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當地的水泥、砂石、磚頭等建材運輸市場中,小三軸自卸車可以說是主力車型,它的車輛尺寸恰到好處,既可以作為短途運輸車輛,也可以跑中短途的線路。從2007-2008年那會開始,前四后四自卸車就一直在當地風靡至今,有不少水泥運輸戶更是前后換了三臺
在當地的水泥、砂石、磚頭等建材運輸市場中,小三軸自卸車可以說是主力車型,它的車輛尺寸恰到好處,既可以作為短途運輸車輛,也可以跑中短途的線路。
從2007-2008年那會開始,前四后四自卸車就一直在當地風靡至今,有不少水泥運輸戶更是前后換了三臺車都是前四后四。
由此可見小三軸自卸車對于當地人民來說是十分親切的,把單橋車從運輸主力的位置擠了下來,當然現在也還有不少單橋車,畢竟在農村地區的道路狹窄,很多地方非單橋車不可。
但是近兩年小三軸車型的日子也不好過,從此前的按軸稱重,3軸總重30噸變成現在的總重25噸,突然間就少了5噸的載重量,這對于用戶來說每一趟要少了大幾百塊的收入。
輕量化成為主流
也許很多人會以為拉得少了那么運費就會漲上去了,其實不然,這幾年的運輸市場并不景氣,車多貨少競爭大。
即使是拉少了5噸,還是這個價格你不拉的話別人轉頭就拉走了,大家的想法都是一天能賺個幾百塊就算了,圖個自由,出去打工的話還掙不到這些錢。
車輛載重總質量降低了,車子拉得少了,那么輕量化的車型就更加受到用戶的歡迎,車子的皮重越輕就能夠多拉點貨,多拉一噸一個月下來可以多幾千塊錢呢,這幾十塊錢的運費積少成多、不容小覷,在此之前前四后四自卸車的自重普遍在9-10噸左右。
而當地用戶最鐘愛的長安、三環十通的小三軸自卸車,在購買裸車定制貨箱之后,車輛皮重均在8噸多的水準,這也是比較難得的。
相比東風天錦、東風本部這些老牌自卸車就顯得輕了不少,雖然當地人說小廠車比較“虛”,其實不然,使用了這么多年,大家都沒有發現什么大問題。
今天在水泥廠排隊時見到了一部三環昊龍,筆者當時心中在想,這個行情還買新車,這位老哥的貨源不一般啊,不過話說回來,二十萬內落地的前四后四,能夠選擇的車型還真不多,如果將輕量化列為重點,那么篩選出來的車型就寥寥無幾了。
袋裝水泥運輸敗落
平時主要是跑閩南地區的袋裝水泥運輸,相信拉水泥的卡友們都明白,在水泥運輸這個行業里,淡季時間可以算比較長的,雨季會影響施工進度,水泥無法凝固就無法施工了,還有袋裝水泥裝卸與儲存都是一件麻煩事。
在夏季高溫情況下,不僅對工人有考驗,即使是倒了水泥下去,也得澆水幫助凝固,高溫情況下容易出現裂紋。
所以在這幾個月份水泥的需求量會少一些,加上散裝水泥已經是主流,袋裝只能用于農村工地以及零星工程、裝修等少量,需求量遠遠減少了。
在早期的時候,從水泥廠裝車出來,一路隨處可見都是拉袋裝水泥的車子,即使是加水點也停滿了加水的車子,而今年初的時候跑了一趟此前的線路,路上的剎車水也比之前干了很多。
跑了一路冷冷清清的,才見到了一部前四后八跟一部前四后四,跟以前的景象完全兩樣。
很大原因是現在都標載運輸,不再需要像以前那樣晝伏夜出,很多駕駛員都是趁著白天跑,晚上可以在家好好休息,加上不少換購了牽引車,都走上了高速,山路上的車自然就少了很多,幾年來完整的見證了這條線路上袋裝水泥運輸車的衰弱。
固定線路選車
當地作為一個運輸大縣,有不少車主開了二三十年的車都是一直運輸水泥,從早期的袋裝到現在的散裝,正是水泥運輸讓不少家庭脫貧,致富談不上只能維持日常的溫飽,這位車主也是從2009年出師以來,一直跑這條線路。
一個人跑的話,早上卸完貨返程,先回家沖個涼就上來裝貨,裝完貨回家睡一覺,到半夜再下去卸,在高速公路未按軸收費之前,空車還能夠走一下高速,省去走國道的時間,重車的話全程走國道,這點利潤付不起高速過路費。
據了解上一部車是十通的銳獅自卸車,由于是國三車輛,2009年買的新車,去年的時候審不過了,只能報廢掉來買了這部三環昊龍,之前的十通車用的挺好的。
早期三軸車子總重30噸,治超站還是用的小磅,平時隨便拉個二十五六噸,回貨拉沙子的話基本都是31-32這樣裝。
十通的車子在當地保有量大,平時保養也方便,在路上跑即使車子在半路有故障了,叫當地的維修店送貨過來,都有現成的配件,同時玉柴發動機對于山路爬坡也沒有問題,發動機夠力跑起來也輕松。
之前的舊車改了發動機噴水,在空車的時候爬長坡也要開一下降降溫。
在選車的時候也是考慮到,現在都是卸農村地區,路小也窄,前四后六的話調頭不方便,還是繼續買前四后四了。
之前的是5.2的車廂,換了這臺4.8米的,發動機選了玉柴180馬力的,匹配法士特10擋手動變速箱,后橋速比5.571,輪胎規格為11R22.5,這也是為了降低皮重,滿油滿水可以做到7.8噸。
談到標載的問題,卡友表示標載裝個17噸輕輕松松,走在路上蓋好篷布就可以大搖大擺的走了,也不怕被抓,開起來比之前輕松多了。
雖然賺的少了,但是不需要跟做賊那樣子,東躲西藏的日子過去了,現在房子也蓋起來了,車子也買了,讓自己放松一下,一年掙個十來萬就算了,生活要樂觀一些過。
車輛介紹
這款車的駕駛室依然是遵從了一貫的做法,在東風天錦駕駛室的基礎上改版而來,與老款十通車子不同的是,前臉采用了三環的標識,三環十通不再是以前那個十通汽車,看起來高端了不少,三環昊龍的標識與字母十分碩大,品牌辨識度大大提升。
兩側均采用雙層的門鏡,與東風天錦的設計保持了一致,從車主口中了解到,選擇這款車也有一個原因就是看中天錦的駕駛室,以前的十通銳獅用的是東風EQ153駕駛室,這么多年來也沒有出現嚴重生銹的情況。
唯獨就是在擋泥板跟門把手位置有銹穿的情況,新款的天錦駕駛室會更加的堅實耐用,所以多花點錢也是值得的。
保險杠造型簡潔,大燈總成上還帶有LED日行燈,集齊了遠近光、轉向燈為一體,厚道的燈光配置能夠為夜間行駛保駕護航。
短軸自卸車的底盤空間就較為緊湊,這也是為了降低車輛的自重而考慮,兩側配置了防護欄,可以更好的保護油箱、氣罐、電瓶等裝置,在防護板上加裝了照燈,在夜間山區行駛時可以更好的觀察后方情況,也可以對剎車淋水情況進行了解。
貨箱采用的是臥式單杠液壓中頂,耐用性與性價比都比較高,以前單橋車都是用這種液壓頂,在工地卸車時的穩定性也好一些,對于二十來噸的重量都是輕輕松松,相比前頂來說重量更輕還能夠節省貨箱前部的空間。
貨箱采用的是五門開啟、欄板側開的形式,這是前四后四自卸車的標準配置,兩側均粘貼了足量的反光條,在夜間行駛時對后方車輛有更好的警示效果。
由于考慮到自重問題,車主將備胎摘除,現在標載跟短途行駛,輪胎都可以用個半年多才換,沒有一點問題。
總結
隨著散裝水泥的普及,袋裝水泥的日子越來越難過,就好像此前在農村常見的移動攪拌機一般,現在也慢慢被淘汰了,都是直接在攪拌站拉成品過來,加之砂石運輸也要求要環保車,所以業務范圍更加的縮小了,只能運輸水泥跟磚頭。
開車這一行逐漸的不吃香了,車主也說因為開慣了車,自己本身也沒有充足的本錢,不敢隨便的去改行,還是做老本行穩妥一些。(文/卡家號:Truck)
馬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