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01、蔬菜開始走跌10月份,受北方天氣惡劣的影響,蔬菜供應明顯減少,使得不少蔬菜迎來了大漲。如菠菜零售12-15元一斤,茼蒿10-12元一斤,青菜8元一斤,苦瓜、絲瓜7-8元左右,西蘭花10元一斤,杏鮑菇9元一斤。可以說,這次菜價的上漲,使
01、蔬菜開始走跌
10月份,受北方天氣惡劣的影響,蔬菜供應明顯減少,使得不少蔬菜迎來了大漲。如菠菜零售12-15元一斤,茼蒿10-12元一斤,青菜8元一斤,苦瓜、絲瓜7-8元左右,西蘭花10元一斤,杏鮑菇9元一斤。
可以說,這次菜價的上漲,使得很多葉菜類蔬菜漲至6元以上,目前還算便宜的要數土豆、洋蔥、大白菜了。不過一棵白菜動輒10-15元,很多人也抱怨太貴了,而像黃瓜更是漲至6元以上。
難道菜價將一直高漲?其實并不然,商務部及時給出了調控政策,要求各地政府投放儲備蔬菜,而隨著儲備菜進入市場,再加上11月份開始,南方蔬菜迎來了上市,因此近日菜價開始了一波下滑。
在北京多個市場中,前期漲幅較大的葉菜類,其價格相比一周前跌了50%,如菠菜回落到8元一斤,油麥菜6元一斤,黃瓜4元一斤,苦瓜6元一斤。隨著菜價走跌,大家的購買需求多了起來,預計11月份開始,蔬菜將會回歸正常水平。
在筆者的家鄉,蔬菜也明顯下滑,如菠菜7.5元一斤,青菜4元一斤,番茄3.5元一斤,土豆1.5元一斤,洋蔥1.6元一斤。可見,高價蔬菜已開始遠離,今后人們飲食壓力也會減輕。
02、豬肉、蛋價走跌
10月下旬,受菜價走高的帶動,市場上的豬肉、雞蛋價格均有所上漲,這也造成不少人連肉都舍不得買了。不過從近日來看,豬肉、蛋價行情均有所下滑。
先說豬肉,10月初時,多地豬肉跌至7-8元一斤,記得當時許昌豬肉3.98元引來網友熱議,而東北豬肉也普遍跌至5-6元一斤。不過10月下旬開始,豬肉價格漲幅明顯,北方普遍漲至12-13元一斤,南方漲至15-17元。
但肉價的走高,也抑制了消費需求,大家的購買意愿走跌,白條豬交易量不高,其價格下滑,零售價也因此跌了1-2元。相信接下來肉價還會繼續走跌,早日跌到10元左右。
雞蛋也是如此,10月初時雞蛋批發價跌至3.9元一斤,這個價格蛋農只能剛保本,市場零售也不過4.3-4.5元一斤。但自從菜價上漲后,雞蛋成為了主要替代品,其市場需求增多,但今年的庫存供應不多,雞蛋價格也一路上揚。
到了10月末時,雞蛋批發均價就已漲至5.2元一斤,零售價也因此而漲至5.7-6.3元一斤,不少大城市的蛋價漲破6元,很多人為此抱怨。
不過隨著調控的進行,蛋價明顯走跌,筆者今天去購買雞蛋,發現蛋價已回落到5.5-5.8元一斤,也有網友反饋,超市促銷,雞蛋一斤只要5.2元。
03、魚價普跌2元
受菜價上漲的原因,10月中下旬開始,魚價也迎來了走高,特別是生魚均價已漲至13元,市場零售也漲至18元左右;牛蛙行情也從5元一斤漲至7.5-8元一斤,不少人感慨魚價終于漲了。
然而,近期不少人發現,魚價普跌了2元左右。如鱖魚就是如此,1.7斤規格的塘口價為30-30.5元/斤;1.5規格的29-30元/斤;1.3規格的為28-29元/斤;1.2規格的為26-27元/斤。
鱖魚之所以下滑,一方面是珠三角市場已“爛市”,消費需求不足;一方面是北方交通受阻,鱖魚難以買賣。
加州鱸也明顯走跌,如8兩規格的為11.5元/斤,周環比跌了2元;7兩的11元一斤,周環比跌了1元;6兩規格的為10-10.5元,周環比跌了0.5元。魚價的下滑,主因是新一輪防控開始,各地交通受限,魚價明顯走跌。
生魚價格也是如此,2斤上規格的9.8-10.4元/斤,周環比跌了5毛;2斤下的6.7-7元一斤;2斤上8成的10.5-11元一斤,周環比跌了3毛。
魚價的走跌,除了銷量下滑外,和近期多省交通管制有關,魚的走貨量減少,其價格自然無法持續走高。
04、大閘蟹也走跌
今年的大閘蟹整體行情不是太好,從“雙節”上市之初就沒有上漲多少。而如今已是11月初,按理說大閘蟹已真正進入成熟期,其食用口感美味可口,但其銷量、價格均走跌。
寧波一零售商老張表示,今年大閘蟹的價格便宜了30%,其銷量也比往年少了40%。老張表示,自己實在是弄不清為什么。
從產地價來看,興化產區的3.5兩母蟹,“雙節”期間能賣出90元/斤,但節后行情就回落到70元/斤,而如今價格又跌至60元/斤,也就是說跌了10元左右;4兩公蟹也從40元跌至28元一斤。
其實大閘蟹走跌,首先是今年的產量明顯偏高,市場供應量多,但很多人的腰包不是太鼓,消費需求不大,以至于河蟹持續走跌。
對消費者而言,隨著“菜籃子”的下滑,大家的購買成本有所下滑,今后的日常開支也會因此而減少。相信在官方的調控下,要不了多久物價就會恢復正常狀態。
丁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