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2019年12月7日上海,諾和諾德公司宣布,全球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諾和佳?正式在中國上市。諾和佳?因其較現有治療手段具有明顯治療優勢,于去年9月被納入國家優先審評審批目錄。此款突破創新性藥物在中國的落地,將為中國患者提
2019年12月7日上海,諾和諾德公司宣布,全球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德谷門冬雙胰島素注射液諾和佳?正式在中國上市。諾和佳?因其較現有治療手段具有明顯治療優勢,于去年9月被納入國家優先審評審批目錄。此款突破創新性藥物在中國的落地,將為中國患者提供有效、安心、簡便的血糖控制方案。
國際糖尿病聯盟(IDF)數據顯示,中國糖尿病患病率已高達10.9%,患病人數超過1.21億,高居全球首位。但更不容忽視的是,我國糖尿病患者血糖達標率僅為15.8%,血糖控制不佳是導致中國糖尿病患者并發癥高發的主要原因。
在今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健康中國行動(2019—2030年)》中,糖尿病防治成為15個重要專項行動之一,要求到2022年和2030年,糖尿病患者規范管理率分別達到60%及以上和70%及以上。這足以說明糖尿病防治的緊迫和重要性。
管理“中國式血糖變化”更需兼顧空腹和餐后血糖
中國人民解放軍總醫院內分泌科主任母義明教授表示:“胰島素仍是目前糖尿病治療最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患者在使用過程中依然會出現血糖忽高忽低、夜間低血糖等血糖控制不佳的問題。只有全面關注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管理,同時具有良好安全性和依從性的治療方案,才能讓血糖持久達標。”
中國糖尿病患者在飲食習慣上的特點也決定了其胰島素治療的個體化需求。由于中國患者三餐均以升糖指數較高的精制米面制品作為主食,對餐后血糖影響較大;此外,由于遺傳因素等差異,即使是攝入等量的同種谷物,中國人受到的血糖影響也大于歐洲人。因此,中國糖尿病患者適合能同時覆蓋空腹和餐后血糖的胰島素治療方案。
作為首個可溶性雙胰島素制劑,諾和佳?由70%的德谷胰島素和30%的門冬胰島素組成,德谷門冬雙胰島素的兩種組分在結構上互不干擾,獨立發揮德谷胰島素長效平穩無峰降糖優勢,以及門冬胰島素快速降糖作用,兼顧空腹血糖與餐后血糖控制,實現優勢互補。
低血糖風險嚴重影響血糖管理質量
“低血糖是胰島素治療中不可避免的副作用,患者在應用胰島素控制血糖時,血糖控制水平越接近控制目標,發生低血糖風險的可能性就越高。”北京大學人民醫院內分泌科主任紀立農教授談及高質量血糖管理時提到,“患者對治療過程中低血糖風險的恐懼心理也會成為糖尿病高質量管理的障礙,導致患者隨意減少藥物使用劑量或者預防性進食,不利于血糖的長期控制。”
臨床上,低血糖事件的發生,輕則會引起頭暈,重則會導致意識錯亂、神志不清等,有時甚至導致死亡。IDF一項對低血糖風險的患者調研顯示,低血糖是目前全球糖尿病患者的治療挑戰。46.5%的2型糖尿病(T2DM)患者在平均一個月內經歷一次或多次低血糖。21%接受胰島素治療的患者擔心低血糖風險,更有高達36.7%的T2DM患者因擔心低血糖風險而減少胰島素注射劑量。
“患者出現低血糖問題以后一定要主動與醫生溝通,及時調整治療藥物。”紀立農教授指出:“全球有包括中國的39個國家、近1000個研究中心參與了該藥的臨床研發研究。這些研究積累的臨床證據顯示:無論是采用該藥起始治療還是強化治療,與其他胰島素治療相比,德谷門冬雙胰島素在達到有效降糖的同時,低血糖發生的機會更少,提高了胰島素治療的安全性。”
棄繁從簡,易于調整,糖友生活更美好
另一方面,目前胰島素治療方案的復雜性,對多次注射的恐懼等因素,是患者依從性差的主要原因之一。相較傳統強化治療方案基礎-餐時每日2~4次注射方案,諾和佳?注射次數更少,卻可達到相似的血糖控制并顯著降低夜間確證性低血糖發生風險;使用前無需混勻,一支胰島素注射筆即可提供空腹和餐后雙重血糖控制,同時,諾和佳?作為新一代胰島素類似物,匹配的注射裝置是新一代預填充注射筆——暢充?筆,進一步提升了患者使用的便利性。
諾和諾德全球高級副總裁兼大中國區總裁周霞萍表示:“很高興能夠將諾和佳?這一全球首個、且高度契合中國患者需求的雙胰島素產品帶入中國。糖尿病患者的需求一直激勵著我們不斷創新,諾和諾德進入中國25年來,始終以患者為中心,深入了解中國糖尿病患者未被滿足的需求,為中國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療方案,提升他們的生活品質。我們相信,諾和佳?在中國的全面上市能夠為廣大醫生患者提供更優化的‘控糖武器’,幫助中國患者更好管理糖尿病。未來,我們還將持續與行業、政府展開多方面協作,提升藥品可及性,惠及更多中國患者,全力支持政府實現‘健康中國2030’慢病管理目標,為‘改變中國糖尿病’做出應有的貢獻。”
何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