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南京有四大市級中心,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它們共同圍成一個寶石型的結構。那么問題來了,紫東明明也是南京相當重視的區域,為什么市級中心里面沒有紫東核心區?1.南京城市向西南擴張南京近些年的現代化城市化之路,明顯是一個向西南擴張的過程,為什么這
南京有四大市級中心,相信大家都比較熟悉了,它們共同圍成一個寶石型的結構。那么問題來了,紫東明明也是南京相當重視的區域,為什么市級中心里面沒有紫東核心區?
1.南京城市向西南擴張
南京近些年的現代化城市化之路,明顯是一個向西南擴張的過程,為什么這個方向不是向北或者向東呢?
原因很簡單,早年南京在工業化的發展階段,率先在西北部的濱江以及鐵路沿線布局了大量的重工業設施,因此后來在南京的現代化建設階段,西北部已經沒有多余的空間。而東部受紫金山以及青龍山脈的阻隔,開發成本相對較高,不適合擔當南京主體擴張的主要方向,因此南京毅然選擇南下之路,成就了河西以及南站。
2.多極化與空間距離
在新城開發的過程中,南京逐漸擺脫了單中心的城市結構,逐漸向多中心格局轉變,多極化顯然已經成為南京城市發展的主旋律。但是多中心并不是隨意設置的,由一變四的過程,也是人口流動、資本投入、資源下放的過程??臻g距離顯然非常關鍵,距離太近起不到疏解人口以及功能的作用,距離太遠老帶新的過程會非常困難,浪費資源不說,最終的效果也會相對來說比較差。
以現有設置的四大中心為例,江北中心距離新街口直線距離約9km,河西中心約8km,南站-紅花機場約8km,顯然都是不超過10km的。但是我們看紫東核心區,距離新街口的直線距離約17.5km,這個數字基本上是上面四個區域的雙倍。從這個層面來說,南京四大中心為什么沒有紫東已經很清楚了。
3.寧鎮揚背道而馳
雖然紫核不是市級中心,但不代表紫核不重要。我們把視角拉大,寧鎮揚的地理格局是南京在西面,揚州和鎮江在東面。寧鎮揚一體化本應該相互靠攏,但最終因為很多原因,南京選擇了西南方向,鎮江和揚州選擇了向東擴張,寧鎮揚不僅沒有相互靠攏,反而背道而馳。
從揚州的角度來說,向東融合江都更加的現實。從鎮江的角度來說,向東明顯比向西有更加開闊的發展空間。不是誰的錯,三座城市根據自己當時的現實需要,都選擇了相對合適的發展方向而已。但現實的問題是,如此這般下去寧鎮揚一體化無從談起。
為了破解當前的困局,南京作為寧鎮揚的龍頭必須做出實質性的動作,在這樣的大背景下,紫東橫空出世,其中紫東核心區尤其關鍵。
4.紫東橫空出世
紫核最主要的功能定位有兩個,一是南京城市副中心,二是寧鎮揚同城化發展的區域HUB。
城市副中心很好理解,四大中心相互分開,但總體上又都處于快速一環之內,從大的視角上看,四大中心共同構成了南京的核心城區。但因為總體偏西南方向,對東部區域的輻射帶動也相對較弱,所以南京必須在東部也設定一個強中心的區域作為往東部投入的基地。
如果只考慮這個層面,實際上麒麟在區位上更加適合擔此重任,但是考慮到紫東還有對接鎮江和揚州的現實需要,且麒麟的城市框架已經成型,土地儲備也已經不多,因此綜合考慮之下,原青龍地鐵小鎮得以逆襲成為如今的紫東核心區。
對內承擔南京城市副中心的功能,未來大量投入的城市功能,將輻射紫金山以東大片區域。對外它是寧鎮揚三市的區域中心,依靠多條地鐵,成為南京與揚鎮對接最重要的綜合性節點,重要程度不言而喻。
陳楠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