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丨作者:村姑陳《1》風味溫潤柔和的紅茶,曾驚艷了一段時光。之前和做茶葉出口的朋友聊天。他說,這么多的茶葉里,紅茶算是最早“走出去”的一類茶。如今歐美市場里,風靡多年的紅茶依舊廣受歡迎。外國人的下午
丨本文由小陳茶事原創
丨首發于頭條號:小陳茶事
丨作者:村姑陳
《1》
風味溫潤柔和的紅茶,曾驚艷了一段時光。
之前和做茶葉出口的朋友聊天。
他說,這么多的茶葉里,紅茶算是最早“走出去”的一類茶。
如今歐美市場里,風靡多年的紅茶依舊廣受歡迎。
外國人的下午茶餐桌旁,英式紅茶是最經典的標配。
不過從出口現狀看,現在的正山小種,出口量其實不多。
原因無他,真正產自正山的小種紅茶,產量不高。
別看市面上,打著正山小種旗號的紅茶比比皆是。
但可惜,它們大多不是正品。
經常聽到有茶客稱,我喝的正山小種,又香又甜,便宜又好喝。
但順著往下再問,那湯色如何?
若是對方毫不猶豫就回答,“深紅的,湯色紅濃?!?/p>
不必多言,這樣的“正山小種”,必然是假的。
話說,這又是從哪看出來的?
因為從湯色上,它就不符合正山小種的真實定義!
《2》
正山小種紅茶,茶湯不會紅且濃。
湯色深紅偏暗,湯色如紅酒的茶,一眼就能看出它的發酵程度偏高。
茶葉里,發酵程度偏高,會帶來一連串連鎖反應。
具體到紅茶,發酵程度過高,意味著這款茶的內部,茶紅素和茶褐素的含量要高于茶黃素。
茶黃素為何物?
從資料可查證,茶黃素屬于兒茶素的氧化聚合產物,是提供紅茶色澤與滋味的核心成分。
茶黃素含量高,紅茶泡出來的茶湯,明亮度才會更高。
古文里夸贊一位美人,稱其眼睛長得美時,會用到明眸善睞、眼波如水、秋波含情等形容。
優質紅茶,湯色同樣要透亮有光澤。
這既能帶來極佳的視覺審美,又能體現優質茶與劣質茶的區別。
反過來,茶黃素含量低,易導致紅茶湯色發暗。
從紅茶的制茶加工規律看,隨著氧化發酵進程加深,當茶黃素被進一步氧化后,會轉化成茶紅素。
茶紅素再進一步氧化,則變成茶褐素。
等到最后,當紅茶的發酵程度過高時,茶紅素和茶褐素的含量遠超茶黃素。
導致這款紅茶泡出來的湯色偏紅、深紅、偏暗。
茶褐素作為茶葉重度發酵的產物,過多出現在一款紅茶身上,不是好事。
因為,茶褐素會讓茶湯表現為深褐色。
同時,它還是導致不少劣質紅茶湯色發暗,滋味淡薄的元兇。
結合制茶現實看,紅茶發酵程度講究恰到好處,而不是一路高歌猛進,越重越好。
當一批紅茶達到適中的發酵程度后,需要采取措施阻斷其進一步發酵,防止發酵過頭!
適可而止,恰到好處,是做出好茶的關鍵。
弄清楚這點,自然不能看出,為什么紅茶的茶湯不是越紅越好。
對正山小種而言,湯色深紅并非好事。
反而是假冒偽劣正山小種“一眼假”的證明!
《3》
識人,需察其言觀其行。
識茶,同樣少不了觀察湯色。
正山小種紅茶的茶湯,不應該發紅偏暗,而是介于暖色調的橙黃、橙紅。
這從相關國家標準,可見一斑。
當然,在觀察一款茶的湯色時,可關注的對象遠不止茶湯顏色。
還包括茶湯清透度和明暗度,以及湯中的茶毫數量等。
好茶,清一色以清透為佳。
看起來干干凈凈的,沒有渾濁、陰沉、低沉感。
像上好的翡翠原料,用行家的話來講,得要有“好水頭”才行!
明暗度方面,品質一流的好茶,湯色要明亮。
將茶湯倒入純透明的玻璃公道杯,用手電筒打一束光,光影流轉,水波粼粼。
反觀劣質紅茶,往往湯色發暗,看起來沒有好氣色!
對紅茶而言,湯中的茶毫比較特殊。
因樹種不同、產地不同、工藝不同。
決定有的紅茶,茶湯當中的茶毫含量豐富。
在看湯色時,能看到不少纖細的茶毫,在湯中游走。
而有的紅茶天生茶毫數量偏少,存在感極低。
茶毫數量多與少,并不影響紅茶品質,更關鍵是看茶湯夠不夠透!
《4》
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
買茶時,分辨一款茶是好是壞,肯定不能只看表面。
最關鍵的,還得看香氣和滋味。
聞香辨茶,正山小種紅茶的茶香個性分明,有辨識力。
經過發酵后的紅茶,花香與果香是標配。
而正山小種紅茶,花香以高雅的花蜜香為代表。
熱聞蓋香,時常能聞到一股類似山花蜜的清揚茶香。
甜而不膩,馥郁悠揚,花香半點不流于俗。
而果香上,以桂圓香為經典。
這股果香聞起來極為甜美,不僅能聞到,更能在茶湯中喝到。
有時似新鮮桂圓的清甜,有時似干龍眼的沉穩。
不論蓋香、掛壁香、落水香,統統都有出場,從不缺席。
而外面仿造出來的茶,即便能臨摹幾分桂圓香氣息,但很難做到,茶香悠揚,落水香明顯,持久不易散。
接著,再來看松煙香。
對正山小種而言,松煙香并非標配。
簡單理解,有加入特定煙熏工藝,通過燃燒富含松脂的馬尾松,讓茶坯吸附進松煙,才會形成這獨具特色的松煙香。
因木材選料不同,熏制方式不同,制茶經驗成熟度不同,決定正山煙小種的松煙香,難以復刻。
茶友們在購茶時,可以從這三個維度進行分辨。
一是,松煙香是否舒緩柔和?
二是,松煙香是否持久不易散?
三是,松煙香是否能落入茶湯中?
若有,那是好事。
若無,說明這款“煙小種”略有貓膩!
最后,桐木當地所產的正山小種,在尾調處,時常能浮起松木、竹林的清爽氣息。
空靈極了。
曼妙極了。
雅致極了。
聞香識茶,得認準這樣清新雅致茶香!
《5》
真假正山小種,在茶湯滋味上有何不同?
之前,有茶友納悶的過來問——紅茶作為全發酵茶,也要有鮮爽感?
這是當然。
真正有實力的好茶,怎能喝起來不鮮、不醇、不爽口!
上個月,某上海茶友在喝過桐木紅茶后,發來評價。
“我喝桐木這邊的正山小種,最大的感受是鮮味明顯,這是之前喝紅茶時,感受不到的?!?/p>
“喝別的紅茶吧,你可以說它甜,醇,香,就是沒有這么鮮。”
從中不難看出,鮮醇感是正山小種紅茶的一大滋味特色。
話說,正山小種為何能做到,如此鮮味突出?
答案很顯然,是產區環境的助力。
正山小種,產自桐木高山產茶區。
其地界范圍,恰好與武夷山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高度重合。
放眼茶圈,能做到從自然保護區走出來的茶,寥寥無幾。
這樣的生態優勢,是其它紅茶難以具備的。
桐木當地山高谷深林密,溪流清澈,分布有一大片竹林、松林,上面還有野生猴群分布,生態環境極佳。
從這里走出去的紅茶,不論正山小種還是金駿眉,鮮醇湯感都極其突出。
茶味清甜、鮮醇、飽滿。
回甘明顯,生津持久,飲茶后喉間格外沁涼。
這種尤為突出的鮮味,是正山小種茶味的特色所在!
《6》
元稹在詩里寫,莫怪嚴凝切,春冬正月交。
臘月已至,正月不遠。
時近農歷新年后,春天便已經很近了。
誠然,即便寒冬漫漫,也有它的獨特尚未期限。
至此時,暮靄沉沉,寒風凜冽。
灰白,是這個時節的底色。
晚來天欲雪,能飲一杯無?
天愈寒,越適合手捧一杯熱茶,慢慢享用。
天寒地凍,安居室內,慢啜熱茶暖身,實在快意又逍遙!
更多關于紅茶的知識
金駿眉不是紅茶,大紅袍是紅茶,圍繞紅茶的4個誤區,該扒一扒了
看完紅茶的發展史,教你順利區分小種紅茶,工夫紅茶,紅碎茶
從紅茶到新工藝紅茶,紅茶當大紅袍來賣的背后,藏著茶掌柜的貪婪
與滇紅、祁門紅茶、九曲紅梅相比,煙小種紅茶,是種什么樣的茶?
過了保質期的紅茶就是變質?那白茶、巖茶、紅茶可以放多久?
原創不易,如果您覺得這篇文章對您有幫助,請幫忙點個贊。
關注【小陳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巖茶的知識!
小陳茶事村姑陳,專欄寫手,茶行業原創新媒體“小陳茶事”主筆,已出版白茶專著《白茶品鑒手記》,2016年-2020年已經累計撰寫超過4000多篇原創文章。
劉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