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上周門診,我見過一名43歲的頸椎病患者,從影像學檢查上看,椎間盤存在多處突出,而且還有一定程度的旋轉,當時我看完檢查就覺得病情不輕,但并沒有著急下診斷,經過對患者的再三引導詢問,發現其大腦已經開始缺血了,這種缺血造成的異常癥狀(頭暈、疲憊、
上周門診,我見過一名43歲的頸椎病患者,從影像學檢查上看,椎間盤存在多處突出,而且還有一定程度的旋轉,當時我看完檢查就覺得病情不輕,但并沒有著急下診斷,經過對患者的再三引導詢問,發現其大腦已經開始缺血了,這種缺血造成的異常癥狀(頭暈、疲憊、耳鳴等)早在半個月前就出現了,但患者并沒有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更不知道這是頸椎病變所致,幸好年底來院進行了一次體檢,才發現了問題。
頸椎病的概念!
頸椎病是現代社會最常見到的疾病,尤其是一些需要長期面對電腦的職業,更是被一網打盡,這年頭沒有頸椎病比沒有頭發還罕見。
目前50歲以上人群患有頸椎病的比例在30%,而60歲以上的在50%,但這并不是全部,作為未來的花果,青少年團體才是關鍵,盡管他們因為年齡較小,但卻有著極強的探索欲和接受能力,手機一經問世,便風靡世界,現在已經是人們最不可或缺的東西了,但隨著其功能的逐漸完善、豐富,越來越多的人開始沉迷,其中以年輕人居多,他們被稱之為低頭族,這種長時間不良姿勢會嚴重傷害到頸椎,威脅生命。
但在眾多頸椎病里,并不是所有患者都需要進行治療的,作為一種退行性病變,很多人會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患病,但其中有輕有重,輕一些的患者即使不采取任何治療措施,都可能自行恢復;而重一些的患者,他們的病情會快速的惡化,沒有保守恢復的時間,為了生命安全必須立刻進行手術,遠離危險。
頸椎病的治療!
談起頸椎病的治療,絕大多數人都可以說上兩句,畢竟這實在是我們生活里經常會發生的場景:“吃藥、按摩、針灸、牽引、手術等”,常見的基本就是這幾種,但如果大家仔細看的話,會發現前面4個都是保守治療,并不能和手術劃等號。
頸椎病的治療只有兩種方式:“保守治療和手術治療”。
保守治療:主要是以控制病情為主,通過溫和方便的辦法解決患者的疼痛不適,起效較為緩慢,往往還需要長時間的堅持。
手術治療:主要是以解除病灶為主,通過影像學檢查確定患者的病變部位和程度,然后快速去除,達到臨床治愈的目的。
3種情況必須手術!
1,患者存在比較明顯的不適癥狀,比如頸肩酸痛、上肢麻木、持物不穩、頭暈頭痛、腳踩棉花等癥狀,并采取了正規的保守治療一段時間(6個月)后,卻沒有任何改善,需要進行手術治療。
2,患者的臨床癥狀不僅持續時間較長,而且已經嚴重影響到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這時候需要盡快采取手術治療。
3,患者的影像學檢查(核磁共振)顯示,脊髓壓迫明顯,并且程度較重,那么必須立刻手術。
PS:對于頸椎病患者而言,沒有絕對正確的治療方案,更不存在什么高低之分,保守和手術在不同的時期,面對不同的患者,優先級是截然不同的,這一切的前提在于診斷病情,只有確定了病情后,才能決定正確的治療方案,切不可盲目選擇。
望我的科普能幫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私信告訴我!
王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