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很多釣魚人根本不喜歡釣小個體的魚,認為手感不好,魚又不好吃。其實很多釣友都錯了,很多小個體的魚類,它們的生存對水質要求非常苛刻,有些魚都會用來檢驗水質的好壞,有它的存在證明水質清澈、良好。在這么好的水質里生長的魚,絕對不會污染,其肉質鮮嫩可
很多釣魚人根本不喜歡釣小個體的魚,認為手感不好,魚又不好吃。其實很多釣友都錯了,很多小個體的魚類,它們的生存對水質要求非常苛刻,有些魚都會用來檢驗水質的好壞,有它的存在證明水質清澈、良好。在這么好的水質里生長的魚,絕對不會污染,其肉質鮮嫩可口,這是釣魚人經常忽略的。
溪石斑魚,就是屬于這類魚。它個體雖然小,但它對水質的要求,可以說比大多數的魚都高很多,一直以來都是檢驗水質標準的魚類。在這種環境下長大的魚,肉質鮮美,價格自然不會低,最便宜的也要40元以上了,很多地方的賣價已經超過100元大關,比很多魚貴多了。這么好的小魚,雖然你是釣魚很久了,如果叫你專門垂釣它,大部分人還不一定會釣。
對于溪石斑魚,個體雖然小,但全球對它的研究可不少。據中經視野出品的石斑魚市場前景預測,每年都發布2600多份研究報告,涵蓋數百個細分產業。當然這也包含了溪石斑魚,現在養殖溪石斑魚也逐漸成熟,開始流行。
認識溪石斑魚
溪水石斑魚,又叫光唇魚,石堅子,生長在南方山區的山澗小溪的石縫中,或者是深水潭的底部,魚體外表呈灰色色,帶有明顯的黑色花斑。嘴巴兩邊各長有一根胡須,魚體成熟后體長介于12~16公分左右,重約50克,一般很難超過50克的個體。
1、外形
溪石斑魚,魚體體形長條側扁,頭圓吻短尾鰭深叉,鱗片色彩鮮艷,肉質細嫩鮮美。
2、群居性
溪石斑魚喜群居,是群居性的魚類。喜歡群居三五成群集體活動,平常喜歡生活在水表層,活動水深1米以內,也會進入深水區覓食,冬天進入深水區越冬。常常喜歡聚居于各大山水溪間的清澈的流水之中。一般來說,山區的小溪流水里比較多。
3、貪食性
最大的特點就是貪吃,其外形美觀,體格健壯,抗病能力強,喜歡跳躍。以溪流中的石蟲,小型水生動物和微生物為主食,屬葷吃性魚類。
如何垂釣溪石斑魚
無論你釣魚多長時間,是老釣手還是新人,對于垂釣溪石斑魚來說,你可能未必會。原因有二點:
一是溪石斑基本都是生長在農村山區水域里,而且又是各種小溪流里比較多,垂釣具有一定的辛苦勞累性,城市里的釣手大部分都沒釣過。
二是溪石斑魚的生活習性,它對水質的要求非常苛刻,需要有流水的地方,又需要水質清澈的水域,還需要沙石水底,亂石眾生的地方,才有它的存在。所以說很多人沒釣過,不懂釣。
1、釣法
對于這些生活在山區的釣魚愛好者來說,石斑魚是我們喜愛的垂釣對象魚之一,尤其是近年來采取的走釣方式(就是經常翻山越嶺,釣了一個水域后又換下一個水域),為垂釣及鍛煉兩者兼得的一種娛樂休閑運動,深受釣友喜愛,
(1)、浮釣法:調好標后,一般釣餌離溪河底5~10厘米左右,注意的是線組會隨水流移動,石斑魚的漂相:
在秒動的過程中,石斑魚發現餌后,會從石縫中游出迅速游追吃鉤餌。當吃食后浮漂會有突然黑漂的過程(也有浮漂迅速橫移的現象),可以立即提竿刺魚。由于該魚吃食較兇猛,一般不會脫鉤跑魚。如浮標一沉一抬,則表明小魚鬧鉤。
(2)、底釣法:直接把鉤餌拋于各亂石縫里,并慢慢拖動,全憑手感到判斷提竿獲魚(也可使用小浮漂觀察)。這種釣法適用于急流和渾水的環境中施釣。
2、釣點的選擇
垂釣溪石斑魚,選擇釣點才是重中之重,只有選擇正確的釣點,才能釣到它。
釣點首先選擇在清澈的流水中,水底有大量的沙石,并且有亂石嶙峋或者石巖等的水域,才是最好的釣點。
3、釣餌
對于釣餌,最好的是水里的石蟲,這是第一選擇。其次是小的紅色蚯蚓和面包蟲。這三種餌對垂釣溪石斑魚效果非常好。
4、釣具
溪石斑魚個體小,對于釣具沒什么特別的要求,魚竿可以選擇2.7~4.5米長。石斑魚主要生長在溪流中的陡坡、亂石等地,垂釣環境雜亂無章,又由于水深等因素影響,所以竿長不好說,個人建議使用2.7米。
主線采用1.0號,子線為0.8號,魚鉤采用丸世號或金?,單鉤或雙鉤垂釣都可以。
5、垂釣時間
垂釣溪石斑魚最好的季節是每年的3至11月份。最好的垂釣時間段是早上6點至9點,下午4點至6點。這兩個時間段內溪石斑魚魚吃食最為活躍,收獲也是最好。
寫到最后
垂釣溪石斑魚是一種比較累的釣魚方式,有時為了找一個好的釣點,需要翻山越嶺,鍛煉人的體能,并不是一般人所能承受,所以很少有人會釣。
其實,垂釣溪石斑魚關鍵在于尋找釣點,釣點對于垂釣非常關鍵,如果正確找到釣點,一個小時內,釣獲幾百條不是問題。另一個是不能死守,要經常更換釣點,一個釣點釣了一段時間后,到另一個釣點釣,死守同一個釣點效果差。
最后建議:作為一個釣魚人,環境保護是每個釣魚人的責任!請隨手帶走自己身邊的垃圾,創造一個美好的釣魚環境!如有不同觀點或作者有誤,可以在評論區里指正。我是釣魚鈴當,記得關注我!謝謝
何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