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導語: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電子產品中,每天都盯著屏幕,彎腰駝背,弓著身子。而這也導致頸椎病患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不少人在出現頭暈等癥狀后,也會誤認為自己是頸椎病。一直以來,陸先生都會出現頭暈的情況,由
導語:隨著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人沉浸在電子產品中,每天都盯著屏幕,彎腰駝背,弓著身子。而這也導致頸椎病患者越來越多,也越來越年輕。不少人在出現頭暈等癥狀后,也會誤認為自己是頸椎病。
一直以來,陸先生都會出現頭暈的情況,由于工作需要長期伏案畫圖、回家后自己也會長時間的低頭玩手機,他自動的將這種癥狀歸結為頸椎病。一直以來也沒怎么在意,偶爾活動活動肩頸,涂抹一些清涼油,癥狀也能有所緩解。
但隨著時間越來越長,陸先生發現自己頭暈的癥狀越來越嚴重。于是他去了當地的中醫院接受牽引等頸椎病的康復理療,本以為能夠逐漸緩解病情,舒服一點。癥狀反而越來越嚴重,甚至還出現了嘔吐、肢體乏力等問題。這下他有些緊張了。去醫院一查,竟然查出了腦瘤。
原以為是頸椎病,最終查出腦瘤,咋回事?
陸先生自己說,他一開始只是會出現頭暈不適的感覺,聽周圍的同事說,這是頸椎病的表現,也就一直當成是頸椎病治。誰知道后來竟然出現了嘔吐、渾身乏力等表現,在理療時醫生覺得不太對勁,這才建議他進行腦部影響檢查,結果查出了顱內右側額葉存在低級別膠質瘤。
他也覺得有些后怕,如果自己還是當成頸椎病治療,很可能就錯過了治療腦瘤的最佳時機,白白浪費了機會。
總是頭暈,不一定是頸椎病,還可能和5種疾病有關
① 腦部病變
患者總是出現視物旋轉、頭腦昏沉、頭重腳輕以及走路不穩等表現時,可以通過頭顱CT或者頭顱核磁來明確病變的部位,能夠較為準確的發現腦部病變。
由于腦部病變引發的頭暈,還可能伴隨著惡心嘔吐、自汗,持續幾秒鐘或幾分鐘,發作一會兒就會自行消失。
② 耳部疾病
作為人體重要的平衡器官,當耳朵的供血異常,出現耳部炎癥或者外傷時,都可能導致內耳平衡被破壞,引發障礙平衡紊亂,最終引發頭暈、眩暈等癥狀。
可能引發頭暈的耳部疾病包括耳石癥、前庭神經炎等。
③ 眼部疾病
現代人長期盯著電腦屏幕,對著電子屏幕目不轉睛的工作,很可能造成干澀疲勞等癥狀,時間長了還會影響大腦運轉,引發頭暈腦脹等情況。尤其是原本存在高度近視、散光等眼部疾病的患者,在視野缺損、視覺傳入異常等情況時,也會導致眼部接觸的信息出現不同程度的作亂,誘發頭暈。
④ 心源性不適
心臟和腦部都是人體重要的器官,其中心臟負責供血、腦部負責調節血液循環。當心臟功能出現異常后,可能導致血液供給出現異常,腦部無法及時地得到血液滋養,從而引發心臟缺血、缺氧,間接的導致腦部缺血、缺氧,引發頭暈。
⑤ 三高等內科疾病
對存在血壓、血脂、血糖等指標異常的患者,都可能引發腦部血液供給異常,引發頭暈不適的癥狀。而且不僅是三高問題,就連低血壓、低血糖等,也可能引發頭暈不適。
人們如果因為睡眠障礙或者生活習慣差,導致睡眠質量下降時,也可能引發頭暈不適。而在睡眠呼吸暫停綜合征患者身上,這種癥狀也會更加常見。
總結看來,可能引發頭暈的癥狀可不止頸椎病一種。人們如果出現了類似的頭暈癥狀,也該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更具有針對性的檢查和治療。
長期伏案工作、玩手機的人,該如何預防頸椎病?
長時間伏案久坐的人,由于頸椎長時間處于緊繃的狀態中,更容易導致頸動脈受到壓迫,影響腦部供血和上行血液的循環速度減慢。而人們也可能因此出現頭暈、易怒、入睡困難等問題。為了保護人們的頸椎,以免健康受損,也可以教大家幾個簡單的方法。
第一、拉伸脊椎
坐在椅子上,腰背部位挺直,并且將雙腳向前伸,并攏緊繃。用腳尖往身體方向勾,能夠感覺到小腿肚被拉伸的感覺,腳跟點地。這個動作能夠拉伸脊椎,保持這個姿勢10秒,然后逐漸放松,再做一次有助于緩解疲勞。
第二、舒展頸椎
選擇坐姿或者站著的知識,肩部發力往上提升,能夠感覺到肩部有酸脹的拉伸感覺后,保持10-15秒,在緩慢地放松,重復這個動作1次。這能夠拉伸肩頸部位。
第三、腰背部位墊抱枕
長時間坐著辦公的人,可以在座椅背部墊一個抱枕,給脊椎一個支撐點,能夠保持正常的脊椎曲線,從而減輕久坐帶來的壓力,也有助于緩解久坐疲憊的感覺。
當人們總是因為久坐、玩手機等出現頭暈時,人們確實可以通過這些方法來緩解不適,放松頸椎和脊椎。但在一段時間后沒有好轉,也應該注意排查,頭暈到底是什么原因引發的,以免誤診,影響真正的疾病治療時機。
結語:頭暈是一種很常見的癥狀,但誘因很多,針對不同的誘因,治療的方法也會有所不同。人們要做的是找到正確的誘因,并且采取合理的治療方案。
金俊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