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我曾經在微博做過投票調研,對于隨身音樂發燒友們來說,5000元會是一個分水嶺,絕大部分的用戶對于音樂播放器的預算都不會超過這個價位。只有部分頂級發燒友才會追求售價更高,聲音更加極致的產品。同時,對于大多數發燒友來說,低價位的音頻播放器似乎也
我曾經在微博做過投票調研,對于隨身音樂發燒友們來說,5000元會是一個分水嶺,絕大部分的用戶對于音樂播放器的預算都不會超過這個價位。只有部分頂級發燒友才會追求售價更高,聲音更加極致的產品。同時,對于大多數發燒友來說,低價位的音頻播放器似乎也代表了不夠好的使用體驗,不夠豐富的功能配置,以及不夠完美的聲音回放能力。雖然這并不絕對,但這種認知無疑是比較貼合實際的,而原因也很簡單,那就是把各種音頻零部件集成到只有巴掌大的體積內,還要兼顧功能、體驗與聲音,真的是太難太難了。品牌設計師必須要學會平衡與妥協,不管是對體積、還是成本。那如何改變這一現狀,讓低價產品也能具備更高級設備的品質就成為了各大品牌每天絞盡腦汁思考的問題,也是各位小伙伴們的期盼。
那最近就有一家廠牌有了新的思路,依然選擇了妥協,但并不是在設計、體驗、功能與聲音上妥協,而是在體積與使用場景。而這種新的“妥協”也帶來了實實在在的實惠,那就是不到5K元的售價。這臺全方面超越高級隨身音樂播放器的產品就是:山靈EM5安卓桌面音樂播放器。
山靈EM5到底是什么?
你可以把山靈EM5看作是一臺去掉電池的Lite般M30,它在功能性上幾乎是與M30完全一致的,除了不能拔掉電源使用。當然在硬件配置方面,不管是DAC芯片還是實際其他部分都會與老大哥有所差距,但隨之而來的也是售價的大幅度降低。把山靈EM5放置在電腦桌或是床頭插上電源按下金燦燦的音量旋鈕,與M30完全一致的系統屏幕即刻點亮。所有操作與一臺普通的隨身音樂播放器完全相同,當然你也可以通過手機與EM5相連,然后坐在沙發或躺在床上用手機像操作播放器一樣操作這部“臺式機”。
縱觀山靈EM5的外觀,這臺機器的設計依然是典型“山靈”的。不管是外觀設計還是實際做工,都可謂市面頂級,跟幾倍售價開外的M30如出一轍。正面與M30一樣布置了一枚碩大的金色音量旋鈕以及6.35mm單端、4.4mm平衡耳機插孔兩枚。EM5的背面密密麻麻地布置了輸入與輸出量大功能多套接口,像我們常用的同軸數字輸入、輸出,USB數字輸入、輸出,網絡輸入,平衡XLR、單端RCA模擬輸出等等接口一應俱全。
所以說,山靈EM5是一臺安卓流媒體解碼耳放前級一體機。它內置有包括Apple Music、Amanzon Muisc,Spotify,TIDAL,Qobuz,Deezer,酷狗音樂,QQ音樂等主流音樂APP,也支持USB連接電腦或其他數字前端使用,甚至你可以把移動硬盤插在EM5后面讀取無損音樂播放。聲音回放方面,不管是耳機還是耳塞,主動音箱還是接駁后級功率放大器驅動無源喇叭,EM5都可謂駕輕就熟。而且因為接口非常齊全,你不用再考慮自己耳機或音箱的接口規格問題,幾乎是拿來就可以插,EM5是來者不拒地。
妥協與不妥協的選擇
很顯然,山靈也無法破解自然規律,想在有限的體積內做出足夠接近高級臺式設備的聲音本來就是很難的,再加上成本限制那就更不可能了。索性就完全不考慮體積限制了,怎樣好聲怎么來成為了設計師唯一的考量,EM5也就誕生了。嚴格意義上來說,山靈EM5就是一臺標準的“臺機”,因為它沒有內置電池,不能移動使用。但它又不是一臺傳統的“臺機”,因為它是一臺內置安卓系統的數字音樂中心,所有操作都與隨身播放器相仿,與傳統臺式數播解碼耳放前級一體機不同,山靈EM5的使用體驗無疑是極佳的。
首先我們來聊聊AK4493,這是一枚發布時間不短的音頻DAC芯片,在隨身音樂播放器上搭載這枚芯片的播放器一般都是進階或中端定位。這時就有小伙伴會提出疑問了,AK4493的聲音應該不是特別高級吧?答案明顯的否定的,因為當你去AKM官網查閱這枚芯片的參數時就會發現,AK4493的各方面性能都是非常優秀的,甚至是遠超很多其他品牌頂級芯片的。同時,我們放眼市場會發現很多幾千上萬歐售價的頂級DAC產品搭載的都是這枚解碼芯片。那為什么在隨身音樂播放器中只有中低價位的產品才會搭載它呢?原因其實很簡單,那就是受到了體積限制,隨身播放器的供電以及DAC周邊電路設計都有著極大的局限,根本不足以完全發揮一枚今日主流DAC芯片的全部性能。而為了盡可能的提高產品噱頭和競爭力,各家品牌只能選擇在芯片檔次上做文章,用更貴價芯片來彰顯自己產品的定位。但誰曾想過這些頂級芯片可能連自己的一半性能都沒有發揮出來。
但是,當體積不再受限,設計師就可以用自己所能掌握的所有技術和資源來加持這枚DAC芯片,哪怕是AK4493這種上市多年的產品,它滿血的狀態也是足夠“唬人”的,即使達不到頂級芯片的水準,但碾壓各類高級隨身音樂播放器依然綽綽有余,尤其是搭載同樣芯片的隨身產品。山靈EM5無疑就是這樣的一款作品,當它的體積幾乎與家族旗艦M30一致后,數字部分的設計再也不用“斤斤計較”了。“全頻段相位一致低通濾波技術”這種需要更多體積布置的線路得以內置,OP+BUF這種臺式系統里最成熟也最穩定的音頻架構自然也被山靈EM5所選中。當然,受到體積限制的不止是數字部分,數字處理周邊電路,以及我們最關注的模擬放大電路也一樣得到了解放。市電供應下,山靈的設計師為EM5全新開發了性能更佳、失真更低的電源模塊。“魚塘”更大了,模擬放大電路的“底氣”無疑也就更足了。平衡輸出下1620mW@32歐的“力氣”可不是一般隨身播放器能提供的,哪怕是頂級產品也白瞎。
特性、玩法、聲音與搭配
當售價來到不足5K,這臺山靈EM5的聲音會不會特別拉胯?畢竟同體積的家族大哥M30售價幾乎要到兩萬元,更出名的索尼“索六萬”就更不用說了。經過幾個月的對比使用體驗下來,我個人給到它的評價是:安心夠用。
就像我在開箱簡評里的描述,很多網路上的文章都在夸這臺機器的耳機驅動能力有多么的強大,而我個人其實更認可的是這臺機器的數字處理部分。首先說EM5的模擬電路,它采用了口碑較好的耳放芯片TPA6120A2在每個聲道一顆,LPF選擇的也是好評的OPA2211,而在驅動放大芯片方面則挑選了MUSE8920。就像前面所說的數字部分的架構一樣,山靈的這套選擇并沒有過分追求性能,而是以穩定耐聽為取向的。從主觀聽感中就可以明確感知,山靈工程師追求的是穩定且明確超越隨身的聲音,而不是在某一方面有突出表現或是全域出彩的效果。而在數字部分,雖然整體架構也是非常成熟穩定的設計,但是在數字處理部分有了第三代FPGA的加持,在時鐘部分則應用了兩顆KDS飛秒時鐘,在強大的雙路電源的加持下,這套數字部分不管是在信號處理能力,音頻信號的整流解碼部分都是以往隨身設備根本無法比擬的,所以我們在實際聽感中體驗到的良好音樂感其實很大一部分都是由優秀的數字部分所提供的。
基于以上,山靈EM5我推薦的玩法大體有以下三種;第一就是把其作為獨立的數字音源來使用,通過其背后的同軸數字輸出或USB-A數字輸出來接駁獨立DAC解碼器或更高級別的一體機。通過其優秀的流媒體播放能力,我們可以昨天沙發上通過手機操控EM5來播放各種網路上或是局域網內的音樂文件,不管是Apple Music上的母帶,Tidal上的MQA,還是NAS里存儲的DSD文件。第二就是把EM5作為一臺全功能流媒體解碼耳放前級一體機來使用,把機器放在電腦桌旁、床邊都會是合適的選擇,然后給它插上一副自己最愛的耳機或耳塞,或是將其連接到自己的監聽音箱,動動手指就可以讓美妙音符開始流淌,這是最簡單且美妙的享受方式了。第三就是把山靈EM5作為一臺傳統的USB解碼器來使用,直接連接到我們的筆記本或是臺式PC上,然后通過PC端的播放軟件來實現各種音樂播放,當然你也可以用EM5來欣賞電影甚至玩游戲都是可以的。對于喜歡傳統玩法,或是經常有移動需求的用戶來說,背包里裝上筆記本和EM5就等于把一套高級影音系統湊齊了,聽起來還是蠻吸引人的。
圍繞AK4493來設計的機器,極盡功力來榨干這枚芯片的潛力會是山靈EM5設計伊始就定下的調調,所以從最終的聲音風格來講也清晰的反映出了這一點。EM5的聲音總體來說并不是走素質路線的,這跟大家對于一臺進階價位的臺式一體機印象可能有所出入。它的聲音厚度在全頻段都是可觀的,中低頻的能量感與氛圍營造可以聽出M8更換4.4mm接口后相似的感覺。AKM本身相比其他廠牌,尤其是ESS芯片所反映出的優秀音樂性在一臺不及5K價位的“臺機”上得到了很好的重現,你可以說這臺機器的整體素質最多也就是萬元隨身的水準,但它的音樂性和氛圍營造能力,尤其是人聲和中高頻樂器回放的能力都是遠超任何一臺隨身播放器的,這種“唬人”的表現一方面得益于山靈設計師對于這臺機器數字部分開發的足夠到位,另一點則是更大體積與市電的接入讓這臺機器的“魚塘”足夠大,底盤足夠純凈且有力所帶來的。
比較大的電流驅動能力讓山靈EM5有不錯的大耳驅動能力,尤其是驅動難度較高的低阻低敏平板耳機,不管是Audeze的LCD3f,還是Final D8000Pro,這臺機器都可以推出不錯的形體感和動瞬態表現,只是在低頻的量感和豐盈度方面有所欠缺,如果你不是特別苛刻的聽者或許這樣的表現已經足夠打動人。反之,你需要給EM5搭配一臺夠班的獨立電子管耳機放大器來提升聽感。對于常見的動圈耳機,不管是從入門級別的Sennheiser HD25、Beyerdynamic DT770Pro,還是中端“俗人”Sennheiser HD600、HD650,甚至是頂級的Sennheiser HD800S或是ZMF Audio VC,但從推動效果來說都是沒有問題的,只是從HD800s開始,EM5所能提供的信息量和控制力就開始捉襟見肘了,我覺得只能算是夠用但談不上好聲。但是不管是HD25還是HD650都是相當耐聽且可以長期聆聽欣賞的水平,以前在5K價位隨身播放器上這是想都不敢想的。
因為山靈EM5擁有四擋增益可調的設計,所以對于不同阻抗和靈敏度的耳機或是耳塞匹配起來都會是非常方便的,你不用擔心靈敏度極高的耳塞被推爆,也不用擔心高阻低敏耳機插上聲壓和動態不足。這一設計放在耳塞搭配上就顯得更加實用了,很多高敏低阻耳塞插上4.4mm平衡口把增益調到第二檔會是很合適的選擇,聲壓不會過大造成聽感的壓迫,同時臺機才能擁有的動瞬態表現也可以很好地展現出來,你會體驗到在隨身播放器體會不到的沖擊力與音樂感染力。qdc Anole V14是山靈M30和M8的好搭檔,這次搭配EM5依然非常出彩,看來這兩家的調音是蠻契合的。同時,Softears的RS10也非常“中意”EM5,放在普通播放器上很難推足和推出“感情”的RS10在EM5上會盡顯“曼妙身姿”。以前說RS10“X冷淡”的小伙伴要來聽聽這套搭配了,你會發現自己犯了個大錯誤。當然,NF Audio的NE4在均衡模塊下搭配EM5也是極具感染力的搭配,而且還能擁有很強的細節揭示能力。老羊最新猛推的這枚NE4性格其實是蠻強的,前端搭配合理你會發現它的性價比是爆棚的,拳打兩萬圈靜鐵也不是夢。但是如果前端搭配不合適,你會發現聽什么都會有點別扭,不夠盡興也不夠灑脫。如果你沒有找到合適的搭配,給NE4配臺EM5吧,目前萬元內我感覺最好聽的組合了。七彩虹五重奏是個器樂悍將,搭配自家的U8、U6都有很不錯的聽感,但是讓你想象不到的是它搭配EM5會更加好聽,底盤的厚度和量感會更加豐滿,整體厚度來到了更高價位的水準,聽人聲都會抓耳了。
寫在最后
當然,以上都是建立在5000元不到這一售價基礎上的,如果你有上萬的預算,那M30無疑在各個方面都是要優于EM5的。如果你需要經常出門聽歌,那EM5也絕對不是你合適的選擇。但是如果你發現自己其實在路上聽歌的時間并不多,放在桌面上的EM5一定會是萬元以內最具聲價比的一臺選擇。“妥協”的山靈EM5給到了隨身愛好者們一個新的選擇,如果你的要求不是特別苛刻,那它基本可以長期伴你左右了。不管你把它拿來推動耳機/耳塞聽歌,還是組建一套進階級別的近場喇叭聆聽系統,甚至在以后入門高水準音箱系統后也還是可以把它當做一臺水準不錯的數字音源來使用的。
【本文轉自曾經是九段,若需轉載請標明出處】
李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