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李白的《春夜洛城聞笛》,“散”字可以看出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詩寫出了詩人因聞笛而思鄉的思想感情。
詩的第二句“散入春風滿洛城”,著意渲染笛聲,說它“散入春風”,“滿洛城”,仿佛無處不在,無處不聞。這自然是有心人的主觀感覺的極度夸張?!吧ⅰ弊钟玫妹?。“散”是均勻、遍布。笛聲“散入春風”,隨著春風傳到各處,無東無西,無南無北。
后兩句寫詩人自己的情懷,卻從他人反說。強調“此夜”,是面對所有客居洛陽城的人講話,為結句“何人不起故園情”作勢。這是主觀情感的推衍,不言“我”,卻更見“我”感觸之深,思鄉之切。
1、相同:兩首詩都寫到了因為聽到笛聲引起的的情感變化(引發詩人的思鄉之情)。
不同:《春夜洛城聞笛》寫到了笛子吹奏的具體曲調是《折柳曲》,并由此曲而引發的對家鄉的思念之情;
《春夜聞笛》只寫到聽笛后遷客的感情變化,沒有寫具體的笛曲。
2、借“雁”的形象表達了詩人思鄉思歸的情感。(遷客士卒的鄉愁),春天來了大雁北飛,而自己只能孤單在江南作客,以雁能北歸來反襯自己不能歸,更看見其思鄉情感之濃烈。
《春夜洛城聞笛》和《夜上受降城聞笛》的區別為:內容不同、寫法不同、情感不同?!洞阂孤宄锹劦选泛汀兑股鲜芙党锹劦选范际峭ㄟ^抒寫詩人自己聞笛的感受,來表達思鄉之情。
一、內容不同
1、《春夜洛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的內容為是誰家的庭院,飛出幽隱的玉笛聲?融入春風中,飄滿洛陽古城。客居之夜聽到《折楊柳》的樂曲,誰又能不生出懷戀故鄉的深情?
2、《夜上受降城聞笛》:《夜上受降城聞笛》的內容為回樂峰前的沙地白得像雪,受降城外的月色猶如秋霜。不知何處吹起凄涼的蘆管,一夜間征人個個眺望故鄉。
二、寫法不同
1、《春夜洛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
2、《夜上受降城聞笛》:《夜上受降城聞笛》前兩句寫景,景中寓情,蓄而未發;后兩句則正面寫情。
三、情感不同
1、《春夜洛城聞笛》:《春夜洛城聞笛》抒發了詩人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
2、《夜上受降城聞笛》:《夜上受降城聞笛》描繪了戍邊將士(包括吹笛人)濃烈的鄉思和滿心的哀愁之情。
“暗”有斷續、隱約的含義,吹笛人只管自吹自聽,卻不期然地打動了許多聽眾,引起人們無限的隱憂;“滿”字運用夸張的藝術手法,極寫夜之寧靜,笛之悠揚,反襯詩人內心聞笛后的孤寂心情。
此詩抒發了詩人客居洛陽夜深人靜之時被笛聲引起的思鄉之情,其前兩句描寫笛聲隨春風而傳遍洛陽城,后兩句寫因聞笛而思鄉。時間是春夜,地點洛陽。
robo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