)變化和大災難。而這次,是因為人類的活動。
這次,物種滅絕速度比自然滅絕速度快了100-1000倍。
動物們的生存,面臨極其困難的挑戰(zhàn)。
請不要再試圖去傷害它們了。因為,不打擾,已經(jīng)成為人類最后的溫柔。
我們保護環(huán)境,約束自身,不僅僅是為了我們自己,更是為了這些,無辜的生命。
何書
版權(quán)所有 未經(jīng)許可不得轉(zhuǎn)載
增值電信業(yè)務(wù)經(jīng)營許可證備案號:遼ICP備14006349號
網(wǎng)站介紹 商務(wù)合作 免責聲明 - html - txt - 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