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期,西安各大醫院相繼接診了多例出血熱患者,隨之開始流傳“得出血熱是因為吃草莓”這種謠言。圖源:央視網微博很多人恐慌、害怕:會不會人傳人?恐懼的本質是未知,什么是出血熱?它是怎樣傳播的?如何預防?正是因為大家對這種疾病缺少了解,流言才會滿天
近期,西安各大醫院相繼接診了多例出血熱患者,隨之開始流傳“得出血熱是因為吃草莓”這種謠言。
圖源:央視網微博
很多人恐慌、害怕:會不會人傳人?
恐懼的本質是未知,什么是出血熱?它是怎樣傳播的?如何預防?正是因為大家對這種疾病缺少了解,流言才會滿天飛。今天小荷醫典就帶大家了解一下這個疾病。
吃草莓和出血熱二者沒有關系
出血熱不是鼠疫,幾乎不會人傳人
出血熱是可防可控的疾病
什么是出血熱?
出血熱是流行性出血熱的簡稱,又稱腎綜合征出血熱,是由流行性出血熱病毒(漢坦病毒)引起的,以發熱、出血、低血壓休克及腎臟損害為主要表現的傳染病,主要傳染源為老鼠,屬于乙類傳染病。
流行性出血熱,一年四季均可發病,每年有兩個發病高峰,在10月至次年1月會出現一個大高峰,被稱為秋冬峰;4月至6月(或5月至7月)還會出現一個小高峰,被稱為春峰。
流行性出血熱怎樣傳播?
常見的傳播渠道有以下三種:
出血熱是鼠疫嗎?
出血熱不是鼠疫。
鼠疫和出血熱的病原體不同、傳播渠道不同、臨床表現也有所差異,更重要的是,出血熱幾乎不會出現人傳人的現象,早發現、早治療,臨床預后較鼠疫好。
鼠疫是感染「鼠疫桿菌」引起的烈性傳染病,是我國法定甲類傳染病之一。鼠疫感染,臨床上有兩種主要形式:經人的皮膚侵入導致腺鼠疫、經呼吸道侵入導致肺鼠疫,兩者均可發展為敗血癥。
肺鼠疫傳染性強,死亡率高,是危害人類最嚴重的烈性感染病之一,肺鼠疫患者痰中的鼠疫耶爾森菌,可因飛沫構成“人→人”之間的傳播,并可引起人間的大流行。
感染流行性出血熱,有哪些癥狀?
典型病例起病急驟,典型癥狀包括發熱和三紅、三痛:
但非典型和輕癥患者臨床表現差異較大。約有10%~20%的患者起病較緩慢,表現為消化道功能失調如食欲減退、惡心嘔吐、腹痛和腹瀉等癥狀。
流行性出血熱怎樣治療?
出現發熱、皮膚發紅或有出血點等現象可懷疑為出血熱,應及時到感染科或發熱門診就診。
同時,做到三早一就:
怎樣預防流行性出血熱?
1.積極接種疫苗:
接種出血熱疫苗是預防出血熱的最有效措施之一。高發地區16—60歲的適齡人群,尤其是接近60歲的農民和剛滿16歲的學生,均可遵循知情、同意、自愿的原則,積極主動至就近接種點規范全程接種出血熱疫苗,獲得免疫力。
出血熱疫苗全程規范接種共3針,前2針間隔14天,第3針間隔一年。前2針為基礎免疫,至關重要,請確保至少完成基礎針次接種,獲得一定免疫力。若完成基礎免疫超過一年,可隨時補種第3針。
2.保持衛生,加強防護:
參考資料:
[1]小荷醫典 . 流行性出血熱詞條
[2]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 . 流行性出血熱您知道嗎?
[3]王宇明,李夢東.實用傳染病學.第4版.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2017
內容編輯:Duffy
醫學審核:李星星
內容出品:小荷醫典
何原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