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好我是多吉,感謝大家閱讀我的內容,希望以下篇幅你能喜歡或對你有所幫助。摘自《乾隆御制文集》:“我聞在昔,佛月光明,以頭施檀,普渡眾生,左旃檀涂,右利刀割,于此二人,不分別撥。五印三藏,古德多有,用是義例,自施其首。十方十色,一以化之,同
大家好我是多吉,感謝大家閱讀我的內容,希望以下篇幅你能喜歡或對你有所幫助。
摘自《乾隆御制文集》:“我聞在昔,佛月光明,以頭施檀,普渡眾生,左旃檀涂,右利刀割,于此二人,不分別撥。五印三藏,古德多有,用是義例,自施其首。十方十色,一以化之,同凡悲抑,共圣慈悲。是真供養,無供養者,作贊饒舌,波羅般若。”是乾隆帝贊嘆月光佛以身施做法器的圣舉。
【嘎巴拉靈骨法器的起源傳說】
“嘎巴拉”梵文kapala是人骨法器的意思,也是古印度一位大成就者的名字。相傳印度84位大成就者之一的嘎巴拉大師在未如法之前是靠打獵為生,她的妻子和5個孩子相繼死去令他極度悲憫,在墳場中大哭久久不愿離去。被正好由此路過的瑜伽上師納波杰巴大師知道后勸解嘎巴拉說:“三界中眾生的生死輪回往復都在經歷如是打擊和痛苦,三界眾生都對生死感到畏懼。悲傷是無用的并不能挽回改變。不如努力修行以尋解脫之法。”并授以口訣和灌頂叫其依法如下修持“以孩子的骨作為六飾,妻子的頭骨當缽。頭骨為生起次第,頭蓋骨中的虛空就是大圓滿次第”如是加以持咒。可修成解脫之法。嘎巴拉依此法苦修九年,終于證悟成為古印度84位大成就者中的“嘎巴拉大師”。
另一個是西藏起源說,引用開篇乾隆帝的那番感嘆。傳說月光佛(釋伽牟尼成佛前眾多化身中的一個)在世時喜歡施舍,最終修成佛道。在他圓寂后將自己的頭骨和身骨也都施舍出去,供后人作為法器和祭器。這就是證悟佛道的大成就者。于是后世大成就者紛紛效仿月光佛發愿將自己的頭骨和身骨捐獻做為法器和祭器。對于后世而言嘎巴拉是來自于上師的鞭策和上師的信念。使修行更為精進。
【嘎巴拉念珠的制作方式】
法器的用途分為禮敬,稱贊,供養,持驗,護魔,勸導六大類。袈裟、項珠、哈達屬于禮敬類法器。鐘、鼓、骨笛、海螺、六弦琴、大號屬于稱贊類法器。塔、壇城、八寶、七證、供臺、華蓋屬于供養類法器。念珠、木魚、金剛杵、灌頂壺、嘎巴拉缽盂屬于持驗類法器。在念珠上藏傳佛教徒認為嘎巴拉念珠是種可以在生死之間向三界之外的神靈傳遞信息的靈器,贊為念珠之王。只有精深佛法的密宗修行者擁有才能發揮其最大價值。
那么嘎巴拉是怎么制作出來的呢?藏傳密宗認為高僧持咒時的靈力集中于眉心間,因此眉骨稱之為“靈骨”,如果要制作殊勝的嘎巴拉念珠必須取高僧活佛的眉骨作為嘎巴拉念珠的材料。高僧圓寂后舉行完天葬儀式,由制作嘎巴拉的喇嘛在天葬臺找到高僧的靈骨并保存。制作念珠時需要心咒加持,每念一遍心咒在石上磨一下,如是直到100或108顆佛珠制作完成。心咒持咒幾十萬遍甚至上百萬遍。并且每位高僧的眉骨只有兩片,在不損耗的情況下只能磨制10顆左右的嘎巴拉念珠,因此一串最為殊勝的嘎巴拉念珠至少需要10位以上的高僧眉骨才能完成。百年內能完成一串嘎巴拉靈骨念珠都是非常難得的事情,所以才少之又少殊勝難得。
【不入法“嘎巴拉”的危害】
“嘎巴拉靈骨念珠”在藏傳佛教是持咒的法器或供奉用的祭器,用于持咒和引導信眾證悟解脫之法的佛教修行。需要擁有廣大功德、大成就的高僧活佛在世時發愿將自己一生修行身骨以天葬方式制成的法器,才能稱之為“嘎巴拉”。普通人的骨頭和動物骨是沒有資格作為“嘎巴拉”材料的,與普通骨制手串佛珠類的文玩有天壤之別。現在有不少文玩商以動物骨或不知來歷的人骨作為材料制作所謂的“嘎巴拉靈骨念珠”可想而知無辜的殺戮和竊取尸骨的行為能帶來福報或加持力嗎?答案很顯然是否。因此不要隨意選擇骨制念珠。
【結語】
“嘎巴拉靈骨念珠”有幸得見即是無比殊勝的事情,但切勿貪玩不問來路。畢竟人骨念珠并非普通文玩。藏傳喇嘛寧死也不會交易流轉到市場。因為對于佛教徒來說這是珍寶,哪怕一片都是值得供奉頂禮的靈骨。是藏密法器的巔峰。所以市場上流通的貨是不會有真正“嘎巴拉”念珠的。最后謝謝大家費時閱讀。
——愿大家吉祥如意扎西德嘞!
高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