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文/香媽導語:現在本科生找工作已經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由于市場飽和再加上畢業生人數連年增加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已成常態。對于本科生來講只是金字塔尖尖上的學生才能在畢業的時候順利地找到工作,而這些本科生就是985工程院校畢業的。其實現在的就業大環境
文/香媽
導語:現在本科生找工作已經是難上加難的事情,由于市場飽和再加上畢業生人數連年增加大學生找不到工作已成常態。
對于本科生來講只是金字塔尖尖上的學生才能在畢業的時候順利地找到工作,而這些本科生就是985工程院校畢業的。
其實現在的就業大環境更傾向于名校畢業的學生,選調生也會從名校之中選拔,畢竟他們確實存在著先天優勢。
每年可能考上985院校的學生僅占全部考生的2%甚至更少,可想而知這些人才有多么的稀有。
名校的學生受萬人追捧,而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找工作就雪上加霜,所以大部分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都希望通過考研改變現在的境況。
名校VS雙非,差距不止一星半點,研究生“補貼費用”告訴你答案
馬上就要考研了,大家都進入了瘋狂備考的最后階段,各個學校門口都開始拉橫幅預祝考生上岸了,考試氛圍已經拉滿了。
據了解,今年報考研究生的人數已經達到462萬人,其中有半路棄考的學生,那滿打滿算現在也能有400多萬考生繼續考研。
其實大多數學生考研的目的就是希望能考上一所985工程院校或者雙一流院校,這對于普通本科的學生來講是一個質的跨越。
如果學生能考上名校提升的不僅僅是學歷,而且還有價值不菲的獎學金可以拿,很多研究生上學的時候都是獎學金抵扣學費的,這樣也能給父母減輕一定的負擔。
研究生這樣簡直是一舉兩得,學生能夠在讀研究生的時候一邊學習新的知識一邊獲得獎學金,但是學生要清楚并不是每一所學校的獎學金都很多。
按照正常要求研究生每年的補貼不能低于6000元,但是不同院校之間研究生所獲得的獎學金不一樣。
現在有很多研究生開始反映,每年僅發放6000獎學金太少了,但是值得注意的是僅有6000元獎學金的只是那些雙非的學生。
而那些名校研究生每年都有著6000元以上的獎學金,中國人民大學和北京語言大學都會發萬元以上的獎學金。
而且學生還有導師的項目資金補貼,如果真的要算一筆細賬的話,名校研究生每個月的所得到的費用可能比打工族都高,所以還有誰想說“讀書無用”?
這樣明顯的對比讓我們知道雙非研究生和名校研究生之間的差別有多大,大多數研究生都覺得進入社會工作的時候就好了,但事實卻恰恰相反。
名校和雙非研究生之間的薪資待遇也有差別
相關數據顯示,本科生和研究生整體之間的薪資待遇相差1000元左右,而名校研究生和雙非研究生薪資待遇也是有差距的。
所以這種現象之下985院校畢業的學生成為用人單位首選的錄用對象已經成為不爭的事實。有的網友發表一系列的評價,“如果985大學和雙非院校的學生一視同仁的話那么就沒人努力了”。
也有的網友說讀書就是學生的門票,其實筆者認為這兩位網友說得還是比較在理的,學生在高中期間努力學習就是為了能考上理想的院校,其中也不乏一些把985院校當做是目標的學生。其實學生不管是名校畢業生還是雙非畢業生都需要努力,努力的人終究會收獲財富。
無論什么院校畢業的研究生應該學會自強不息
以前考研的學生基本上就是單純地喜歡科研,而現在學生考研只是為了能夠找到一份謀生的工作。
很多雙非院校的研究生紛紛表示難道自己就應該少拿錢?認為自己的研究生白考了 其實筆者認為并不是這樣的。
只要學生在校期間努力學習,有過硬的專業素質肯定是不會比別人差的,如果學生只會耍嘴皮子功夫,那么找不到工作是應該的。
學生進入研究生階段提升的不僅僅只有學歷還有自己的見識和眼界,這兩個點是能讓學生的人生發生變化的,所以學生不要過度糾結自己的學歷問題,畢竟現在的研究生是自己努力考上的。
學生要想自己的就業不受影響,就需要在讀研期間好好學習,爭取提升自身的競爭力,學生也應該對自己的職業有所規劃,這樣也會讓迷茫期的自己找到繼續奮斗的方向。
今日話題:
大家認為雙非研究生找工作真的沒有優勢了嗎?
(以上圖片均來自網絡,侵權請聯系刪除)
馬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