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最近,四川攀枝花一居民利用電擊工具捕捉蚯蚓被舉報,接到報警后,派出所立即安排警力前往巡查。民警在現場發現一男子帶著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正在捕捉蚯蚓,而他隨身攜帶的水桶里,已經裝了十來斤蚯蚓。之后當地派出所接案后對該男子進行了處罰。“電蚯蚓”的
最近,四川攀枝花一居民利用電擊工具捕捉蚯蚓被舉報,接到報警后,派出所立即安排警力前往巡查。民警在現場發現一男子帶著些叫不上名字的工具正在捕捉蚯蚓,而他隨身攜帶的水桶里,已經裝了十來斤蚯蚓。之后當地派出所接案后對該男子進行了處罰。
“電蚯蚓”的事件其實時有發生,曾經就有媒體報道海南電蚯蚓機濫捕蚯蚓的問題,當地媒體稱,該地一年捕獲的蚯蚓高達上萬噸,大量蚯蚓遭殃。那么抓的蚯蚓究竟有什么用?捕捉蚯蚓又會對環境造成什么破壞呢?
“電捕”蚯蚓產業
很多人可能都了解過電魚,相比于網魚和釣魚,電魚給魚帶來的可謂是毀滅性打擊。電魚者們將升壓后的電極往水中一插,無論大魚小魚,全部一網打盡。水中的電流還會對周邊的魚卵造成破壞,最后結果就是這些水域中連魚苗都孵不出來。
另外由于電魚設備所使用的電壓較高,一不小心可能還會危及到水域周邊人員的生命安全,所以我國《漁業法》中進行了明文規定,禁止使用炸魚、毒魚、電魚等破壞漁業資源的方法進行捕撈。禁止制造、銷售、使用禁用的漁具。
當對電魚的管制越來越嚴格之后,就有部分人將目光投向了蚯蚓。魚可以用來做菜,那蚯蚓又有何價值呢?蚯蚓在民間有另外一個稱呼,叫做“地龍”。地龍是我國重要的中藥材之一。最早的中藥學專著《神農本草經》中收載的67種動物藥中就有蚯蚓。這種藥材通過將蚯蚓曬干,價格可以達到幾十甚至上百元一斤。
除了藥用,蚯蚓還可以用來作為飼料,蚯蚓體內富含蛋白質,可以用來喂養雞、鴨、魚,讓它們長得更快。正因為蚯蚓具有這些作用,導致一些人進行利用電擊設備捕捉蚯蚓,要知道,“電捕”蚯蚓可是違法行為。
電蚯蚓的設備也被稱為“地龍儀”,“地龍儀”是以電壓脈沖輸出為主,多數以逆變器升壓對電容進行充電,電容蓄電后產生高電壓。用插在地里的地針,釋放電壓,通過刺激潮濕土壤中蚯蚓的表皮,來壓制蚯蚓呼吸,迫使蚯蚓蠕動,從而鉆出地面。
濫捕蚯蚓會帶來嚴重的生態破壞
蚯蚓這個看起來還不起眼的生物,其實對生態具有很大的影響。蚯蚓屬于生物圈中的分解者,它們通過土壤中的有機物為食,在消化過程中還會不斷向土壤中釋放微生物群,對分解腐化植物具有很強的作用。它們吃的是土,拉出來的也是土,蚯蚓糞中還包含多種生物肥料,能夠進一步促進植物的生長。
另外蚯蚓在土壤中挖穴穿行,能夠在土壤中產生更多孔隙,使土壤松動,改善土壤結構。這些孔隙的存在能夠讓植物根部更容易獲取到空氣、水分以及一些營養物質,如果一片土地中長時間沒有蚯蚓,又不經常對土壤進行松土,土壤很容易板結,影響土壤排水,最后失去活性,土質變差,肥力下降。
“電蚯蚓”這種做法是典型的“利在當代,過在千秋”,雖然現在捕捉蚯蚓能夠帶來短暫的收入,但這種做法一旦泛濫,會使一片區域內的蚯蚓遭受滅頂之災,土壤中失去了蚯蚓,對植物的生長非常不利,想要提升土壤肥力,只能通過加大化肥的使用量保證作物的產量,而化肥的大量使用不僅帶來更高的成本,過量的使用同樣會破壞土壤,形成惡性循環。另外蚯蚓還是許多生物的食物來源,蚯蚓的減少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影響生態系統的平衡,影響生態系統的循環發展。
最后
作為個人,我們應該了解蚯蚓對環境的作用,做到自覺保護蚯蚓,不能唯利是圖。另一方面,對于銷售“電蚯蚓”設備的商家應該嚴查,禁止這些商品流入市場。不過由于“電蚯蚓”設備的制造門檻很低,杜絕這種現象相對較為困難,所以更重要的是我們個人要建立保護蚯蚓的意識。
何同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