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小張是一名22歲的男孩子,2周前有多次“冶游史”。近幾日就發現包皮局部出現了米粒大小的紅斑,本以為是衛生問題造成的感染,可經過連續幾日的清潔和抗菌藥口服,病情仍無好轉。于是小張便到醫院相關專科咨詢,醫生給小張進行常規的查體后,詢問小張是否有
小張是一名22歲的男孩子,2周前有多次“冶游史”。近幾日就發現包皮局部出現了米粒大小的紅斑,本以為是衛生問題造成的感染,可經過連續幾日的清潔和抗菌藥口服,病情仍無好轉。
于是小張便到醫院相關專科咨詢,醫生給小張進行常規的查體后,詢問小張是否有“冶游史”,小張否認。于是,醫生給小張再次進行了常規的尿液分析和局部分泌物細菌培養,檢查結果都無明顯異常。
之后,醫生根據檢查結果,告訴小張目前排除泌尿系感染,皮膚軟組織局部的分泌物也未培養出致病菌。目前因為小張存在包皮過長的情況,醫生考慮可能跟長期的炎癥刺激有關,于是醫生建議小張及時的清潔和預防性用藥,同時也要小心再保守觀察。
但是就這樣再過了1周,小張局部的問題還是沒改善,而且病情表現從“紅斑”轉變為“結節”,這讓小張很是緊張。于是再一次前往醫院,這次醫生再次向小張追問病史,詢問小張是否有“冶游史”?醫生告訴小張,根據小張的病史,還有病情表現,包括局部特征性的“結節”異象,小張很有可能是感染了梅毒,這是一種性傳播疾病。
這個推斷讓小張一下子慌了神,趕忙告訴醫生自己上個月的確有過“冶游史”,因為沒想到這種行為還能帶來這種疾病,出于隱私就稀里糊涂的想掩蓋過去。于是醫生趕緊給小張做了梅毒的特異性檢測TPPA,同時為了評估感染的活動程度,還加做了梅毒的非特異性檢測TRUST半定量,但是檢查結果讓醫生和患者都很詫異:梅毒兩項結果全部為陰性。(下圖)
但是醫生告訴小張,如果考慮局部普通炎癥,不可能需要這么久的康復時間。但目前考慮的梅毒可能性,檢查結果也無法證實。所以只能再觀察,同時必須1周后再做梅毒特異性抗體復查,但是觀察期間小張可以先預防性先用藥,但醫生的建議被小張拒絕了。
很快1周的時間到了,小張的病情越發明顯,局部的感染情況從上周的“結節”轉變為充血發腫的“硬結”,并呈明顯的皮膚隆起。這次小張沒有再遲疑,直接到醫院找到醫生說明情況后,主動要求再次檢查梅毒。而最終檢查的結果出來,小張的梅毒TPPA和TRUST半定量都是陽性,也就是說自從小張發現問題,到現在接近4周的時間,直到陽性結果出來的這一刻才能證明:小張確診梅毒。(下圖)
通過以上案例,大家可能普遍都會存在一個疑問“為什么梅毒要確診這么難?”要回答這個問題之前,大家先要明白關于梅毒的2個檢查,也就是文章中說到的“梅毒TPPA檢測”和“梅毒TRUST半定量檢測”。
實際上,梅毒是由一種叫做“梅毒螺旋體”引起的性傳播疾病,這種病原體是人類所特有的,人類對梅毒沒有先天免疫性,尚無疫苗接種進行人工免疫,僅能在受感染后產生感染性免疫。已經完全治愈的早期梅毒患者仍可以再感染。人體感染梅毒后,會產生igM抗體、igG抗體和反應素(本質也是一種抗體類型),而“梅毒TPPA檢測”和“梅毒TRUST半定量檢測”正是利用了人體感染梅毒后,能夠產生抗體和反應素的原理,進行的診斷性檢測。
先來說說梅毒TPPA檢測,這個檢測是利用一種試劑來診斷感染梅毒。這種試劑是“梅毒螺旋體提取物致敏明膠顆粒”。上面說到了,人體感染梅毒螺旋體后,血清中會產生“igG抗體”,而TPPA檢測就是利用這個原理,檢驗人員在做檢測的時候,如果發現試劑和抗體發生肉眼可見的“凝集反應”(定性評估),那么證明血清中存在梅毒螺旋體“igG抗體”,以此來診斷梅毒的特異性感染。
而梅毒TRUST半定量檢測,是利用人體感染梅毒后會產生“反應素”的原理,來達到對梅毒感染的活動狀態的評估(定量評估)。“反應素”本質上也是一種抗體,這種抗體是IgG和IgM型混合抗體。而TRUST半定量這個檢測的方式是利用試劑中加入“甲苯胺紅”,來達到與“反應素”抗體產生肉眼可見的顆粒凝集和沉淀,以此來判斷梅毒的感染程度。
那么梅毒的TPPA檢測和TRUST半定量檢測有什么區別呢?
這兩者最主要的區別就是梅毒TPPA檢測利用的抗體是梅毒螺旋體抗體,這種抗體是人體感染上梅毒后所產生的特有性抗體,感染其他疾病不可能會產生這種抗體,所以TPPA是梅毒的特異性檢測,用來評估是否感染梅毒。而TRUST半定量檢測利用的是反應素抗體,這種抗體是非梅毒特異性抗體,也就是說感染上梅毒有這種反應素,其他疾病也有可能產生這種反應素,比如感染上病毒性肝炎、結核病、麻風等疾病也可能產生這種反應素抗體,所以TRUST半定量是梅毒的非特異性檢測,用來評估(可能)感染梅毒后的病情活躍度。
還有一個區別就是,因為梅毒的TPPA檢測利用的是梅毒的特異性抗體,而人體一旦感染上梅毒,這種igG特異性抗體會終身攜帶,所以只要是感染上梅毒的患者,終身TPPA檢測都是陽性。而TRUST半定量只是梅毒的非特異性抗體檢測,哪怕感染上梅毒,只要疾病處于穩定期,人體沒有對這種反應素作出免疫應答,這個檢測也就不一定能夠產生陽性反應。所以說,要確診當下感染梅毒,同時病情處于活躍期,就必須TPPA和TRUST半定量同時產生陽性結果,臨床上一般依靠TPPA來判斷是不是梅毒,依靠TRUST半定量來判斷梅毒的活躍程度。臨床上梅毒的非特異性抗體檢測除了這種TRUST半定量,還有類似的RPR實驗檢測也是常用的一種檢測方式。
總結來說,梅毒TPPA檢測就是定性檢測,梅毒TRUST半定量檢測就是定量檢測,為了避免誤診,確診“當下感染梅毒和病情處于活動期”就需要這兩個檢測方式,都必須產生陽性反應,缺一不可。如果梅毒TPPA檢測陰性,哪怕TRUST半定量檢測陽性,也不能診斷梅毒,只能診斷可能感染了病毒性肝炎、結核病、麻風等疾病,因為TPPA是定性梅毒的特異性檢測。而如果TPPA檢測陽性,TRUST半定量檢測陰性,雖然能診斷患有梅毒,但無法確定是既往感染過梅毒還是當下感染梅毒,也就是說無法判斷梅毒是否處于活躍期。
那么,介紹完“梅毒TPPA檢測”和“梅毒TRUST半定量檢測”,大家肯定還有疑問,這和梅毒的“狡黠”有什么關系呢?答案是有,而且還有特別高的關聯度。正是因為確診梅毒需要做這兩個類型的檢測,所以導致了梅毒很多時候無法及時的判斷。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是因為人體感染梅毒后是有潛伏期的,并不是馬上感染就能檢測到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和梅毒螺旋體非特異性抗體。首先潛伏期內的梅毒是沒有明顯癥狀的,這種情況下感染了梅毒,特異性抗體igG需要3-4周左右才能檢測出來,而非特異性抗體,會比特異性抗體igG晚2周左右才能出現。請看清楚,日期之后的“左右”2個字,也就是說哪怕知道自己感染了梅毒,但是要測出特異性抗體,并不能完全精確,這和身體的免疫能力、和梅毒螺旋體的活躍程度有關。因為本身檢測具有一定的時間誤差,再加上感染梅毒后的癥狀表現比較隱匿,所以很多情況下,梅毒的診斷和治療會產生延誤。
那么,我們現在來“復位”一下開頭文章中小張的病程經過。
首先小張2周前發生“冶游史”,開始出現一些癥狀,這個時候小張第一次到醫院就診隱瞞病史,導致醫生沒有檢測梅毒,但實際上這個時間點,倒推假設小張已經感染了梅毒,但是短短2周內還身體血清內很可能還沒有產生“梅毒螺旋體特異性抗體igG”,所以哪怕醫生檢測也是檢測不出來的。
又過了一周,小張的癥狀沒有好轉,這個時候在醫生追問病史的情況下如實交代,醫生及時給小張做了梅毒的檢測,檢測結果卻是陰性,這也是可以預料到的,因為特異性抗體igG一般都需要3-4周左右人體才會產生,那么小張檢測的時候正是3周,處于檢測“盲區”所以檢測結果陰性也在預料之內,醫生也及時給小張做了提醒。
又過了1周,小張病情再次加重,這次遵醫囑及時復查,而這時小張的病程已經是4周了,TPPA檢測陽性,但因為非特異性抗體檢測比特異性抗體會晚1-2周產生,所以這個時候小張的非特異性抗體檢測TRUST半定量結果顯示滴度并不高(請看圖)。可以設想,如果小張既然感染過梅毒,那么哪怕到現在4周的病程,因為滴度還這么低,也無法診斷這次的小張梅毒處于活動期。
總結
以上,就是關于梅毒病理機制、病情發生發展和相關檢測的分析。內容從臨床實際病例展開討論,之后針對性的科普,相信大家對梅毒這個疾病都有了更加系統的認知。在這邊關于更多梅毒的內容就不一一展開,最主要提醒大家,梅毒及時的治療是防止病情發展的重要方式。如果大家,在日常生活中,發現自己有感染梅毒的高危病因,而后出現癥狀反應,一定不要抱有僥幸心理,要到專科醫生處及時的檢測治療,避免 傳染也保證自己的安全健康!#醫者人間##頭條健康##清風計劃#
丁夕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