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開筆之前,我先把目前國內珠芽魔芋的一些現象簡述一下,再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年的珠芽魔芋大豐收的情況。珠芽魔芋的前世今生珠芽魔芋之父張東華珠芽魔芋主要產于東南亞及世界各國,二十多年前,云南民族大學張東華教授在研究魔芋粉的時候,找不到很多需要的
在開筆之前,我先把目前國內珠芽魔芋的一些現象簡述一下,再來和大家一起分享今年的珠芽魔芋大豐收的情況。
珠芽魔芋的前世今生
珠芽魔芋之父張東華
珠芽魔芋主要產于東南亞及世界各國,二十多年前,云南民族大學張東華教授在研究魔芋粉的時候,找不到很多需要的材料,于是親自從緬甸、泰國、印尼以及東南亞的幾個國家引進比較實用的珠芽魔芋品種,經過在云南各個地州的實地種植,反復驗證,反復種植、篩選、最后在國內留下了將近十六個品種,同時擴大和培養各個地州種植戶,市場逐步擴大,產品也越來越成熟,最后在市場上種植最好和抗辯能力最強的為彌勒1號、彌勒2號、彌勒3號,還有其他的珠芽黃9號等。在二十多年的實戰當中張教授可謂是祖師爺,難怪有人說張教授是珠芽魔芋泰斗,在當今的珠芽魔芋種植能一劑控制任何珠芽魔芋的病菌和其他病的也只有張教授一人,所以也就有魔王張東華的說法。
現在市場上的珠芽魔芋,種植好的一般都是張教授的弟子,也有自己從緬甸、泰國引進種子進來的,這一部分人不講技術,只管倒賣種子獲得利潤。
寫在前面
在這幾年種植珠芽魔芋越來越熱之后,最擔心的是過量的增長速度,在整個2021年著實讓人捏了一把汗,為什么呢?因為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不懂得魔芋的習性,更準確地說是不懂得珠芽魔芋的習性,不懂得品種眾多的珠芽魔芋品種哪個好哪個不好,基本上都是像直銷的模式,誰賣種子就聽誰的。
那么是什么導致2021年全國火速增加數十萬畝的珠芽魔芋種植呢?答案很肯定,就是利潤,但是根據筆者對魔芋市場調查幾個月的結果卻不是很正常的,因為前些年種植珠芽魔芋的一部分人,不是遵循市場發展和科學種植珠芽魔芋的規律,而是拉起一小部分種植戶(比較有點規模的)組成所謂的戰略聯盟,在目前到西雙版納還可以看到一部分種植戶門口規則:XX戰略聯盟的牌匾。他們的目的是統一拉高種子價格,這就出現了2018-2020年珠芽魔芋種子高得離譜,而這些聯盟主要銷售模式是用自己這一年賺錢的記錄(一般拿出2018到2020年的記錄,一畝最高的盈利曾經有十萬之多)去做營銷,引導自己的朋友和認識的人去種植珠芽魔芋,而為了利益的朋友和熟人就買了他們的種子。這是很不健康的一種營銷方式,因為種子一畝的成本都達到了1萬到1.2萬,如果一畝收成達不到5噸以上是沒法保本的。而當種子賣的可能性也不容易,因為隨著市場不斷走向成熟,種植戶也知道選什么品種,買什么樣的種子,跟誰買是純的,跟誰買是高產的,跟誰買可以有真正的技術支持。
好了,珠芽魔芋市場如何走向,還有市場自己在走,我們今天的正題是找一個種植成長最好,收成最好的和大家分享。
正題:低調的珠芽魔芋種植
我從八月、九月先后在景谷、普洱、臨滄、江城、勐海、勐遮、勐臘、橄欖壩、景洪、東風農場、勐龍鎮等地考察參觀了一百多家大中型種植戶,最后在曼破村的一個種植比較好的種植戶,他種了五百多畝,準備給他寫個種植和豐收的分享報告,最后這個負責人馮總說,這個不算好,他推薦一家更好的,一畝魔芋的葉面果就有260公斤,而且每一株都有一個150克以上甚至200多克的葉面果,珠芽魔芋看地下種球,一般看葉面果就知道,葉面果和地下種球是成正比的。馮總繼續說這家還有開花種球和實生子種植的,都是相當好,我們沒法與之對比。于是我邀請馮總帶路來到了東風農場,走到楊楊超市在對面向前走了50米左右就到了,一路也沒有看到噴繪和路牌,門口也沒有掛牌匾,是一個很低調的種植戶。
喜人的豐收
這個基地總共有一百二十余畝,總規劃了八個地塊。
走到八號地塊,這里看到每一株都是直徑有五厘米以上的桿,因為已經倒苗了,之前那種綠色已經不見,于是我就問了一下:要是能挖一顆看看更好,于是老板就拿起鋤頭挖了一顆,隨后又挖了兩顆,洗干凈,到工棚稱了一下,我的天,居然是9.45;9.3和9.5公斤。
隨后我們還參觀了其他地塊,一號地塊主要是實生子,3-5號地塊是葉面種球種植的,其他是小種球種植,在參觀了各個地塊之后,到工棚一起坐下來喝茶,聽老板分享。
原來這老板是一對夫妻,都是從事企業管理顧問實戰了二十多年的資深企業管理專家,因為前年已經退出,開始過著隱居的生活,平常主要是旅游,行走和打坐,去年遇到張東華教授,在談到珠芽魔芋,很好奇,想親身體驗一下,就來到西雙版納,找地、取樣(取土樣)、請張教授幫忙檢驗、確認然后才租了地。
開花種球
關于種植,真是很歡喜,先談到了開花種球,好美的過程,一直在享受,從選種球到種植,到后期管理。
一切都很正常,估計在1月份可以收獲開花的種子。然后談到實生子,實生子就是開花種球的種子種下的,大家習慣把開花種球的種子叫實生子,實生子也是我見到長得最好的。
目前已經長到第五苗,很壯,很健康。
然后就是葉面種球(也就是葉面果),已經開始倒苗了,但是非常好,看其株桿就可以看得出。
在聊的過程當中,馮總一直贊不絕口,說這八號地塊至少每畝6-7噸,甚至八噸,八噸什么概念,可以寫進教科書了,每個魔芋9公斤,不可思議的技術,值得學習和推廣,如果所有的珠芽魔芋種植戶都有這種豐收,就不會有人虧損了,而且據老板說全年只加了一次底肥,一次葉面肥,也是全程在張教授的指導下,我一直沒有讓心靜下來,因為怎么看,怎么想這都是很不可思議的大豐收。
在結束本文之前,再分享一下已經收成的葉面種球,各個飽滿,希望給每個讀者帶去歡喜的心情。
珠芽魔芋可以是農業種植的,實現國家共同富裕的政策的一個方向,本文介紹的是健康的種植,是有技術的,只要有技術實現高產便不困難,不要像一些人為了賣種子,去拉朋友搞自己不熟悉的行業,種了也不要盲目追求一畝十萬的高利潤,只要正常種植用心管理,實現一畝一萬、2萬是很正常的,最后祝大家共同富裕!
張陽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