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在讀書會老師的帶領下,手抄了一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是英國心理咨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撰寫的一本心理學入門書,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我認真讀完后,受益匪淺,感觸頗深。本書講述的是蛤蟆從抑郁,到接受心理咨詢,然后被治愈的全過程。蛤蟆心
最近,在讀書會老師的帶領下,手抄了一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這是英國心理咨詢師羅伯特?戴博德撰寫的一本心理學入門書,通俗易懂,生動有趣,我認真讀完后,受益匪淺,感觸頗深。
本書講述的是蛤蟆從抑郁,到接受心理咨詢,然后被治愈的全過程。
蛤蟆心理咨詢的過程,也是各種情感交織的過程,有痛苦、有憤怒、有依賴、有悲傷、有反思。正是因為這些情緒,被專業的咨詢師捕捉到了治療的契機,蛤蟆的心理治療工作進行得很順利,十次心理咨詢就得到了療愈。
在精神分析領域中,這些情緒就是咨詢中常見的“移情”現象(移情,是指來訪者把對過去生活中某些重要人物的情感、態度和屬性轉移到了咨詢師身上,并對咨詢師相應地做出反應的過程)。
最終蛤蟆被治愈了。他開始懂得愛自己,也懂得愛他人,他開始有計劃、有目標地去實現人生規劃了。
蛤蟆的咨詢經歷,讓我們也明白了,在咨詢過程中,我們不僅要用頭腦去思考,還要用情感去體驗,唯有通過和自己的情緒做聯結,才能充分理解真實的自我,因為情緒正是自我的核心。
01
關于“用情感去體驗”這一點,做過長程心理咨詢的我,有太多太多的感觸。
一年多的長程咨詢過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很多之前沒有好好感受過的體驗,比如:安全、溫暖、理解、包容、真誠、接納、共情、悸動、克制、依戀,等等。除了這些美好的感受,當然也有痛苦和掙扎。
個中滋味,一言難盡。有沁人心脾的暖,有刮骨療傷的痛,還有愛而不得的苦。
咨詢師是這個世界上唯一一個知道我所有秘密,卻不會給我帶來任何傷害的人;
也是唯一一個理解我、包容我、溫暖我、靠近我、幫助我,卻對我沒有任何要求的外人。
我感覺自己愛上了我的咨詢師。
其實我心里很清楚,我愛上的只是自己的幻想,他只是承載了我所有美好幻想的一個載體。
明明知道,他是一位只能陪伴我、引導我走到力所能及的地方就要放手的心理醫生,但是我根本無法控制那種洶涌而至的情感,磅礴而深厚,神秘又迷人,糾結且揪心。
咨詢師的出現,在我的悲傷中注入了一絲快樂,在我的黑暗中帶來了一線光明,雖然很多情感如夢幻般不真實,卻是一種融入生命的力量。
02
咨詢過程中,我經歷過太多的心靈碰撞和情緒爆發,有些來得太突然太猛烈,把我自己都嚇得不知所措了。
有一次咨詢結束時,我眼淚還沒擦干,感覺話還沒說完,咨詢師說:“今天的時間到了,我們下次再談吧。”我突然有一種上廁所還沒上完,就被強行拽出去的不滿和不爽,隨之而來的就是一種莫名的焦躁。
我氣呼呼地對咨詢師說:“我不走!你要走你就走吧,我就要待在這里。”我像個跟父母賭氣的孩子一樣,賴在沙發上不肯走,咨詢師沉默了一會兒,然后他溫和地對我說:“沒關系,那你再坐一會兒吧”。然后他就坐在椅子上低頭看手機,不再說話。
咨詢師說話的語氣依然那么溫柔,但是我卻感覺到一道無形卻分明的邊界線橫在我們中間,讓我無法逾越。我在咨詢室里多待了不到十分鐘就落荒而逃了。
還有一次,在討論到咨訪關系的邊界問題時,他一再強調:“在咨詢室里你可以宣泄任何情緒和任何情感,但是不能有肢體接觸,不然就要停止咨詢,不能再見面。”
我不知道從哪里冒出來的邪火,突然從沙發上站起來,坐在他旁邊的椅子上,挑釁地把頭靠在他肩膀上,握住他的手,像個流氓一樣匪氣十足地說:“我就是要碰你,你能拿我怎么樣?你報警啊!”
咨詢師被我的咄咄逼人弄得哭笑不得,他說:“你真的像一個調皮搗蛋的小孩子!我要提醒你,成年人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行為的。”
我的眼淚在眼眶里打轉,我的聲音提高了八度:“你怎么不去告訴那些為非作歹的混蛋要控制自己的行為?別人就可以胡作非為,憑什么我就一點壞心思都不能有?”
從我失控的情緒和行為中,敏銳的咨詢師察覺到了其中一定有故事。
我后來問過他:“我當時的舉動,你有沒有覺得我在冒犯你?”他搖搖頭說:“我從來都沒有覺得你在冒犯我,我只感覺你就像一個無助的小姑娘,絕望、悲傷、憤怒,你只是渴望得到一份安全、溫暖的親密關系。”咨詢師的話讓我再一次淚如雨下。
還有一次,我要求咨詢的時間能不能設置成兩個小時,因為我家距離咨詢室很遠,每次為了這一個小時,我在來去的路上要耗掉一整天的時間。我覺得咨詢時間長一點,咨詢的次數就可以少一點,時間成本相對也會少一點。
他說他能理解我的想法和要求,但是這是咨詢的基本設置,不能改變。
這么簡單又合理的要求都不能答應我,我生氣了,質問他:“這也不行那也不行,你到底能不能幫到我?”咨詢師沉思片刻后說:“真正能幫你的只有你自己,我也不知道你的出路在哪里,咨詢師的作用,就是在你迷路的時候,給你提供食物和安全保障,陪你一起尋找出路。”
諸如此類突如其來的情緒爆發,在我身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03
咨詢師告訴我,我這種情緒和行為,在心理咨詢中屬于一種“移情”現象。
而他也曾被我的情緒觸動過,對我產生了同情和憐憫,甚至在我眼淚汪汪、可憐巴巴的要求下,擁抱了我。
他坦承他的這種情感和行為,在咨訪關系中也是一種需要高度警覺和妥善處理的“反移情”(反移情,是指咨詢師把對生活中某個重要人物的情感、態度和屬性轉移到了來訪者身上)。
咨詢師也是有感情的人,不是冷冰冰的機器,在工作中對來訪者產生某種感情也是不可避免的人性使然,只要處理得當,不會影響咨詢,而且對于咨詢師來說也是一種成長、一種挑戰。
我也曾為自己的一些過激語言和行為深感內疚,為此我鄭重地跟我的心理咨詢師道過歉。
他微笑著說:“沒關系,只要沒有肢體接觸,任何情緒和情感在咨詢室都是被允許的,移情的出現也是被呈現被療愈的契機,是很重要的需要去工作的環節。”
我非常感謝我的咨詢師,他溫和卻有力,他的深情不帶誘惑,他的無情也不帶惡意。在他面前,我感覺從未有過的輕松和放肆。
他一直像一座大山一樣屹立在那里,以不變應萬變,接住我的任何情緒,包容我的任何行為,既不被我打到,也不被我吞噬,雖然他也曾卷入我的情感,但是他馬上就調整過來,繼續穩穩地站在原地,源源不斷地輸出力量給我。
他傳遞給我的就是一種心靈的堅強,從他這里,我第一次感受到一種來自心靈支撐的力量。
他對于我來說,就像溺水者面前的一根救命稻草,救不了命,卻是一種能夠支撐我的精神動力。
我喜歡并享受這種感覺,但是咨詢師的身份注定他就是天邊的一輪明月,照亮、溫馨,卻不屬于我。
咨詢過程中,有過靈魂的愉悅,也有過情感的悸動,但是更多的,卻是愛而不得的痛苦和欲罷不能的糾結。
當他像一團棉花一樣抱持我的時候,我就想賴在那團溫暖里不出來;
當他像一塊拒絕融化的冰一樣,怎么也啃不動的時候,我就煩躁得想揍他。
關于心理咨詢,我有太多想說的話,但是我最想說的還是:
我真的很感激我的咨詢師,他給我帶來了很多全新的體驗,他讓我有了一雙重新看待生命的眼睛,和一顆注滿深情的心。他拯救了我,拯救了我的兒,也拯救了我的家。
04
痛并快樂著,是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心理咨詢中的必然存在,我們都在全力以赴地追求快樂,但是也不用去回避痛苦。
沒有痛苦就沒有改變、沒有接納、沒有慈悲。
痛苦,能讓我們真正地成長,能讓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更真實、更深刻、更豐富。
高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