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作者:給我半秒安靜阿開幕雷擊:隱形車衣并不能完全保護油漆不受損傷最近天氣冷了,自有客戶都不出門了,接了不少雙11期間網銷的第三方品牌車衣,貼得可真是欲言又止,產品不行,產品力也不盡人意。正
本內容來源于@什么值得買APP,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 |作者:給我半秒安靜阿
開幕雷擊:隱形車衣并不能完全保護油漆不受損傷
最近天氣冷了,自有客戶都不出門了,接了不少雙11期間網銷的第三方品牌車衣,貼得可真是欲言又止,產品不行,產品力也不盡人意。正好借此機會以車主視角講解相關知識,文中除傳統廠商不含任何三方品牌推廣,所有涉及其他品牌會馬賽克覆蓋。文章可能tj。正如我之前寫的太陽膜一樣
本文看點
價格構成
何為隱形車衣 隱形車衣有什么作用
施工常見問題
后續使用問題
個人干貨建議
先說最關心的價格問題,隱形車衣價格構成為產品本身+人工費用。其中人工費用市場大概再1500-2000不等。這是固定成本。產品本身價格以tpu為例,自用鋪貨國產oem目前成本在2000-2500元一支左右。批發用白包低于2000元一支。自用鋪貨進口oem4500元左右。傳統廠商龍膜g1價格6000元左右一支。威固v10價格8000元左右一支。成本價格加上人工費用加上利潤即為零售價格以龍膜g1為例。市面價格在13000-18000不等。威固定位偏高v10價格再20000左右。
何為隱形車衣,又有什么作用
簡單點來說就是一層保護膜,但這層保護膜并不只是只有保護作用,附帶一個熱修復抗污增亮效果,不過這個取決于膜表面的涂層。
材料上現在主要有2種,tpu和tph。tph零售價格比tpu低1000左右,但實在不建議貼tph,不論是使用時間還是實際包邊都完全不如tpu
tpu tph只是基材的名稱,兩者主要再物理老化上有明顯區別,涂層涉及到第一代和第二代涂層。還有背膠的區別。tpu有很重要的熱還原能力,tph幾乎沒有熱還原能力
進口oem基本都是亞仕蘭背膠和第二代涂層。再tpu基材的加持下,很容易做到涂層壽命3年以上。基材壽命5年以上
國內由于產品線升級和出貨積壓的原因,既有一代也有二代,天花板指標也不過涂層基材3年, 平均指標也就2-3年
舉個栗子
同樣一輛新車子。用最便宜的國產白包tpu可以做到全包邊到背面,tph就很多地方不行了,如果涉及到舊車或者做油漆及拋光之后的車子,tph可能就無法包邊了,只能貼到邊緣。考慮到價格因素和后續使用,能避開tph還是盡量避開吧
施工常見問題
會不會有刀痕,反正沒有哪一位從業多年的施工師傅敢說自己沒有割出過刀痕的,1617年前期那段時間,由于國內很多都是剛開始不會貼,確實有很多車子貼有刀痕,不過現在基本上很少了,但偶爾也會有。
能手工就不要機裁專車專用,裁膜機器并不貴,主要是拿來裁內飾膜多。稍微有點實力的批發商還是門店都有這種機器。手工雖然有刀痕這個風險。但可以做到準確全包,機裁好帖還不用動刀,但是很多版型數據都是有偏差的,而且都不包邊,即使包也只是象征性包一點。
后續使用問題
漆面膜雖然有抗污熱修復能力,但是時間久了涂層表面也會有發污的情況,這個時候使用洗車泥自己搓一遍就好了,有條件可以使用一些護理劑,成分主要是一些油 和蠟一類。可以延長涂層維持時間
個人干貨
先來一張漆面膜表面涂層脫離的吧。材料是tph,再當時屬于非常好的一批貨了,現在市面上的貨基材指標不一定有這個好。時間2017年8月業務車貼上去的,18年年底就開始涂層脫離了,過了3個月脫都基本差不多了,但到現在基材還是沒有問題。
在說一下這個今天貼好的一臺窩窩頭,膜是tpu沒錯,這個膜再16 17年線下我貼過非常多,之后國產爆發把進口的價格拉下來之后就線下很少見了。這個膜屬于國內很早的一批產品,很大幾率是江蘇的一家上市企業庫存貨的為什么要單獨拿出來說,因為比較這個膜比較坑,不僅是貼的方面,自身也有問題。以前反映問題廠家技術人員過來指導,被這個膜現場打臉無數次后不敢來了。一直對不起這個價格。雙11后貼了好多這個品牌tpu
都快心態崩了。
第2張圖只貼好了后蓋。亮度效果還是可以的。
第3張圖全部貼好。
看有多少同行能認出來是那家的
準備包邊的細節
實際包邊,很多平整的地方都粘幾次粘不上去怕后期出問題給裁掉了
這個膜是天貓上比較熱門的一個品牌的,按照銷量來算,雙11應該賣出了不少,膜自身的問題是背膠比較辣雞很難包邊,貼好要等個把小時才能進行包邊,尤其之前沒有接觸過這個膜的,基本上一塊都包不了,強行包了之后,過不了多久也要重新裁掉。還有這個膜本身亮度很低,涂層表面還有一層類似于蠟層一樣的來增加亮度,如果貼完不擦掉沒多久表面就是失光霧面化,生產廠商應該為康XX,沒錯就是那個造假的康XX。按正常來說,這種價格的產品早就淘汰了,只是不知道康XX生產了多少,庫存被極低價格接盤之后在第三方品牌下又發揚光大。
16-17年之間國內生產廠商非常多,包括各種運營品牌的,不乏3M LG之流,不過很快就被邊緣化了,產品實力及價格和市場認可的頭部拉不開距離, 往下又有國產廠家的物美價廉。
重點來了,
隱形車衣好不好,只有時間久了才看得出來,物理厚度不是唯一的指標,以前的犀牛皮和PU厚度吊打現在TPU 最重要是一個涂層問題,然后就是基材壽命,商家保你10年 3年涂層掉光,剩下7年基材不出問題沒有任何意義。質保多少年首先要建立在你能不能找到當初那家店做售后,要是找不到或者不好找,保多少年都是沒有意義的。隱形車衣的售后幾率可比太陽膜大多了,而且出問題售后人工成本高,建議隱形車衣最好線下購買,優先選擇大品牌,比如龍膜G1G2威固V10這種, XPEL實在不建議,價格方面比較高高在上,在現在沒什么過人之處,除了往日機裁名氣。 二線可以考慮一下江森價格和質量方面也很合理
國產OEM自運營方面也有一些很多不錯的品牌,這個需要線下去找找了,價格也實惠,TPU一手價5000-10000就非常不錯了,既有合理的利潤,又有不錯的產品。
另外隱形車衣并不能完全避免油漆損傷的問題,只是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或減小一些刮擦帶來的油漆損傷。補油漆及貶值劃算還是貼車衣劃算就需要各位自行判斷了,日常一些洗車帶來的劃傷也能避免,一些太陽紋也能通過貼隱形車衣覆蓋掉。
對方全責事故索賠的話,如果你手上有發票,這個發票是在你事故前開出來的,基本上是可以足額賠付或者超過重新貼一塊的價格,如果沒有發票或者補開的發票,不一定會足額賠付,自己全責要索賠車衣的話需要購買新增設備險。
可能有ETC要問了,我鍍晶效果很差嗎,拿最便宜的國產TPU5000一車,TPH還要便宜,同樣3年鍍晶花費也接近5000了,隱形車衣撕下來之后保護效果可比鍍晶好多了,畢竟是物理厚度層面上的保護。
文本一如既往的稀爛 ,主要講了一些車主方面會猶豫的問題,有遺漏的地方可以在下面回復我來回答
劉俊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