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流量在不同場景下有不同的定義和內涵。以下從交通領域、互聯網領域和通信領域,對流量進行解釋:1、交通領域流量是指在單位時間內,通過道路上的某一地點或者某一斷面實際參與交通的參與者的數量,又稱作交通流量。這里的交通參與者包括機動車、非機動車和行人,因而交通量可分為機動車交通量、非機動車交通量和行人交通量。但在沒有特殊說明的情況下,交通量都是指機動車交通量,并且是指單位時間內來去兩個方向上的車輛數。因此,簡單來說,單位時間內某個地點或斷面上的交通流量=(來的方向上的車輛數+去的方向上的車輛數)/時間。關于車流量的監測和數據采集,有相應的工具和方法,比如:人工記數或者傳感器監測、攝像設備拍照等。另外,與車流量相關的一些指標,如高峰小時車流量、日均車流量、夜間車流量等計算,也有相應的計算公式:高峰小時車流量計算公式:Qg=Q*Ag式中:Ag—高峰小時系數,根據工程設計資料取值0.09;Q—各預測年的24小時交通流量。b. 日均車流量計算公式:Qr=Q*Ar/R式中:Ar—白天交通量系數,根據工可報告中的交通量預測結果,全路網晝間系數約為Ar取值0.80;R—白天小時數,根據工科設計資料取16;Q—各預測年的24小時交通流量。c. 夜間車流量:取晝間車流量的20%。2、互聯網領域在互聯網領域,流量一般是指網站的訪問量,是用來描述訪問一個網站的用戶數量以及用戶所瀏覽的頁面數量。常用的統計指標包括網站的獨立用戶數量、總用戶數量(含重復訪問者)、網頁瀏覽數量、每個用戶的頁面瀏覽數量、用戶在網站的平均停留時間等。如何計算網站流量?PV(Page View)值:是指一定時間范圍內所有瀏覽該網站的訪問者請求的頁面數量之合。(例如:該網站一天有100個訪問者,每個訪問者瀏覽的頁面數量平均為10頁,則每天的PV是100×10=1000)Hits值:是指對每個頁面元素的請求數量。(一個頁面中任何一個圖片或者flas件都算是一個頁面元素)日瀏覽字節數:即日流量,是指一天內,訪問者請求的所有頁面元素的字節數之和。網站流量的計算總流量=訪問流量+下載流量= Page view值 x 頁面大小+下載文件大小 x 下載次數由以上分析可見,在互聯網領域,流量和用戶數不是一回事,流量只是一個數據,但用戶只能是真正的人,數據跟人肯定不相等的,所以千萬別認為有流量就是等于有用戶,流量轉化后才是用戶,也可以理解為有效流量才可能接近等于用戶。從體量角度說,流量的范疇比用戶稍大一些。用戶是流量的一部分,但流量未必都會成為用戶。總之,流量是衡量互聯網產品價值的重要基礎,流量越大則互聯網產品價值也就越高。3、在通信領域在通信領域,流量是信息傳輸時的數字記錄,記錄了一個電腦或手機終端問一個網頁所耗費的字節數。一個英文字所需要1B,而一個漢字需要2B。B是字節Byte,KB是千字節,MB是兆字節,GB是千兆字節,TB是太兆字節。換算關系為:1T=1024GB,1GB=1024MB,1M=1024KB,1KB=1024B。1KB=512個漢字。在通信領域,流量可分為固定寬帶數據流量和移動數據流量,通常我們說流量指的就是移動數據流量。根據官方解釋,移動數據流量是指通過GPRS、EDGE、TD-SCDMA、HSDPA、WCDMA、LTE等移動通信技術上網或使用相關數據增值業務所產生的數據流量,不包含通過WLAN、CSD等其他上網所產生的流量,不包含按內容計費的數據增值業務(彩信、號薄管家、全曲下載、快訊等)所核減的數據流量,也不包含Blackberry、Pushmail 、M2M等集團客戶及行業應用所產生的數據流量。其實,移動數據流量是無線上網流量的一部分,無線上網包括移動數據流量和WLAN流量,移動數據流量=手機上網流量+數據卡流量+上網本流量。按移動公司內部的口徑:人均流量=業務產生的總流量/使用用戶數,內容的單位流量價值=業務收入(財報折前)/使用用戶數。補充一點,1G流量相當于多少,能做什么呢?這么說吧,1G流量可以閱讀1700篇小說(3萬字一篇),1G能玩手機網游100小時(10M/小時),1G能觀看兩部在線電影(500M/部),1G流量能觀看手機電視在線直播3小時300M/小時,1G流量能下載340首歌曲(3M/首)。當前大部分用戶用的是4G流量,三大運營商的5G網絡已經推出商用。5G時代,我們老百姓將能享受更加快速的網絡服務,步入萬物互聯的時代。
很高興能夠和你一起討論大數據是干什么的。這些年以來,我們已經通過各種渠道聽說過大數據;大數據出現的頻率極高,給大家提供便利的生活支撐,也受到大家極高的關注。現在而今眼目下,好像開口閉口不提一下大數據,都覺得自己Low了的感覺。那我們就來了解一下什么叫大數據,了解大數據的特性,以及存在的危險。大數據的定義大數據(big data),指無法在一定時間范圍內用常規軟件工具進行捕捉、管理和處理的數據集合。現階段我們能夠接觸到的所有信息,都是大數據中的一分部。大數據具有5V特點:Volume(大量)、Velocity(時效)、Variety(多樣)、Value(低價值密度)、Veracity(真實性)五個特點。一、Volume(大量)大數據有多大呢。就以我們日常接觸傳統數據來進行恒量吧。一個中文漢字2個字節,即2byte。1 KB = 1024 B (KB - kilobyte)1 MB = 1024 KB (MB - megabyte)1 GB = 1024 MB (GB - gigabyte)1 TB = 1024 GB (TB - terabyte)1 PB = 1024 TB (PB - petabyte)1 EB = 1024 PB (EB - exabyte)1 ZB = 1024 EB (ZB - zettabyte)簡單的工式可能阻礙你的理解,那我們以一下常用數據來幫助你理解。1、500G 普通筆記本電腦硬盤容量;2、1TB 普通移動硬盤容量;3、1ZB其中據相關資料顯示,2011年,全球被創建和復制的數據總量為1.8ZB;據預估:到今年年底(2020),全球大數據計算中心存儲的數據可達到35ZB。二、Velocity(時效)大數據具有一定的時效性。每一條數據,都是具有一定的時效性的。例如:幾個月以前全球的肺炎累積確診數量為0;截止目前為止,全球已經有超過300萬人確診感染肺炎。每日今日頭條呈現的新聞排行榜,也是不停地在變化。每一條數據的產生,到使用,到消亡,所經歷的時間越來越短;熱搜的排行十幾分鐘更新一次,實際上,信息的變化更快,快到超出我們的想像。引用一句話: 就在剛剛過去的這一分鐘,數據世界里發生了什么?Email:2.04億封被發出Google:200萬次搜索請求被提交Youtube:2880分鐘的視頻被上傳Facebook:69.5萬條狀態被更新Twitter:98000條推送被發出12306:1840張車票被賣出……以我們防控肺炎中比較出采的健康碼為例:我們每個人在支付寶上傳了我們的相關信息,支付寶根據我們的位置信息、通信信息、健康信息等等給我們及時更新健康碼顏色。如果不具有時效性,那么這個健康碼就毫無用處。三、Variety(多樣)大數據的數據來源是多樣化的,任何在網上能接觸到的信息,或者能搜集到的信息,都會成為大數據的基本信息資料。每個人的基礎信息,包括姓名,年齡,性別,身份證號,號碼,你日常通過社交軟件搜索的內容等等;每個地圖的信息,經度,緯度,路由,你日常通過導航軟件展現出來的信息;音樂,視頻,文章,圖片,你每天在網上瀏覽的海量數據都是大數據。……以上的所有所有,也就是我們人類能接觸到的所有信息,都納入大數據需要存儲的范疇。四、Value(低價值密度)大數據的信息量太多,但是真正有效的,有價值的信息確相當有限。比如,某房產中介商獲取了一百萬人所有身份信息,但是,對他們有效的信息,只限定在該城市中,有購買能力,有購買需求的潛在對象;而其他所有的信息對于該中介來說,毫無用處。對于所有的企業來說,能夠從低價值密度中獲得對他有效的信息,再對該信息進行精準處理,則相當重要。在這個年代,誰能最快速有效地獲取大數據,提取大數據,處理大數據,再變成商業資源,那他就能成為大數據時代的王者。五、Veracity(真實性)大數據的基礎信息是真實的,就看每個企業能否在這海量的真實的基礎信息中,獲取最有效的資源。大數據的挑戰:當大數據與云計算結合起來之后,大數據就大大向前邁出了一步,大數據給大家的生活帶來便利;在這一大跨步當中,安全永遠是無法避免的話題。想一想,很多購物軟件的殺熟,新注冊人員能看到價格和老用戶不一致,這是不是可怕?想一想,如果并非因為原因,有人隨便一查就能知道你的位置信息,通信信息,和哪些人接觸過,是不是可怕?想一想,你現在手機中的很多APP一直在忽悠你打開的權限,是不是可怕?當你我在享受大數據的的時候,有沒有發現自己也是穿著皇帝的新裝徜徉在大數據的海洋中。在此呼吁相關企業在提取大數據的時候,需要考慮是否符合法律和倫理;國家也需要盡快相關的法律,保護大家的安全。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