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富拉爾基分局興隆派出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在某小區三棟門前的綠化樹帶附近,有大量麻雀死亡。民警迅速上前查看,發現在附近天上陸陸續續還有麻雀接連掉落下來,經清點發現現場已死亡麻雀高達28只。經現場勘查,民警們還發現
近日,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公安局富拉爾基分局興隆派出所民警在巡邏時,發現在某小區三棟門前的綠化樹帶附近,有大量麻雀死亡。民警迅速上前查看,發現在附近天上陸陸續續還有麻雀接連掉落下來,經清點發現現場已死亡麻雀高達28只。
經現場勘查,民警們還發現現場地面上還殘留有部分類似小米的物質,初步斷定系人為投放藥物所為。最后民警查到了有一男子在附近綠化帶投放有毒食物捕殺“麻雀”,并會定時將被捕殺的“麻雀”取走。
該男子最終被民警抓獲,據其供述,他從2020年冬天至今曾多次投放摻有毒藥的小米藥殺麻雀高達200余只,民警在其家中還發現了107只被冷凍的麻雀尸體。該男子說,這些麻雀都是自己留著吃的。目前該男子已被警方采取取保候審的刑事強制措施,案件正在進一步工作中。
根據規定,麻雀身為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私自捕捉1只即違法,捕捉20只以上涉嫌犯罪,捕捉50只以上就屬于重大刑事案件,100只以上屬特大刑事案件。大家要是不想被罰款坐牢還是別打它們的主意了,而且專家曾說,麻雀的整體基準價為300元每只,核桃估計該男子估計要賠不少錢呢。
麻雀的現狀
麻雀又被叫做瓦雀、老家子、照液、麻谷等等,它有很多種類,是27種小型鳥類的統稱。分布十分的廣泛,在世界上很多地方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而目前在我國境內分布的有五種。
在曾經,麻雀由于經常以谷物為食,所以一度被認為是害鳥,甚至成為了四害之一,當年還有轟轟烈烈的打麻雀事件,據說當年全國捕殺了近20億只麻雀。直到后來麻雀才從四害之中退出,換成了蟑螂。其實也不算錯,麻雀是一種雜食性的鳥,它們在育雛的時候主要以一些對植物有害的害蟲為食,而且也會捕食螞蟻、蒼蠅、臭蟲之類的生物,對人類來說也算是一種益鳥了。
不過麻雀的繁殖能力極強,除了冬天之外,幾乎一直都在繁殖期,一年可以繁殖3-5窩,而每次可以產卵6枚左右。剛出生的雛鳥在15天之后就能飛出去自行尋找食物。
而且它們是一種群居動物,核桃小時候就經常看見電線桿上站滿了麻雀,不過現在似乎真的挺少見到了。它們經常會成群結隊地覓食,通常是十幾只或者幾十只,但在秋季的時候甚至可以達到成百上千只。正是因為數量太多,加上它們確實會偷吃莊稼,所以容易形成雀害,當年消滅它們也算是情有可原。
麻雀為什么會成為國家保護動物
但是當年打死的麻雀太多了,導致原本應該被麻雀吃掉的害蟲沒有了天敵,于是就開始大量地破壞植被,人們發現的時候已經晚了,畢竟雀死不能復生。沒辦法,只好用殺蟲劑來對付害蟲,但是我們都知道,當時的殺蟲劑有不小的毒性,濫用的后果就是那場三年大災荒。
也正是因此,國家開始認識到了麻雀對于生態環境的重要性,所以將麻雀列入了《國家保護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經濟、科學研究價值的陸生野生動物名錄》,成為了國家“三有”保護動物,甚至為了能快點讓麻雀恢復過來,我國還從國外引進了不少。
捕殺麻雀屢禁不止
不過不知道為啥,總有人喜歡抓麻雀。麻雀在很多國家的非法鳥類市場中都是以食物的身份出現的,這對比于那些非法的鳥類寵物來說,有夠慘的。在很多地方甚至會有“炸家雀”的小吃,而且有些地方認為麻雀有補腎壯陽、固澀益精的功效,算是一種補品吧。所以不少人都偷偷地捕殺麻雀。
2019年,廣東省河源市紫金縣一男子使用錄音機、黏膠等自制的工具捕捉了136只麻雀,其中12只已死亡,剩下的都被相關部門放生了。該男子被以非法狩獵罪判處有期徒刑9個月,緩刑1年。而麻雀的整體基準價為300元每只,所以136只麻雀一共價值40800元,不過鑒于只死了12只,所以該男子被罰了3600元。
同樣在2019年,錫林浩特市的李某和侯某在毛登牧場使用粘網捕捉了89只麻雀,后因熱心群眾舉報,被公安部門抓獲,事后李某和侯某都被判處了有期徒刑一年,緩刑一年,并賠償損失和鑒定費用共44133.5元。話說鑒定費這么貴的嗎?核桃算了一下,就算是一只300塊錢,89只應該是26700元,這都快翻倍了吧。
除了麻雀之外,常見的野生動物也價值不菲,我們要是隨意捕殺的話,真是得不償失。比如壁虎300元,眼鏡蛇1000元,果子貍、花面貍1200元,野兔80元,刺猬200元等等,這些還只是基本價格,按照動物的保護級別,罰款金額可能乘以1到10倍,所以大家最后別有事沒事地打野生動物的主意。
丁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