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近日,不少人抱怨“菜籃子”又迎來了上漲,如蔬菜盡管有所調低,可多數菜價仍在5元以上;豬肉也從10元漲至18元/斤,不少人叫苦吃不起;米面油更別說了,價格通通漲了5-10元。不過隨著官方的調控,近期不少農副產品行情開始走跌,特別是牛羊、雞蛋等
近日,不少人抱怨“菜籃子”又迎來了上漲,如蔬菜盡管有所調低,可多數菜價仍在5元以上;豬肉也從10元漲至18元/斤,不少人叫苦吃不起;米面油更別說了,價格通通漲了5-10元。
不過隨著官方的調控,近期不少農副產品行情開始走跌,特別是牛羊、雞蛋等產地價,要不了多久市場價也會跟著走跌,我們一起來看看。
01、雞蛋領銜走跌
第3季度的雞蛋行情總體還算利好,蛋農們可謂大賺一筆,將上半年的虧損賺了回來。而10月初時,因消費低迷,蛋價批發價跌至3.9元/斤,再次跌回成本線附近。然而,隨著菜價大漲,雞蛋銷量增加,帶動蛋價走高,其批發價漲至5.3元/斤,蛋農再次大賺一筆。
然而,從今天行情來看,南北多地蛋價領銜走跌,如北京跌至5.39元/斤,東莞跌至4.95元/斤,廣州跌至5.28元/斤。而在河南,跌幅為0.05-0.1元,蛋價為4.93-5.03元/斤;山東跌了0.1元,蛋價為4.93-5.15元/斤。
可見,即便蛋價有所下滑,但總體依舊偏高,蛋農利潤為1元/斤。但隨著市場的囤貨熱情減弱,雞蛋消費需求不高,因此蛋價有所回落。當然,部分地區受“防疫”影響,雞蛋運輸受阻,也不利于行情。
但“雙11”的備貨需求依舊存在,使得雞蛋行情有所支撐,因此蛋價跌幅不是太大,短期內不會跌太多。不過從后期來看,蛋價或將回落到4.5元/斤左右。
至于原因,還因11月本就是消費淡季,隨著“雙11”熱度過去,預計蛋價跌幅加大。同時,因第3季度蛋價處于高位,也刺激了蛋農的補欄熱情,預計接下來或出現產能偏多的現象,蛋價由此走跌,這里提醒蛋農別盲目惜售。
02、牛羊價格低迷
近期牛羊行情有所低迷,如從遼寧產地報價來看,當地肉牛收購價為17.2元/斤,同比跌了2.77%,部分地區已跌至16元/斤;而肉羊行情已跌至13.95元/斤,同比跌了2.92%,低價區已跌至13元/斤。
可見,牛羊行情總體不是太高,相比去年有所低迷。至于為何,還因今年的養殖規模有所加大,市場上牛羊肉供應增多。而受豬肉行情回歸正常的影響,人們對其的消費需求減弱。
而從產地來看,目前羊價保持在13-14元/斤,因養殖成本較高,這個價格羊農收益并不是太好。就連山羊價格近日也已跌至17元左右,而去年一直在20元以上。
牛價也是如此,部分地區更是跌至15元大關,如湖北雜交牛為15.2元/斤,仙桃黃牛15.4元/斤,懷寧縣黃牛15.48元/斤。而因肉牛行情下滑,牛農也不愿出售,等待后期行情走高。
03、鱸魚大跌3元
近期,鱸魚行情不是太好,受走量低迷的影響,其行情有所走跌。如珠三角產區,這幾天價格一直走跌,從佛山來看,6兩規格的10-10.5元/斤,7兩的10.5-11元/斤,8兩的11.5-12元/斤,比起十月來看大跌2-3元/斤,魚農的收益也由此走跌。
因價格偏低,魚農也暫停出魚,有魚農表示,如不是大魚存欄量少50%,跌幅更大。而環太湖一帶,硬8兩12-12.5元/斤,統貨為11元/斤,其價格比10月來看跌了1.5元/斤。不過近日江浙市場需求有所增多,因此行情開始好轉。
湖南產區,9兩規格的鱸魚為11.5-12元/斤,相比10月跌了2元一斤。即便價格走跌,但走量也不多,拉魚有限,因此行情仍十分低迷。當地魚農表示,目前鱸魚爛身問題比較嚴重,20%的新魚都爛身。
湖北地區也不是太好,目前8兩規格的11元/斤,9兩的11.5元/斤。當地魚走量不多,但魚農為了賣魚,主動降價5毛,魚價比起10月跌了1.5-2元/斤。
短期內來看,鱸魚行情難以走高,預計接下來仍有下滑的空間。
04、大閘蟹跌3周
去年11月初,因大閘蟹數量已不是太多,市場需求緊俏,價格迎來了上漲。然而,今年河蟹價格就不是太好,實際上目前存量也不是太多,如高淳產區的河蟹只剩40%。
從高淳行情來看,2公為15元/斤,2.5公為20元/斤,3公為24元/斤,3.5公為27元/斤,4公為30元/斤,5公為38元/斤;2母為40元/斤,2.5母為44元/斤,3母為50元/斤,3.5母為65元/斤,4母為75元/斤。當地河蟹普跌3-5元/斤,但隨著數量減少,預計接下來行情偏穩。
興化產區,2.5公為16元/斤,3公為19元/斤,3.5公為23元/斤,4公為25元/斤,5公為29元/斤;2母為31元/斤,2.5母為35元/斤,3母為40元/斤,3.5母為58元/斤,4母為60元/斤。
相比高淳產區,興化河蟹跌幅比較大,達到了5-11元/斤,且當地已連跌3周,大有“爛市”的可能,主要是銷量不太好,河蟹賣不動。
總的來看,近期不少農副產品的產地價下滑,預計其市場價也會逐步走跌,大家咋看?
李夕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