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包括多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比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以及手-足-口病等。不同類型的疾病表現也不相同,較常見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口腔水皰、發熱等癥狀,具體特征有差異。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部分疾病有自限性,癥狀
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包括多種由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比如單純皰疹、帶狀皰疹以及手-足-口病等。不同類型的疾病表現也不相同,較常見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口腔水皰、發熱等癥狀,具體特征有差異。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以藥物治療為主,其中部分疾病有自限性,癥狀可自行緩解。
臨床分類
1、單純皰疹
是由單純皰疹病毒(HSV)引起的口腔黏膜及口周皮膚的以皰疹為主要癥狀的感染性疾病。單純皰疹病毒的天然宿主是人,侵入人體可引起全身性損害及多種皮膚黏膜疾病。口腔、皮膚、眼睛、會陰、中樞神經等都是該病毒易于侵犯的部位。有自限性,但也可復發。
2、帶狀皰疹
是由水痘-帶狀皰疹病毒(VZV)所致的病毒感染性疾病。特點是沿神經走向發生的皰疹,呈單側性分布,疼痛劇烈。皰疹單獨或成簇地排列并呈帶狀,故而得名。本病痊愈后很少復發,小兒感染VZV(初發感染)臨床表現為水痘。
3、手-足-口病
是由柯薩基A16型(CoxA16)、腸道病毒71型(EV71)引起的流行性皮膚黏膜病。為侵犯手、足、口部的皰疹性疾病。
病因
總述
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可由多種病毒引起,常見的有單純皰疹病毒、水痘-帶狀皰疹病毒、柯薩基A16型病毒、腸道病毒71型等。常見的傳播方式有飛沫、唾液及直接接觸傳染,也可通過食具和衣物間接傳染。
基本病因
1、單純皰疹
單純皰疹病毒是該病的致病病毒,口腔單純皰疹病毒感染的患者和病毒攜帶者為傳染源,主要通過飛沫、唾液、皰疹液接觸而感染,胎兒也可經產道感染。
單純皰疹病毒血液學遺傳上分為Ⅰ型和Ⅱ型單純皰疹病毒。Ⅰ型主要引起口腔、口周的皮膚和黏膜及面部、腰部以上皮膚和腦部的感染;Ⅱ型主要引起腰以下皮膚和生殖器感染。口腔單純皰疹病毒感染90%以上為Ⅰ型,也有少數為Ⅱ型。
2、帶狀皰疹
本病病原體為水痘-帶狀皰疹病毒,屬DNA病毒,與HSV同屬皰疹病毒。一般認為第一次接觸帶狀皰疹病毒可發生全身原發性感染-水痘。病毒可通過唾液飛沫或皮膚接觸而進入人體,可經皮膚黏膜進入血管,或侵犯神經末梢,以后潛伏于脊髓神經的后結節或腦神經髓外節、三叉神經節,病毒被激活則引起帶狀皰疹。
3、手-足-口病
本病主要是由柯薩基A16型病毒和腸道病毒71型引起的感染,亦可由柯薩基A5、A10、B5、B2等所致。本病傳染性很強,患者和隱性感染者均為傳染源,飛沫可由空氣由呼吸道直接傳播,亦可由消化道間接傳播。
癥狀
總述
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患者的表現與疾病類型有關,單純皰疹表現為口腔黏膜充血水腫、出現口腔水皰等;帶狀皰疹患者口內出現沿神經分布的皰疹;手-足-口病患者口腔出現疼痛性小水皰。
典型癥狀
1、單純皰疹
(1)原發性皰疹性齦口炎:口腔出現病損,可發生于任何部位,如唇、頰、舌以及角化良好的硬腭、牙齦和舌背。開始時口腔黏膜發紅、充血水腫,并出現針頭大小、壁薄透明的小水皰,散在或成簇發生于紅斑基礎上,約1~2mm大小,呈圓形或橢圓形。皰易破潰,留有表淺潰瘍并可相互重疊融合成較大潰瘍,覆蓋黃白色假膜,周圍充血發紅。發病期間唾液顯著增加,口臭不明顯,有劇烈的自發性疼痛。
(2)唇皰疹:多在唇紅部和鄰近皮膚發生,也見于頰、鼻翼、唇部。局部發紅略高起,以發皰開始,常為多個成簇小皰,單個皰少見。病損經常復發,并多在原發的位置發生。局部感覺灼熱疼痛、腫脹發癢,繼之紅斑發皰,呈粟粒樣大,皰液透明稍黃,水皰逐漸高起擴大,相互融合,皰液變為混濁,后破裂或干涸結黃痂。
(3)口內皰疹:好發于表面角化并與下方骨膜緊密固定的黏膜上,如硬腭、牙齦及牙槽嵴黏膜。表現似唇皰疹,為成簇的小水皰或小潰瘍位于牙齦或硬腭。
2、帶狀皰疹
典型表現為帶狀分布的成簇疼痛性水皰。口內可發生于腭、舌、頰、齦等部位。可侵犯1支或2支以上,但多為單側且不超過中線。
3、手-足-口病
口腔頰、齦、硬腭、舌部、唇和咽部黏膜出現疼痛性小水皰,周圍繞以紅暈。水皰可相互融合,皰很快破裂,形成灰白色糜爛或表淺潰瘍。因疼痛影響進食、吮乳,并有流涎。
伴隨癥狀
患者可有發熱、頭痛、咳嗽、流涕、食欲不振等癥狀。
并發癥
1、可損害牙齦和硬腭。
2、部分患者病情重,全身癥狀重,可發生腦膜炎、腦炎、腦脊髓炎、肺水腫、循環障礙等。
治療
治療原則
治療原則為抗病毒對因治療、全身支持療法、對癥處理和防止繼發感染。主要目的是縮短療程、減輕痛苦、促進愈合。可以通過口服、局部用藥進行治療。
一般治療
1、充分休息,給予高能量、易消化、富于營養的流食或軟食,多飲水,可適當補充維生素。
2、損害重、疼痛顯著影響進食者,酌情給予靜脈點滴葡萄糖溶液及維生素。
3、注意做好口腔護理,保持口腔清潔。
藥物治療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病情選擇適當的藥物進行治療,具體請以醫囑為準。
1、抗病毒藥
醫生會根據患者的感染情況選擇針對性藥物,比如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更昔洛韋、重組人干擾素α、膦甲酸鈉等。
2、非甾體抗炎藥
有抗炎、鎮痛等作用,可用于緩解患者癥狀,可選擇布洛芬、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等。
3、神經營養類藥物
對緩解神經炎癥和神經痛有一定幫助,常用甲鈷胺、維生素B1和維生素B12。
4、局部用藥
(1)可用1%~2%普魯卡因溶液含漱,或0.5%~1%達克羅寧、2%利多卡因凝膠局部涂擦,有減輕疼痛的作用。
(2)0.1%~0.2%葡萄糖酸氯己定溶液、復方硼酸溶液漱口,有消毒殺菌作用。
(3)3%阿昔洛韋軟膏或布丁安軟膏,用于治療唇皰疹。
相關藥品
阿昔洛韋、伐昔洛韋、泛昔洛韋、更昔洛韋、重組人干擾素α、膦甲酸鈉、布洛芬、阿司匹林、對乙酰氨基酚、甲鈷胺、維生素B1、維生素B12、普魯卡因、達克羅寧、利多卡因、氯己定、硼酸
日常
總述
小兒病毒感染性口炎患兒發病期需進行隔離治療,日常生活中可適當進行體育鍛煉,增強身體抵抗力,此外,注意休息、合理飲食、遵照醫囑用藥等均有助于促進疾病康復。
心理護理
1、心理特點
患兒入院之后需要進行各種檢查,容易導致患兒出現恐懼感,而且在醫院這種陌生的環境里,患兒缺乏安全感。
2、護理措施
家屬需要多陪伴患兒,輕聲細語與患兒交流,安撫患兒情緒,使其配合醫生進行檢查和治療。
用藥護理
1、嚴格按照醫囑用藥,不可隨意停藥和更改劑量。
2、用藥過程中家屬要觀察患兒是否出現不良反應,一旦出現需要及時告知醫生。
生活管理
1、保持周圍環境安靜,尤其是對于已經出現驚厥的患兒,應避免聲音過大以防刺激驚厥發作。
2、患兒應多臥床休息,保持平靜的情緒,避免哭鬧,減少能量消耗。
3、做好口腔護理,可在飯前飯后使用生理鹽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潔,同時注意避免攝入過燙的水或食物,減輕對口腔的刺激。
4、發熱患兒可穿著棉質寬松的衣服,出汗后可用溫水擦拭身體,及時更換衣服,保持皮膚干燥、清潔。
5、及時給患兒修剪指甲,或者包裹雙手,避免患兒自己抓破口角。
6、患兒穿過的衣服單獨清洗和消毒,放在太陽下暴曬。
7、患兒使用的餐具、洗漱用品定期進行消毒,
8、定期開窗通風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溫濕度適宜。
飲食
飲食調理
患兒飲食應多樣、清淡、易消化,宜食富含維生素和優質蛋白的食物,同時需要多飲水,保持口腔黏膜濕潤,注意避免刺激性食物,以防刺激口腔黏膜引起疼痛不適。
飲食建議
1、患兒可食用粥類、面條、米糊等,容易消化。
2、可制作患兒喜歡的、可口的食物,提高患兒食欲。
3、多食用新鮮的蔬菜和水果,如青菜、胡蘿卜、橙子、獼猴桃、蘋果等,可補充維生素,也可提高患兒免疫力。
4、雞蛋、牛奶、瘦肉、魚肉等食物中含有優質蛋白,適當使用此類食物可補充身體所需蛋白質。
飲食禁忌
1、忌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大蒜等。
2、避免攝入生冷的食物,如生魚片。
3、避免食用含鹽量過高的食物,如臘肉、咸魚、罐頭等。
預防
預防措施
維持良好的個人和家庭衛生可預防本病的發生。
1、養成良好的個人習慣,飯前便后要洗手。
2、保持家庭環境衛生,定期進行消毒。
3、給孩子養成良好的飲食衛生習慣,不喝生水、不吃生食。
4、避免帶孩子去人群密集,空氣不流通的地方。
5、根據天氣變化,及時給孩子加減衣物,注意保暖。
何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