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大家的焦慮叔理解很多人在做影像檢查時仿佛能看到無數輻射拿著利刃穿透自己的身體畢竟電離輻射致癌的新聞層出不窮但相對于新聞里的高強度核輻射醫學影像帶來的電離輻射可以說小巫見大巫那么做影像學檢查對身體會造成多少影響?哪種檢查輻射最大?哪種安全又準
大家的焦慮叔理解
很多人在做影像檢查時
仿佛能看到
無數輻射拿著利刃穿透自己的身體
畢竟電離輻射致癌的新聞
層出不窮
但相對于新聞里的高強度核輻射
醫學影像帶來的電離輻射
可以說小巫見大巫
那么
做影像學檢查對身體會造成多少影響?
哪種檢查輻射最大?
哪種安全又準確?
常見的影像學檢查大對比
X光
X光輻射量大概在20-100uSv
雖說對人體有一定的放射性損傷
但一般危害不大
輻射致突變一般需強到10000 uSv以上
這么說吧
照一次X光
相當于坐飛機飛了2萬公里
差不多24小時航時
X光跟拍照差不多
主要通過X射線穿透身體
針對不同物質產生不同的穿透力
來形成影像
比如胸片(胸部X光)
可檢查肺炎、肺結核、肺癌、胸積液、氣胸
心臟肥大、動脈瘤等胸部疾病
而脊椎X光
則能看出脊椎間的厚度
來判斷是否存在頸腰椎問題
當然,功能強大的X光
還可檢查口腔、食管、
胃部、骨骼四肢等一些疾病
孕婦、色素失禁癥、色素性干皮癥
布盧姆綜合征、范可尼貧血癥、
唐氏綜合征等人群
不要照X線
CT
CT可以說是X光的加強版
普通CT輻射大概為2000-5000 uSv
低劑量CT輻射大約為200-500 uSv
分別是X光的100倍和10倍
CT和X光原理相同
但CT把人體結構劃分得更加細
可以發現更加細微的病灶
適合于大病確診
腦部疾病:
腦部CT常用于腦缺血性疾病
腦出血性疾病、腦部腫瘤的鑒別及診斷
胸部疾病:
胸部CT能夠檢查肺炎、
支氣管肺炎、支氣管狹窄
以及胸部腫塊等疾病
心臟疾病:
心臟CT一般指冠狀動脈CT
用來診斷冠心病
骨骼四肢疾病:
CT能檢查比較復雜的骨關節疾病
例如脊椎、胸鎖關節
孕婦、甲狀腺功能亢進
對碘造影劑過敏、
肝腎功能不全、心臟功能不全的人
不能進行CT檢查
B超
B超屬于超聲波
跟射線無關
所以幾乎沒有輻射
連孕婦都可以做!
以超聲波穿透人體
遇到人體組織產生反射波
再通過計算反射波成像
就像人挑西瓜
通過敲擊聽聲來顯示病灶情況
腹部疾病:
B超能夠檢查出各類腹部疾病
如膽囊炎、膽囊結石、胰腺炎、肝硬化、
前列腺炎、腎病、尿路結石等疾病
盆腔疾病:
婦科B超可以說是女性的保護神
通過盆腔B超
能檢查出卵巢囊腫
子宮肌瘤、子宮內膜息肉
輸卵管積水等器質性病變
心臟疾病:
其還能觀察心臟形態和功能
輕輕一照
能發現心臟肥厚、心臟泵血和舒張問題
如先天性心臟病、心臟瓣膜病等等
不過其穿透力較弱
如果檢查疾病需結合病情
聯合其他項目檢查
彩超成像更為先進
能更好地辨別病變性質
核磁共振
別一聽到“核”就瑟瑟發抖
核磁共振跟B超一樣
對身體基本沒有輻射傷害
把人置于磁場中
采用靜磁場和射頻磁場使人體組織成像
在成像過程中
既不用電子離輻射也不用造影劑
安全又有效
腦部疾病:
核磁共振對軟組織檢查更加清晰
能更好地觀察血管
檢查腦梗等腦血管疾病以及腦部腫瘤
脊髓疾病:
可用于脊髓疾病的診斷及脊髓瘤、
腰間盤突出、脊髓空洞癥等檢查
最后再給大家總結一下
雖然X光、CT對身體有一定的輻射
但一次或幾次并不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并且檢查的意義
比輻射危害的意義更大
參考資料:
[1]王增強.探討X線技術在醫學應用中的研究概況[J].影像研究與醫學應用.2019
[2]何微.淺談醫用診斷X光射線輻射源測量結果影響因素[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2013-6
[3]佚名.X線、CT與MRI有輻射傷害嗎[J].世界最新醫學信息文摘.2018-26
[4]X光、CT、B超……區別到底在哪里?終于明白了.人民日報.2019-02-20
[5]王繼勇.胸部CT,輻射不可怕[J].中國家庭醫生.2018-34
[6]佚名.磁共振檢查有輻射嗎[J].中國家庭醫生.2017-48
[7]白月云;劉俊平.CT、MRI及B超的優缺點分析與合理應用[J].現代醫院.2008-1-8
金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