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改變生活 · 科技引領未來
在本周第十場「和派聊聊」Matrix作者群討論活動中,作者們各自分享了他們買賣二手商品的經歷和經驗,機器人為大家整理了討論中的精選內容,一起來看看吧。思考問題的熊因為最近兩年都是住在租的房子里,之后搬家很多東西都不會考慮帶走,所以一些家里用
在本周第十場「和派聊聊」Matrix 作者群討論活動中,作者們各自分享了他們買賣二手商品的經歷和經驗,機器人為大家整理了討論中的精選內容,一起來看看吧。
思考問題的熊
因為最近兩年都是住在租的房子里,之后搬家很多東西都不會考慮帶走,所以一些家里用的東西有不少買的都是二手:比如電飯鍋、微波爐這些電器,還有二手的椅子以及之前收過的兩套廚具 (對方年會發的)。每次都是看完各種產品的安利,然后冷靜一天去咸魚看看,能面交的盡量面交。我買的很多產品都是別人要搬家了然后賣的,用到現在基本都沒什么問題。
至于一直沒買過的二手產品就是各種電子產品了,以后應該也不會買。不過二手的電子產品倒是經常用,女票用剩下的。
Bestony
為什么買二手?還不是因為窮。如果富,我也希望物物都全新,但是錢是有限的,資源也是有限的,我們必須要接受我們的資源不足。不過反過來說,這也可以讓我們思考,到底什么是我們想要的,什么產品只是我們用來實現目的的一個工具。對于特別想要的產品,比如 iPhone XS,自然是買全新的。但是對于一個出差臨時用、回去也就是放家里做副屏的 GoBigger 顯示器,我對他的定義是一個工具,所以,我會選擇買二手。
我買二手產品的范圍主要集中在:
我不會買什么樣的二手產品:
總結: 因為窮,讓我實用主義至上,我在乎其價值,而不在乎其「全新溢價」「品牌溢價」,二手是一個很好的去除這些溢價的方式。
我自己其實很少賣二手, 因為我買的二手基本上就是書和電子產品,書就送朋友了。電子產品都打給我的堂弟堂妹了。
瘋奧之
我買二手是因為經濟原因,其實預算充分的話我相信大家都愿意買新的。買二手的經驗是盡量選擇專業的二手賣家而不是個人賣家。以 iPhone 為例,市面上存在大量的二手 iPhone,一個專業的二手賣家會標注個人售賣的機器的版本和成色標準,并且長期做這一行的賣家對自己的貨源是有品質要求的,這樣買來的二手 iPhone 序列號也是可查的,比較省心。
同時我覺得對二手產品的要求不要那么高,買二手的時候注定是要犧牲一部分東西的:比如產品成色不是很好、可能沒有說明書等,在適當的價格范圍內沒有全新的機器那么好是正常的,價格低廉同時又跟全新一樣的二手產品是不存在的。
可我的家里有cy
我就是沒買賣過二手商品的本次討論泥石流 ?♂? 沒有賣過二手,一來是我(比較窮)更新設備的周期比較長,等到它快淘汰的時候已經賣不了幾個錢;二來淘汰下來的設備(一般是手機)就會給家里的長輩繼續使用,如果不是特別卡還會被再用一段時間,等到長輩都用到不能再用的時候就更加不值錢啦…… 不如留著做個紀念。而且自己用過的設備多少有點感情(?),所以賣之前會更加三思……
沒有買過二手一來是因為(窮)更換設備本來周期就很長,所以換的時候索性就換個新的;二來是對于二手商品還是有些擔心,可能設備的狀況難以預料或者是交易過程中出現不必要的麻煩。另外,準確地來說我還是沒遇到那么多的需求去買設備,所以不管一手還是二手,都沒有買很多(還是窮)。
挨石
太有了。主要是因為預算有限,最近買的幾個玩具都是某魚入手的。一個是索尼頭戴式耳機 Z7M2,官方渠道 4999,某寶第三方經銷商 3800 左右,而某魚二手只要 2700 左右(均有發票),成色非常好近乎全新。當然,據觀察不排除有專業賣家,但既然有發票,實物也和圖片一致,我覺得還是可以的。然后今天剛買了黑卡 3,也是某魚二手,看圖 99 新,比官方渠道便宜了一千塊,也很滿意了。
但我也并不是說為了省錢就什么都二手,這些平臺,水還是很深的。比如同樣是索尼耳機,MDR-7506 就因為它的價廉物美而很多假貨。這種我是萬萬不敢二手的。以及最近也有換新款 MBP 的需求,也是不敢二手。MBP 以及絕大多數蘋果的產品都不會有假,但有可能零件會被做手腳。
所以,我的經驗是,一看價差,是否足以讓你去冒風險買二手;二是分清楚是「專業賣家」還是真的個人閑置,專業賣家你就要考慮會不會買到翻新貨,以及不管怎么樣也不要被 99 新給一下迷惑了,想想產品的生產年份,這么好的成色正不正常;三是是否有發票,發票的最大用途,除了保修,還是產品來路是否正規的最重要證據。有些產品的盒子新的像沒拆過一樣,也好意思說發票不小心掉了,這種我是萬萬不信的。
剩下的,好像也沒什么規律了,就是下單之前自己多做調查吧,比如產品的保值程度,造假的可能性等等,互聯網時代該有的信息都能很容易搜的到,不要沖動下單就好。
青雪唐元
從二手交易場所的選擇中來看,目前有兩個主流選擇:轉轉和閑魚。閑魚做的比轉轉要大,也更正規一點(畢竟淘寶系),轉轉有很大的特點是,保護賣家,也就是說你買了轉轉不能退貨,而閑魚可以,閑魚有較為完整的售后。轉轉出的「騙子」帖子多數都是買家噴賣家,而閑魚則是賣家 / 買家上當都很多(手動狗頭)。除此之外,如果你是電子設備買家,轉轉的驗機服務出問題的概率遠大于閑魚,買電子設備建議閑魚吧。
由于我買賣二手電子產品的頻率較高,目前我找到的買二手電子設備(尤其手機、平板、手環等等)的比較理想的渠道有閑魚、酷安等等,酷安上的平均價位要比閑魚、轉轉明顯便宜好多,而且有個最大的特點是,性價比高,你不會買到一個價格可能很高但是配置很垃圾的電子設備,當然你要賣想回血的話就不建議了,會被罵傳家寶(手動狗頭)。當然無論你從哪里買,買什么,都一定記得要走閑魚交易(敲黑板劃重點)!
Lionel犬次郎
首先,容易賣出去的東西肯定是不會因為二次交易而導致自身價值大幅度下降的,所以從我手中出貨最多的是這兩類:
家居方面,目前我賣出過的有:
這些東西出手容易,原因是具有這些特點:
書這方面,我既有買也有賣,先說賣,從我手里容易賣出去的書大多是:
而買來的書,價格固然是考慮的一方面,有時候在二手市場淘書也別有一番樂趣。二手書質量參考,我推薦的除了豆瓣以外,大家還可以看看「多抓魚」的榜單。
Milisa
買的閑置主要是兩種,家具和小家電。
前兩年自己開始住之后就比較希望布置一個理想空間,當然重中之重就是桌子和書架了。先量好尺寸,模擬好喜歡的風格(可以下一個簡易家裝模擬軟件測試一下效果),在閑魚輸入一些關鍵詞,再選擇同城,然后一排一排篩選就好。
另一點比較重要的是其實二手家具派送反而更方便,自己不用出門取貨。用藍犀牛或者貨拉拉,分別輸入自己和賣家的地址、樓層,選好是否有電梯和是否需要搬運,自動出價格,然后和賣家溝通好就行。后來買的幾件家具自己都很喜歡,全部流程就是「選擇 - 和賣家溝通 - 購買 - 在物流下單」就行。
小家電方面和大家一樣,我會在二手平臺購買全新僅拆封的手持掛燙機、豆漿機之類的,都比較成功(這些產品選擇好的話一般不太容易出質量問題,所以并不介意保修期)。但是完全不建議買數碼設備,包括耳機。
Vanilla
我買二手比較少,只有在留學的時間租房子買了一堆二手的電器,因為百分之一萬帶不走。但是賣二手比較多,也積累了一些經驗:
棉花老闆
我在閑魚買的最多的是 Moleskine 筆記本,有些原價賣到 ¥180、¥200 多的聯名款限量款筆記本,可以 ¥100 左右買到全新未拆封。我時不時就會上去搜一搜 Moleskine,都會有新的發現。另外一次比較滿意的購物是買了一個 DELL MSA14 的懸臂支架,京東現在賣 ¥698,我是 ¥470 收的。覺得太便宜和太貴的東西都不太適合買二手,覺得 ¥100 - ¥500 之間這個價位差不多是可以淘到令人滿意的東西。
OscarLiu
我說一個我的二手觀點,這個東西如果放在手里你不會再用了,那么對你來說它的價值是 0,哪怕賣了 ¥100 都是賺的。很多人賣二手的時候都覺得我比市場價賣的少就虧了,但實際上二手產品只跟你自己對這個產品的使用頻率有關。因此二手賣東西關鍵是多少錢對你來說是一個最底線,然后你往上加一個數,對面只要不砍到你的底線,都直接成交,這樣對你來說效率最高,對對面他還覺得自己賺了,往往就很容易成交
買二手反而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一般我不太喜歡買不好判斷成色的東西。電子產品我買的基本都是一手,或者是對面幾乎全新的產品。一個小 tips 是年底的時候建議去搜年會獎品的二手,一般這種肯定是全新,并且對面急于出手,不會在價格上為難你太多。
nerd_du
我經常出二手的幾個渠道:
還有幾個我出二手的想法:
至于買二手的話…… 目前還沒買過二手……
ElijahLee
我買賣二手也算多了,主要是數碼產品。最近剛買過一臺富士 x70 覺得很棒。大多數都是通過閑魚,想給買賣二手的朋友們提幾個建議。
本文部分圖片來自 Unsplash。
劉陽林